2023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3硫及其化合物
展开
这是一份2023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3硫及其化合物,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
1.
[2022·广东卷]若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a~d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Cu与浓硫酸反应,只体现H2SO4的酸性
B.a处变红,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
C.b或c处褪色,均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D.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说明反应中无H2O生成
2.
[2021·北京卷]室温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40体积的SO2。用试管收集SO2后进行如下实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试管内液面上升,证明SO2与H2O发生了反应
B.试管中剩余少量气体,是因为SO2的溶解已达饱和
C.取出试管中溶液,立即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原因是SO2+H2O⇌H2SO3,H2SO3⇌H++HSO eq \\al(\s\up11(-),\s\d4(3)) ,HSO eq \\al(\s\up11(-),\s\d4(3)) ⇌H++SO eq \\al(\s\up11(2-),\s\d4(3))
D.取出试管中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pH下降,是由于SO2挥发
3.[2022·陕西西安中学月考]SO2属于严重的大气污染物,可用H2与SO2高温反应消除SO2的污染,其反应原理可分为两步,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pH≈5.6的酸雨
B.可用CuSO4溶液检验是否有X气体生成
C.在100~200 ℃时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D.工业上可用浓硝酸处理工业尾气中的SO2
4.[2022·哈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测试]如图是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防止环境污染,装置C和E中的试剂均取用饱和的石灰水
B.关闭K2,打开K1,滴加硫酸,则装置B中每消耗1 ml Na2O2,转移1 ml电子
C.关闭K1,打开K2,试剂X是酸性KMnO4或FeCl3溶液,均可证明SO2有还原性
D.实验过程中体现了硫酸的酸性、吸水性、难挥发性、强氧化性
5.[2022·贵州贵阳监测]元素W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图中各物质均为高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p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518 g·L-1;s的相对分子质量比r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r具有漂白性,还可用于杀菌、消毒等
B.r和s均能与BaCl2溶液作用产生白色沉淀
C.常温下,u的浓溶液可以用铁槽车或铝槽车储运
D.t在空气中久置可以转化为u
6.用下列两种途径制取H2SO4,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途径① S eq \(――→,\s\up7(浓HNO3)) H2SO4
途径② S eq \(――→,\s\up7(O2)) SO2 eq \(――→,\s\up7(O2)) SO3 eq \(――→,\s\up7(H2O)) H2SO4
A.途径①反应中体现了浓HNO3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B.途径②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浓度来降低成本
C.由途径①和②分别制取1 m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1 ml S,各转移6 ml电子
D.途径②与途径①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因为途径②比途径①污染相对小且原子利用率高
7.[2022·广东深圳模拟]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
A.反应过程中,试管Ⅰ中出现的灰黑色固体是Cu2O
B.反应结束后,为了观察溶液颜色需向试管Ⅰ中加入水
C.若试管Ⅱ盛放紫色石蕊溶液,可观察到紫色褪至无色
D.为验证气体产物是否具有漂白性,试管Ⅱ可盛放品红溶液
二、不定项选择题
8.为探究Na2SO3溶液的性质,在白色点滴板的A、B、C、D四个凹槽中滴入Na2SO3溶液,再分别滴加如图所示的试剂:
对应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9.X为一种常见气体(常温下),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均由常见元素组成,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a、b、c焰色反应均呈黄色,水溶液均呈碱性,则a中可能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B.若X为O2,a为一种固态单质,则c可能为CO2或SO3
C.若b为固态非金属单质,b与X所含元素同主族,则a、b、c均能与X反应
D.若a为固态非金属单质,a与X所含元素同周期,常温常压下c为白色固体,则X与a所含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差2
10.一定量的Cu粉与浓H2SO4共热产生SO2气体的体积为2.24 L(标准状况下),则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 )
