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七年级上册11.4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精品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11.4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五四学制7上数学1111一元一次方程1课件ppt、人教版五四学制7上数学1111一元一次方程2课件ppt、人教版五四学制7上数学1111一元一次方程教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 了解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 通过列方程的过程,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由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从而体会数学的方程模型思想.
学习重点: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概念,以及本节课内容所蕴涵的思想方法.
学习难点:思维习惯的转变.
本课学习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建立方程模型.列方程打破了列算式时只能用已知数的限制,方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含有相关的已知数和未知数,方程是更方便、更有力的数学工具,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数学的进步.
1.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你会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问题1: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 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 km/h,客车比卡车早1 h经过B地. 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
此题中涉及哪些量,这些量可以用什么关系表示?
你认为引进什么样的未知量用方程表示这个问题?
解:设A,B两地间的路程是 x km,
客车从A地到B地的行驶时间可以表示为:
卡车从A地到B地的行驶时间可以表示为:
因为客车比卡车早1 h经过B地,所以 比 小1,
即 .
问题2:对于上面的问题,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
2. 比较方法 明确意义
问题3:比较算术方法和用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各有什么特点?
用算术方法解题时,列出的算式只能用已知数. 而列方程时,方程中既含有已知数,又含有用字母表示的未知数. 这就是说,在方程中未知数(字母)可以和已知数一起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3. 定义方程 感受过程
问题4:你能归纳出方程定义吗?
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你能举出方程的一个例子吗?
例1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24 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4. 巩固方法 定义新知
例1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 h,预计每月再使用150 h,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 h?
(3)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问题5:观察上面例题列出的三个方程有什么特征?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
(2)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练习:下列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1) ;(2) ; (3) ;(4) ;(5) ;(6) .
(2)(3)(4)(5)是方程.
(2)(3)是一元一次方程.
5. 归纳总结 巩固发展
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科书:(1)怎样将一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2)列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练习: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指出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1)环形跑道一周长400 m,沿跑道跑多少周,可以跑3 000 m? (2)甲种铅笔每支0.3 元,乙种铅笔每支0.6 元,用9 元钱买了两种铅笔共20 支,两种铅笔各买了多少支? (3)一个梯形的下底比上底多2 cm,高是5 cm,面积是40 cm2,求上底. (4)用买10 个大水杯的钱,可以买15 个小水杯,大水杯比小水杯的单价多5 元,两种水杯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练习: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指出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1)环形跑道一周长400m,沿跑道跑多少周,可以跑3 000 m? (2)甲种铅笔每支0.3 元,乙种铅笔每支0.6 元,用9 元钱买了两种铅笔共20 支,两种铅笔各买了多少支?
解:(1)设沿跑道跑x周,
(2)设甲种铅笔买了x支,乙种铅笔买了(20-x)支,
练习: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指出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3)一个梯形的下底比上底多2 cm,高是5 cm,面积是40 cm2,求上底. (4)用买10个大水杯的钱,可以买15个小水杯,大水杯比小水杯的单价多5元,两种水杯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解:(3)设上底为x cm,
(4)设小水杯的单价是x 元,大水杯的单价是(x+5) 元,
6.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2)一元一次方程的三个特征各指什么?
(3)从实际问题中列出方程的关键是什么?
作业:教科书习题11.1第1、5、6题.
1.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2.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五四制)11.4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获奖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五四学制7上数学114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2课件ppt、人教版五四学制7上数学114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2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11.4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五四学制7上数学114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1课件ppt、人教版五四学制7上数学114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1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14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14.1 平面直角坐标系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五四学制7上数学1411有序数对课件ppt、人教版五四学制7上数学1411有序数对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