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暑假衔接真题汇编-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
【暑假衔接】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一)重难点检测卷-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暑假衔接】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一)重难点检测卷-苏教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衔接真题汇编】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一)重难点检测卷-苏教版
一、选择题
1.(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学校鼓号队员的身高最高是155厘米,最矮是139厘米。他们平均身高可能是( )。
A.139厘米 B.149厘米 C.159厘米
2.(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小军的遥控飞机在航模比赛中共飞行了5次,其中飞行时间最短的一次是53秒,最长的一次是58秒。这5次平均飞行的时间可能是( )。
A.53 B.55 C.58
3.(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第一小组的学生称体重,最重的50千克,最轻的26千克。下面( )可能是这组学生的平均体重。
A.31千克 B.25千克 C.14千克
4.(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同学们参加环保知识竞赛。男生组的平均成绩是80分,女生组的平均成绩是86分。男生组第一名与女生组第一名相比,( )。
A.男生成绩高 B.女生成绩高 C.无法确定谁成绩高
5.(2021-2022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数学试卷)四年级1班的男生1分钟跳绳的平均成绩是125个。小强是这个班的男生,下面说法中,( )是合理的。
A.小强的跳绳成绩一定高于125个 B.小强的跳绳成绩不会高于125个 C.小强可能跳了125个
6.(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小丽调查一周内全班同学收看电视节目情况,将收集的数据制作成下面的统计图。她想要解决的问题是( )。
A.一周内哪天看电视节目的人数最多
B.全班最喜欢哪位明星出演的电视节目
C.全班同学最喜欢看哪类电视节目
7.(2020-2021学年江苏省句容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下图是李刚家去年一至三月份用电量的统计图,估计平均每月用电量是多少千瓦·时,正确的答案是( )。
A.100千瓦·时 B.比100千瓦·时少一些
C.比100千瓦·时多一些 D.无法确定
8.(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京芳草园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芳芳期末考试成绩单被墨水弄污了,语文( )分,数学( )分。
A.96,88 B.98,88 C.93,98 D.93,88
二、填空题
9.(2021-2022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沐阳县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王明参加1分钟跳绳比赛,前3次的平均成绩为110个,要使平均成绩达到120个,则第4次要跳( )个。
10.(2021-2022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小兵的纸飞机前4次的飞行距离如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飞行距离/米
18
12
21
17
(1)这架飞机前4次的平均飞行距离是( )米。
(2)若第5次飞行距离是22米,则平均飞行距离是( )米。
11.(2021-202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小明在一天中测量了6次气温,分别是28℃、24℃、18℃、21℃、27℃、20℃。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 )℃。
12.(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翡翠路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在一次测验中,张小红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的平均分是96分,她这次测验三科的总分是( )分,如果她的语文考了93分,英语考了96分,数学考了( )分。
13.(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调查测试数学试卷)农贸市场出售鸡蛋每个1元,王阿姨共买了50个。她任意取出5个分别称一称,结果如下表:
编号
1
2
3
4
5
质量/克
55
53
59
56
57
取出的这5个鸡蛋平均每个重( )克;王阿姨买的50个鸡蛋大约是( )克。
14.(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郏县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学情检测数学试卷)下面是青少年活动中心兴趣小组人数统计情况。
(1)图中纵轴每格代表( )人。
(2)参加( )组的人数最多,参加( )组的人数最少。
(3)武术组增加一些同学后,四个兴趣小组的平均人数为45人,武术组增加了( )人。
三、判断题
15.(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翡翠路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某项调查显示中国人口平均寿命75岁,说明王大爷只能活到75岁。( )
16.(2021-2022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四(1)班参加校篮球赛,前三场的平均分是25分,第四场发挥出色得了29分,他们班的总均分将高于25分。( )
