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精创】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教学设计(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43536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人教版 (2019)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复习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章 基因突变和其他变异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本节内容重点对基因突变进行了讲解,同时加入了细胞癌变的知识,和基因重组的内容,课程容量较大,需要明确重点,突出重点。生命观念:能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与基因重组的实例,细胞癌变的原因、特点与预防。科学思维:采用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实例,从现象开始,追根溯源,让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碱基对发生了变化。科学探究:说出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意义社会责任: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作科学的了解,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1.教学重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基因突变的原因,细胞癌变的原因与现象2.教学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由生物在自然状态下的变异图片导入,引出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说明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可遗传变异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不可遗传变异则是由环境造成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可遗传变异包括给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分析资料: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生。患者于正常个体氨基酸序列不同,则对应的mRNA序列不一样,再推算DNA所发生的变话。说明是DNA中发生了碱基的替换。分析DNA可以发生的变化类型,除了替换还有增添与缺失,而且需要强调,只有引起了基因结构的改变才能称为基因突变。细胞的癌变: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癌细胞通常具有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低,易在体内分散转移的特征。癌变也是基因突变的一种结果。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与生物因素。按照诱发原因分离即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就是出现等位基因。基因突变具有以下特性: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与多害性。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是生物进化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基因重组:动物的幼崽经常会与父母表现型出现一定的差别,这通常是由基因重组造成的。生物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形成多种类型的配子,雌雄配子受精形成的受精卵就具有与亲代不同的基因型,从而使个体出现差异。基因重组包括2种类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片段。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是生物多样性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随堂检测:1.下列与细胞癌变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有害射线的辐射B. 人体所有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C. 癌症患者手术后进行放疗和化疗是为了杀死体内的残余癌细胞D. 当人的成纤维细胞由扁平梭形变成球形时,说明细胞已发生癌变2.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B. 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高的C. 基因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D. 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3.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 )A. 是指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B. 是指各条染色体上全部基因的重新组合C. 能够体现遗传的稳定性D. 能够使生物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环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课时训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课时练习,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物界中的变异现象,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变异是否都能遗传,基因突变,生物的变异,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的概念,细胞的癌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