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4331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4331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4331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人教部编版22 诗二首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2 诗二首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7. 散文诗二首 ——2022-202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2.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3.初步感知散文诗的特点(针对语文基础较好、对此有兴趣的学生)。教学重难点:1.明确作品的主题思想。2.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金色花第1课时一、新课导入曾有一部电影,平凡、简单却轰动一时;曾有一首歌曲,歌词浅显却传唱至今。下面我们就来听一下这首歌一﹣《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是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主题曲。世上对我们好的人当然不只是妈妈,但在孩子的心目中,妈妈永远是他最温暖的港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母亲与孩子的散文诗,看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二、自主学习1、走进作者泰戈尔(1861-1941) ,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但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在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字音字形蒂梗(dì ɡěnɡ) 亭亭(tínɡ) 徘徊(pái huái) 匿笑(nì) 遮蔽(zhē) 沐浴(mù) 心绪(xù) 祷告(dǎo) 流转(zhuǎn) 姊妹(zǐ) 荫蔽(bì)3.词语释义匿笑:偷偷地笑。三、文本探究(一)整体感知1.教师配乐朗读诗歌,学生听读并思考下列问题。(1)徜徉在课文给我们描绘的场景中,看着孩子和妈妈在那里嬉戏,你有哪些感受?你觉得这些场景表达了什么主题?【交流点拨】这些场景十分温馨、幸福。表达了母子间纯洁的爱,孩子依恋着妈妈,妈妈宠爱着孩子。(2)要读出这种温馨与幸福感,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和语调来朗读课文?【交流点拨】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2.学习散文诗一定要诵读,揣摩下列语句应读出人物怎样的语气、感情。(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交流点拨】读出孩子的调皮、快乐。(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交流点拨】表现母亲的焦急、惦念。(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交流点拨】表现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交流点拨】表现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3.“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交流点拨】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儿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二)深层领悟1.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交流点拨】当妈妈一整天都找不到儿子,那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责怪孩子,但责怪中透出的是至真的母爱。2.“我”变成一朵金色花,跟妈妈玩起“躲猫猫”,只是为了好玩吗?【交流点拨】不单单是为了好玩。(1) “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跟妈妈玩起了三次“躲猫猫”,体现了孩子活泼调皮、机灵可爱的天性。(2) 与此同时,“我”变成金色花后,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妈妈,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的地方。孩子悄悄地陪伴在母亲身边,为她带来快乐。体现了孩子对妈妈的关爱,也体现了母子关系的亲昵。3.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交流点拨】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母亲喜爱孩子、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想象新奇、表达美妙。四、板书设计金色花妈妈 “我”做祷告时 散发花香读书时 投影书页拿灯去牛棚时 恢复原形爱孩子 调皮可爱、孝顺 第2课时一、新课导入母爱是世界上一种最伟大的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泰戈尔的《金色花》,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首关于母爱的散文诗,看看作家冰心是如何表达自己对母亲的依恋的。(板书课题、作者)二、自主学习1.走进作者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1919年,她以“冰心”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2、字音字形蒂梗(dì ɡěnɡ) 亭亭(tínɡ) 徘徊(pái huái) 匿笑(nì) 遮蔽(zhē) 沐浴(mù) 心绪(xù) 祷告(dǎo) 流转(zhuǎn) 姊妹(zǐ) 荫蔽(bì)3.词语释义花瑞:指花带来的好兆头。慈怜:慈爱怜惜。菡萏:荷花的别称,这里指红莲含苞未放。攲斜:倾斜,歪斜。攲,倾斜。三、文本探究(一)整体感知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全文。《荷叶·母亲》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交流点拨】作者把母亲比作荷叶,把自己比作红莲,由雷雨中荷叶对红莲的覆盖、遮挡,联想到自己被母亲关爱、呵护,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2.再读课文,各小组选代表进行范读,其他小组听读:从字音、节奏、重音、感情方面进行点评,说说课文应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交流点拨】适宜用缓慢的语速,轻柔而饱含深情的语调来读。(二)深层领悟1.这里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交流点拨】为下文做铺垫。2.语句赏析.(1)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交流点拨】“开满”和“亭亭”写出花开得精神抖擞的样子,富有生命力。(2)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斜。【交流点拨】“繁密”写出了雨下得急,“鼓斜”写出了红莲禁不住风雨侵袭楚楚可怜的样子。(3)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交流点拨】运用拟人手法,写出荷叶为保护红莲而显示的勇敢坚强精神。也让人感到在荷叶的保护下,红莲安全了。(4)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交流点拨】运用比喻、反间等修辞手法,直接抒发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四、板书设计荷叶·母亲暴雨来临前的红莲 烦闷大雨之中的红莲 不适意荷叶覆盖下的红莲 不宁的心绪散尽歌颂母爱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2 诗二首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课堂小结,抒写感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2 诗二首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反思,预习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荷叶·母亲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图片导入,初读,析读,品读,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