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六年级上册京剧唱腔联奏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京剧唱腔联奏》
学习目标
一、聆听传统京剧唱腔片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体会其中的声腔特点和京韵。感悟音乐魅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用听、唱、律动、演奏、创编等探究性和创造性活动,发挥学生创造潜能,提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认识京剧的行当,能听出乐曲《京剧唱腔联奏》中的行当唱腔。
教学重点
深刻体会歌曲《京剧唱腔联奏》的内涵。
教学难点
了解歌曲《京剧唱腔联奏》的词曲作者和创作背景及以音乐知识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教材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同学们!你们了解京剧吗?看图片猜猜他们是什么角色?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等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京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鼓板为主。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杂、武、流等行当,后三行已不再立专行。各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念做打的技艺各具特色。京剧以历史故事为主要演出内容,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常演的在三四百个以上。
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
中国戏曲经历了八百多年的革新与发展,现存剧种三百多种。京剧乃其中佼佼者。京剧不仅被炎黄子孙称为“国粹”;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所推崇、所热爱。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京剧表演艺术体系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
京剧音乐以皮黄腔为主
二黄的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较为凝重、浑厚,适合于表现沉郁、肃穆悲愤、激昂的情绪。西皮的旋律起伏变化较大,节奏紧凑;唱腔较为流畅、轻快、明朗、活泼。适合于表现欢快、坚毅、愤懑的情绪。
二、新课探究
初听乐曲:
你能听出演奏的乐器是什么? 唢呐
再听乐曲:
你能听出唢呐模拟了哪几个行当唱腔吗?
分别是净、旦、生、旦
一起来学几个“亮相”的动作吧
演一演:
各自设计一个适合“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角色的动作,听到乐 曲中行当唱腔出现时,用动作来表现。
三、课堂小结
《京剧唱腔联奏》是一首用乐器模拟四段京剧名家唱段的唢呐曲,这四段著名京剧名家唱段分别是:《牧虎关》中裘派花脸唱段《贤妹暂坐雅之厅》,《玉堂春》中的梅派青衣唱段《苏三起 解》,《十老安刘》中的马派老生唱段《淮河营》和《红娘》中的荀派花旦唱段《叫张生》。
课后作业
了解京剧行当,生旦净丑
板书设计
《京剧唱腔联盟》
生旦净丑
教学反思
六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音乐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对各种音乐要素、音乐体裁都比较了解。能听辨一些常用的演奏乐器的音色,能视唱一些简单的乐谱等。这些都为课堂内的新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萤火虫教案: 这是一份人音版六年级上册萤火虫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用亲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第7课 七色光彩日出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第7课 七色光彩日出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丢丢铜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丢丢铜仔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通过聆听,能听出乐曲的主奏乐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