A.加入Cu的质量为6.4 g
B.加入的浓H2SO4中含溶质0.2 ml
C.加入Cu的质量大于6.4 g
D.加入浓H2SO4中含溶质多于0.2 ml
11.在探究SO2水溶液成分和性质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向SO2水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SO2水溶液呈酸性
B.向SO2水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SO2水溶液中含有SO eq \\al(\s\up11(2-),\s\d4(4))
C.将SO2水溶液中通入H2S气体,有淡黄色沉淀产生,说明SO2水溶液具有氧化性
D.向KMnO4溶液中滴加SO2水溶液,溶液颜色褪去,说明SO2水溶液具有漂白性
三、非选择题
12.[2021·浙江卷1月]玻璃仪器内壁残留的硫单质可用热KOH溶液洗涤除去,发生如下反应:
3S+6KOH eq \(=====,\s\up7(△)) 2K2S+K2SO3+3H2O
(x-1)S+K2S eq \(=====,\s\up7(△)) K2Sx(x=2~6)
S+K2SO3 eq \(=====,\s\up7(△)) K2S2O3
请计算:
(1)0.480 g硫单质与V mL 1.00 ml·L-1热K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K2S和K2SO3,则V= 。
(2)2.560 g硫单质与60.0 mL 1.00 ml·L-1热K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K2Sx和K2S2O3,则x= 。(写出计算过程)
专练18 硫及其化合物
1.B 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u2+,体现了硫酸的氧化性,A项错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有酸性物质生成,可以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B项正确;c处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C项错误;反应后混合液中硫酸浓度很高,浓硫酸吸水,导致生成的CuSO4不能形成蓝矾,D项错误。
2.C 试管内液面上升能说明试管内压强降低,可能是SO2溶于水导致,不能说明SO2与水发生反应,A项错误;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无变化,只能说明装置内外压强相等,不能说明SO2在水中溶解达到饱和,B项错误;SO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分两步电离,导致溶液显酸性,从而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项正确;将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pH下降,是因为H2SO3被氧化成H2SO4,H2SO4电离程度更高,导致pH下降,D项错误。
3.B 因为酸雨的pHH2CO3,A正确; SO2溶于水显酸性,H+与NO eq \\al(\s\up11(-),\s\d4(3)) 结合成HNO3,HNO3会氧化SO eq \\al(\s\up11(2-),\s\d4(3)) 生成SO eq \\al(\s\up11(2-),\s\d4(4)) ,B错误;C项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SO2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C正确; KMnO4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SO2生成SO eq \\al(\s\up11(2-),\s\d4(4)) ,SO2表现还原性,D错误。
12.答案:(1)30.0
(2)3
(2x+2)S+6KOH eq \(=====,\s\up7(△)) 2K2Sx+K2S2O3+3H2O
2x+2 6
0.080 0.060
x=3
解析:(1)只生成K2S和K2SO3,则说明只发生反应3S+6KOH eq \(=====,\s\up7(△)) 2K2S+K2SO3+3H2O,0.480 g S的物质的量n(S)=0.015 ml,则需要消耗KOH的物质的量n(KOH)=2n(S)=0.03 ml,故需要KOH溶液的体积V(KOH)= eq \f(n(KOH),c(KOH)) = eq \f(0.03 ml,1.00 ml·L-1) =0.03 L=30.0 mL。(2)若S与KOH溶液反应只生成K2Sx和K2S2O3,则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2)S+6KOH eq \(=====,\s\up7(△)) 2K2Sx+K2S2O3+3H2O,根据反应方程式有:
(2x+2)S + 6KOH eq \(=====,\s\up7(△)) 2K2Sx+K2S2O3+3H2O
2x+2 6
eq \f(2.560 g,32 g·ml-1) 0.060 L×1.00 ml·L-1
可列比例式: eq \f(2x+2,\f(2.560 g,32 g·ml-1)) = eq \f(6,0.060 L×1.00 ml·L-1) ,解得x=3。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溶液褪色
还原性:SO eq \\al(\s\up11(2-),\s\d4(3)) >I-
B
加Na2S溶液后无现象,加稀硫酸后产生淡黄色沉淀
硫酸将S2-氧化为硫单质
C
滴入酚酞后溶液变红,加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且红色褪去
亚硫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D
产生白色沉淀
Na2SO3溶液已变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8硫及其化合物,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的酸雨,X为一种常见气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8硫及其化合物,共6页。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8硫及其化合物含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