17.(2021-2022学年山西省侯马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四(2)班男生平均体重35千克,女生平均体重30千克,每个男生一定都比每个女生重。( )
18.(2019-2020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要反映某月各个城市的降水量的情况,用条形统计图更合适。( )
19.(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易错盘点)条形统计图中每2格的高度表示40人,表示120人需要6格。( )
四、解答题
20.(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下面是四年级一班女同学1分钟跳绳的成绩记录:(单位:次)
145 107 139 144 117 99 128 87 47 71
90 149 88 80 102 93 66 103 138 129
(1)把上面的数据整理在下面表格里。
成绩/次
合计
40~79
80~99
100~119
120~149
人数/个
( )
( )
( )
( )
( )
(2)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四年级一班女同学1分钟跳绳的成绩统计图
(3)这个班女同学1分钟跳绳的成绩在_______~_______的人数最多,小红的成绩在班级女生中排第10名,她的成绩应该在_______~_______这一段内。
21.(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在美文诵读比赛中,评委老师给张雪同学打出的分数如下表:
评委
朱老师
王老师
叶老师
张老师
马老师
李老师
毛老师
评分
85
92
89
84
94
90
75
(1)在评委老师给出的分数中,最高是( )分,最低是( )分。
(2)按照比赛规则,计算选手的平均得分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请按规则计算出张雪的平均得分。
22.(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下面是东方小学四(2)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记录单。(单位:个)
23;46;59;31;42;35;49;36;58;34;45
28;40;42;47;29;37;48;51;30;56;38
(1)根据上面的记录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东方小学四(2)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统计表
2022年1月
成绩/个
合计
20~29
30~39
40~49
50~59
人数
(2)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3)笑笑的成绩是39个,她在这个班女生中的排名可能是第( )名。
23.(2021-2022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创设校园读书环境,营造浓厚阅读氛围,四(1)班举行捐书活动布置图书角。统计情况如下:
四(1)班各小组捐书情况统计表
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合计
数量/本
35
40
45
30
( )
(1)请算出统计表中合计,并填入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完成上面的统计图。
(3)纵轴上的每小格表示( )本,捐书最多小组与最少小组相差( )本。
24.(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四(1)班男生1分钟跳绳成绩如下表: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图中的统计图。
等次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人数
6
5
9
1
(2)王明是这个班的男生,1分钟跳绳成绩在男生中排第8名。估计他1分钟跳绳成绩是哪个?并说明理由。
(3)请你评价一下这个班男生1分钟跳绳的成绩。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平均数不会大于最大的数,也不会小于最小的数,所以他们的平均身高应该在139厘米到155厘米之间。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
只有149厘米在139厘米到155厘米之间,则他们平均身高可能是149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的掌握及运用。
2.B
【解析】
【分析】
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情况,在一组数据中,有的数据可能会大于平均数,有的数据可能会小于平均数,有的数据可能会等于平均数。当一组数据中的数据不是全部相等时,平均数一定比最大值小,比最小值大。
【详解】
由分析得:
这5次平均飞行的时间应大于53秒,小于58秒。
A.53秒=53秒;
B.53秒<55<58秒
C.58秒=58秒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性质和特点,关键是明确平均数比最大值小,比最小值大。
3.A
【解析】
【分析】
平均数大于这组数据的最小值并且小于最大值,观察选项,只有31比26大的同时比50小。
【详解】
由分析得:
31千克可能是这组学生的平均体重。
故答案为: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及特征。
4.C
【解析】
【分析】
平均成绩只能反映这一组的整体情况,不能反映个体的情况;知道男生组和女生组的平均成绩,但不能确定男生组第一名和女生组第一名的成绩是多少,故无法确定谁的成绩高,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只知道两个组的平均成绩,并不能确定男生组和女生组第一名的成绩,不能进行比较。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5.C
【解析】
【分析】
四年级1班的男生1分钟跳绳的平均成绩是125个,小强是这个班的男生,则小强跳的个数可能比125多,也可能比125少,也可能是125个,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小强跳的个数可能比125多,也可能比125少,也可能是125个,
故答案为: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6.C
【解析】
【分析】
