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认识厘米和米》 北京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4360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一 认识厘米和米一等奖教学设计
展开《认识厘米和米》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
2、能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或整米数),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和1米的表象。
教具准备
多媒体、直尺、小棒,小正方体
学具准备
直尺、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大约是1厘米和1米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小朋友们,你知道1cm有多长吗?猜一猜
师:看这把放大的尺子,左边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那么真正的1厘米有多长呢?你们能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吗?拿出你的刻度尺,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1厘米?同桌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一下就找到了。谁找到了请举手。
师:你来说。
生: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
师:我们一起来看,他说从0到1是1厘米,同意吗?
生:同意。
师:谁还找到了1厘米?
生:从刻度2到刻度3。
生:从刻度4到刻度5。
师:谁能一下说两个?
生:5到6、7到8。
师:还有谁能多说几个?
生:从9到10、从10到11、从12到13。
师:大家一起说出剩下的。
生:14到15,15到16,16到17……
师:谁能用一句话表示出来什么是1厘米?
生:每相邻两个数字中间这一段就是1厘米。
二、认识1米
师:1、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量窗户的长度(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便,不容易得出结果)。因此,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认识米、用米量。
出示米尺,这是一把米尺,观察它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
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和教师1米直尺的刻度是一样的。
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教师用1米的直尺,量一量从地面到讲台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高。再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一条线段,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长。
让学生用自己的卷尺,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两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你的身高比1米高,还是不到1米。同学们看到在公共汽车或电车的车门口有一个1米的标记,不足1米高的儿童可以不买车票,超过1米则要买票,同学们乘车要自觉遵守这一规定。
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我们学习了厘米,1厘米有多长呢?同学用两手指比一下,教师在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并排画出1厘米。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用两手比一下。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出示折尺,这是一把折尺,伸直正好是1米,与1米的直尺相比,一样长。看一看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再看看这把1米的直尺,1米里面有100厘米;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卷尺,1米里面也是有100厘米。同时,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如图11)。
同时板书:1米=100厘米
三、课堂巩固
1.两人互相量身高,_______米______厘米
2.以4人小组为单位,利用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分工量下面的长度(每组量一项):前面黑板的长,后面板报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测量后,每组派代表向全班交流.
3.在()内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6()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课桌长50( ) [来源:学科网]
四、小结
今天大家都学会了什么?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一 认识厘米和米教案: 这是一份北京版二年级上册一 认识厘米和米教案,共7页。
数学二年级上册一 认识厘米和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上册一 认识厘米和米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联系生活,统一认识,合作探究,认识厘米,实践应用,练习巩固,总结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京版二年级上册一 认识厘米和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京版二年级上册一 认识厘米和米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联系生活,引发探究需要,合作探究,认识厘米,认识米,巩固练习,实践运用,总结,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