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1.1.1 三角形的边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1.1.1 三角形的边教案,共3页。
11.1.1三角形的边(2)教学目标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教学重难点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的探索与实际应用.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播放视频:怎样选择长短不一的棍子搭起三角形帐篷问:什么是三角形?为什么要搭成三角形的形状?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二.探究新知1.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准备工作:分发每小组若干卡纸条;卡纸条长度分别为7、7、12、14、20、各小组组员动手将卡纸条进行拼凑,记录:(1)完成表格: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条线段的长度分别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 (2)猜想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例1.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么?(1)1,2,4( )(2)8,6,4( )(3)12,5,7( )(4)2,3,6( )(5)2,5,6( )技巧: (6)以线段2,4,a为边组成三角形,则a的取值范围为 . 例2.已知线段AB=3,BC=5,AC=a,若以AB,BC和AC为边组成三角形,则有( )A.2<a<8 B. C. D. 【变式】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3,BC=5,AC=a,则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 ) A.6<L<15 B.6<L<16 C.11<L<13 D.10<L<16 问题(1)请完成表格: (2)是否任意长度的三条线段都能首尾相连组成三角形?(3)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满足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将不同长度的线段进行拼凑,找出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条线段的长度分别是多少?通过多组数据的分析猜想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答: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长(1)7,7,12(2)7,12,14(3)7,14,20(4)12,14,20猜想: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4)那么在一般的△ABC中,我们可以用符号语言表示成什么?答:AB<BC+ACBC<AB+ACAC<AB+BC说明(1)利用数据(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播放视频)(3)利用卡纸条 例1:技巧:比较较短的两边之和与最长边的大小即可。(6)由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到a<6当a=1时、当a=2时不能组成三角形,所以要组成三角形还需要满足另一个条件 (5)竟然三角形两边之和与第三边存在着这样的规律,那么两边之差与第三边又存在着什么数量关系呢?推理:因为AC<AB+BC 所以AC-BC<AB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符号语言:在△ABC中,AC-BC<AB<AC+BC 从求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跨越到求周长的取值范围,可以进行适当的小组讨论 2< a <82+(3+5)<a+(3+5)<8+(3+5)主要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三角形三边的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猜想、证明其结论的正确性 例2.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度,从求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跨越到求周长的取值范围,隐含了周长与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同时考察对不等式性质的掌握 五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令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作 适当的补充 六.拓展训练1.已知△ABC的两边AB=3,AC=8,(1)第三边BC的取值范围 .(2)若第三边BC长为整数,BC的长是 .(3)若△ABC周长为奇数,第三边BC的长是 . 已知△ABC三边的长分别为a,b,c,若求b的取值范围 3.如图,D是△ABC的边AC上的一点,AD=BD,(1)判断AC与BC的大小(2)若AB=AC=10,△BCD的周长为15,求BC的长 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考察 3.小组讨论,小组代表上讲台讲解,其他同学提出问题 四。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1.1.1 三角形的边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知识梳理,考点题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1.1.1 三角形的边教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1.1.1 三角形的边教案及反思,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