从图中可知,一周内看动漫类节目的接近40人,看体育类节目的有30人,看综艺类节目的接近50人,看科普类节目的接近30人,所以这周内看综艺类节目的人数最多,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全班同学最喜欢看综艺类节目;
故答案为:C
【点睛】
理解和分析图中的数据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B
【解析】
【分析】
一月用电量是120千瓦时,二月用电量是80千瓦时,三月用电量是80千瓦时,一月、二月、三月总用电量小于300千瓦时,所以平均每月的用电量小于100千瓦时。
【详解】
平均每月的用电量大于80千瓦时小于100千瓦时。
故答案为:B
【点睛】
一组数的平均数,比这组数中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8.A
【解析】
【分析】
平均分是92分,则三门功课总成绩为92×3=276分。其中英语92分,则语文和数学总成绩是184分。数学成绩的个位是8,则语文成绩的个位应是6,语文成绩就是96。数学成绩是184-96=88分。
【详解】
92×3-92
=276-92
=184(分)
184-96=88(分)
则语文96分,数学88分。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平均数×份数=总数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已知语文和数学总成绩以及数学成绩的个位,求出语文成绩的个位是6。
9.150
【解析】
【分析】
用120乘4,求出4次的总个数;用110乘3,求出3次的总个数;用4次的总个数减去3次的总个数,求出第4次要跳多少个。
【详解】
120×4-110×3
=480-330
=150(个)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用4次的总个数减去3次的总个数等于第4次要跳的个数。
10.(1)17
(2)18
【解析】
【分析】
(1)用前4次的飞行距离和除以4即可;
(2)用5次的飞行距离和除以5即可。
(1)
(18+12+21+17)÷4
=68÷4
=17(米)
(2)
(18+12+21+17+22)÷5
=90÷5
=18(米)
【点睛】
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解答此题即可。
11.23
【解析】
【分析】
先求出6次气温的总和,再用总的温度数÷6,即可求出这一天的平均气温。
【详解】
(28+24+18+21+27+20)÷6
=(52+39+47)÷6
=(91+47)÷6
=138÷6
=23(℃)
即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23℃。
【点睛】
此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解方法:用所有数据相加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12. 288 99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用平均分×科目数=三科测验的总分,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这次测验三科的总分,再用总得分减去语文和英语的得分,即可求出数学的得分是多少。
【详解】
96×3=288(分)
288-93-96
=195-96
=99(分)
则她这次测验三科的总分是288分,如果她的语文考了93分,英语考了96分,她的数学考了99分。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及实际应用。
13. 56 2800
【解析】
【分析】
先把这5个鸡蛋的重量相加,求出5个鸡蛋的总重量,再除以5,即可求出这5个鸡蛋的平均重量。
用每个鸡蛋的平均重量×50,就可以求出王阿姨买的50个鸡蛋大约是多少克。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
取出的这5个鸡蛋平均每个重:
(55+53+59+56+57)÷5
=(108+115+57)÷5
=(223+57)÷5
=280÷5
=56(克)
王阿姨买的50个鸡蛋大约是:56×50=2800(克)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对平均数求法的掌握。
14.(1)10
(2) 书法 武术
(3)30
【解析】
【分析】
(1)从统计图中的纵轴可知:每格代表10人。
(2)从统计图中可知:直条最长的表示参加这个组的人数最多,直条最短的表示参加这个组的人数最少。
(3)用45×4求出后来四个兴趣小组的总人数,再减去(30+40+20+60)即可求出武术组增加的人数。
(1)
图中纵轴每格代表10人。
(2)
参加书法组的人数最多,参加武术组的人数最少。
(3)
45×4=180(人)
30+40+20+60
=70+20+60
=150(人)
180-150=30(人)
武术组增加一些同学后,四个兴趣小组的平均人数为45人,武术组增加了30人。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5.×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可得: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中国人口平均寿命75岁,但是王大爷可能活到75岁,可能比75岁大,也可能比75岁小,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
根据题干分析可得:中国人口平均寿命75岁,但是王大爷可能活到75岁,可能比75岁大,也可能比75小,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熟练掌握平均数表示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
【解析】
【分析】
用前三场的平均分乘3,求出前三场的总得分,再加上第4场的得分,求出前4场的总得分,再除以4求出前4场的平均分,再和前三场的平均分比较即可。
【详解】
(25×3+29)÷4
=(75+29)÷4
=104÷4
=26(分)
26分>25分,所以判断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它是这组数据所有数字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得出的。
17.×
【解析】
【分析】
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
【详解】
35千克是男生体重的一个平均值; 30千克是女生体重的一个平均值,因此无法比较每个男生和每个女生的重量,只能说明男生的平均体重比女生的平均体重重。
