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4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4370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看两数是同号还是异号;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4.1 有理数的乘法(1)(课堂设计)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2、能灵活运用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运算。3、掌握倒数的概念,并会求一个数的倒数。教学难点乘法法则的推导知识重点会利用法则进行简单的有理数乘法运算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设置情境引入课题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出教科书28-29页有关有理数乘法算式的引例,引导学生观察后完成课本上的填空。 从正有理数的乘法引入,简单易懂,自然亲切,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交流对话探究新知以引例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观察得出的四个式子,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乘法中四种不同的形式。 根据前面的研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法则的内容.启发学生探索有理数中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特殊数。与其他数相乘的规律,把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补充完整 进一步启发诱导学生寻找法则的特点并总结规律:一、看两数是同号还是异号;二、确定积的符号;三、再把绝对值相乘,并用教材中29-30页的方法向学生逐步展示运算的一般步骤。通过计算说明在引人负数以后倒数的概念同样适用: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概括只要合理都加以鼓励. 使学生明确有理数中包括正数、负数和0,培养完整的分类思想.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法则,用概括出的规律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运算。应用新知体验成功1.口答: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 (1)6×(-9); (2)4×5; (3) (-4) × 6 (4)(-7) ×(-9) 2.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1, -1, , - , 5, -5, , - 鼓励学生举出互为倒数的例子,并提问,数a(a≠0)的倒数是什么?a为什么不能等于0?3.用“>” “<”或“=”号填空:(1)﹑如果 a<0, b>0, 那么ab( )0;(2)﹑如果 a>0, b<0, 那么ab( )0;(3)﹑如果 a<0, b<0, 那么ab( )0;(4)﹑如果 a>0, b>0, 那么ab( )0;(5)﹑如果 a = 0, b≠0, 那么ab( )0.4.如果a×b=0,则这两个数( )A 都等于0,B 有一个等于0,另一个不等于0;C 至少有一个等于0, D 互为相反数5.若ab>0 ,则a,b的符号 ( )A. a>0,b>0 B. a<0,b<0 C. a,b异号 D. a,b同号6.计算 :(学生板演)(1) 6×(-9) (2)(-4)×5 (3) (-6)×(-1)(4) (-6)×0 (5) ×(-) (6)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关键是确定积的符号,其次是确定积的绝对值。通过练习,让学生初步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倒数的定义与小学里是一样的。让学生初步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并明确0没有倒数。 让学生通过板演,并讲解解题思路与方法,其他同学点评和质疑,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缜密。课堂小结学生谈疑惑和收获加深学生对法则和倒数的理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讲授,巩固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