故答案为:×
【点睛】
熟练掌握平均数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
【解析】
【分析】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反应各部分的具体数量,据此来判断。
【详解】
统计图能反映各个城市的降水量,选用条形统计图,这句话是对的。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统计图特点的掌握情况。
19.√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每格表示40÷2=20人。120÷20=6,则要表示120人,需要6格。
【详解】
120÷(40÷2)
=120÷20
=6(格)
则表示120人需要6格。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认识,几格表示几个1格表示的数量。
20.(1)20;3;6;4;7
(2)见详解
(3)120;149;100;119
【解析】
【分析】
(1)认真数出成绩在40~79次、80~99次、100~119次、120~149次的人数,再把这4个成绩段的人数相加,求出合计的人数;
(2)根据(1)中统计表的数据,在统计图中用直条表示出来即可;
(3)观察统计图,直条最长的表示这个班女同学1分钟跳绳在这个成绩段的人数最多;小红的成绩在班级女生中排第10名,先看成绩在120~149次的人数,如果大于等于10个人,则她的成绩应该在120~149次;若小于10个人,则继续把成绩在100~119次和120~149次的人数相加,若大于等于10个人,则她的成绩应该在100~119次,依此类推。
【详解】
(1)
成绩/次
合计
40~79
80~99
100~119
120~149
人数/个
( 20 )
( 3 )
( 6 )
( 4 )
( 7 )
(2)
(3)这个班女同学1分钟跳绳的成绩在120~149的人数最多,4+7=11(个),11个>10个,则小红的成绩在班级女生中排第10名,她的成绩应该在100~119这一段内。
【点睛】
本题的考点为统计图表的填补,考查了学生根据数据信息,加工成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制成统计图的能力。
21.(1)94;75
(2)88分
【解析】
【分析】
(1)将评委老师的打分进行排序即可解答;
(2)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将其余的分数相加再除以5即可求得平均分。
【详解】
(1)94>92>90>89>85>84>75,最高是94分,最低是75分。
(2)(92+90+89+85+84)÷5
=440÷5
=88(分)
答:张雪的平均得分是88分。
【点睛】
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2.(1)22;3;7;8;4
(2)见详解
(3)13
【解析】
【分析】
(1)利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出各个成绩段的人数,填入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即可。
(3)先求出成绩大于39个人数,再加上1就是笑笑的排名。
【详解】
(1)统计表如下:
东方小学四(2)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统计表
成绩/个
合计
20~29
30~39
40~49
50~59
人数
22
3
7
8
4
(2)条形统计图如下:
(3)观察统计图可知成绩大于39个的有:8+4=12(人)
12+1=13(名)
则笑笑的成绩是39个,她在这个班女生中的排名可能是第13名。
【点睛】
本题的考点为统计图表的填补,考查了学生根据数据信息,加工成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制成统计图的能力。
23.(1)150
(2)见详解
(3)5;15
【解析】
【分析】
(1)用35+40+45+30求出合计数量,再填入统计表即可;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即可;
(3)观察纵轴发现,每小格表示5本;由图可知,捐书最多的三组,捐了45本,捐书最少的是四组,捐了30本,用减法即可求解。
【详解】
(1)35+40+45+30
=75+45+30
=120+30
=150(本)
统计表如下:
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合计
数量/本
35
40
45
30
150
(2)统计图如下:
(3)45﹣30=15(本)
纵轴上的每小格表示5本,捐书最多小组与最少小组相差15本。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应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4.(1)见详解
(2)良好;理由见详解
(3)处于及格边缘的较多,优秀人数偏少。(答案不唯一)
【解析】
【分析】
(1)根据统计表中各等次人数,绘制条形统计图即可;
(2)王明排第8名,从统计图中可知,第7~11名成绩为良好,所以王明1分钟跳绳成绩是良好;
(3)根据这个班男生1分钟跳绳的成绩可得:处于及格边缘的较多,优秀人数偏少。(答案不唯一)
【详解】
(1)绘制条形统计图如下:
(2)良好,因为从统计图中可知,第7~11名成绩为良好;
(3)处于及格边缘的较多,优秀人数偏少。(答案不唯一)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制作条形统计图的能力及根据统计图、统计表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暑假衔接】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可能性重难点检测卷-苏教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暑假衔接】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重难点检测卷-苏教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暑假衔接】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重难点检测卷-苏教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六年级的人数,再相减即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