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四 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
展开第2课时 平均分(二)
第3课时 平均分(三)
第4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
练习八
第5课时 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练习九
月 日
周
平均分(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地分是平均分的一种方法。
2、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乐趣。逐步具有自主探索的精神、信心和与伙伴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电脑动画课件。
小兔子:“嗨,你好!我有6个桃,想把它们分给我的好朋友们,你能帮我分一分吗?”
小仙鹤:“哎呀呀,这个问题太难了,快请教一下咱们的小朋友吧。”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谈话:同学们赶快行动吧,用眼前的6张桃子图片摆一摆,分成几堆。看谁最聪明,分的办法最多!
让学生把自己的分法用卡片展示在黑板上。
(可能有:分成3堆,每堆2个;分成3堆,一堆1个,一堆2个,一堆3个;分成2堆,一堆是2个,一堆是4个;分成2堆,每堆3个……)
谈话: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你能根据每份分的个数相同与不同,把这些分法分成两类吗?
在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提问:你们是怎样分的?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讲述:(结合板贴)像这样每份都是2个,或者每份都是3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的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
学生之间说说什么是“平均分”。
小结:(结合板书)同学们通过摆一摆、分一分,不仅帮助小兔解决了问题,还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教学第30页“试一试”。
谈话:现在同学们每人面前有8个桃子图片,如果把这8个桃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动手试一试。分完后,对小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集体交流。
小结:同学们把8个桃平均分,想出了不同的分法。有的分成了8份,每份1个;有的分成了4份,每份2个;有的分成了2份,每份4个。虽然分成的份数不同,但都是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都符合要求。
3、教学例2。
谈话:现在正是桃子丰收的季节。瞧,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板贴例题挂图)
数数看,树上一共有多少个桃?(板书:8个桃)老猴子想把这些桃分给小猴,不过在分法上他有一个要求,这个要求是什么? (板书:每只小猴分2个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题目要求我们回答什么问题?(板书:可以分给 只小猴)
谈话:同学们,每个小组也有一棵这样的桃树,小组合作,试着分分看。
小组合作分桃。(找一组上黑板分桃树上的桃) 集体交流。
小结:8个桃,我们按要求把2个桃作为一份分给1只小猴,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只小猴。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是平均分的一种分法。
4、教学第31页“试一试”。
教师口述分小棒的要求,学生一起动手分,指名口答分成的份数,全班共同订正。
谈话:刚才同学们分小棒,就是按照每几个一份的要求来平均分的,这与刚才大家帮助小猴每2个一份分桃一样,都是平均分的同一种方法。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1题。观察题中插图,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2、做“想想做做”第2题。先看上面一题的图,弄清是怎样圈的,圈一圈,并填空。
再做下面一题,指名读题目要求,一起动手圈,圈后填空,同桌学生相互订正。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读题,说说题目要求。学生自己选择解决的方法(用小棒摆;在图上圈一圈;画14个气球,再圈一圈……),把分的结果填在书上,再说说是用什么办法分的。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讲述: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知道了怎样分东西才是平均分,还学会了用每几个一份的方法来分东西,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
作业
小册23页。
板书 认识除法(平均分一)
月 日
周
平均分(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物体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体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种平均分的操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例题
谈话:有一天,猴哥哥、猴弟弟一块儿到山上去摘桃,你们看,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 学生观察得出:一共摘了8个桃。
提问:你认为怎么分最公平呢?
引导学生说出: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
二、教学例题
1、想一想,分一分
用圆片代替桃,想办法分一分。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
分组活动,教师参加活动,适时点拨引导。
2、说一说、演一演。
学生边说边演示分的过程。可能会有以下这些方法:先分给每只小猴1个,再分给每只小猴1个,直到每只小猴4个;先分给每只小猴2个,再分给每只小猴2个;先分给每只小猴3个,再分给每只小猴1个……
3、引导学生比较归纳。
分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一样,都是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4个。
三、教学“试一试”
1、讲述:小猴吃完桃后,高高兴兴地下山玩了。半路上,正好遇见黑狗、白狗、花狗3只狗妈妈在商量事情。原来3只狗妈妈各获得12根肉骨头。黑狗妈妈有2个孩子,白狗妈妈有3个孩子,花狗妈妈有4个孩子。你们愿意帮3只狗妈妈把骨头平均分给他们的孩子吗?
2、出示填空题.。
(1)把12根骨头平均分给2只小狗,每只( )根。
(2)把12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 )根。
(3)把12根骨头平均分给4只小狗,每只( )根。
3、解决第1个问题。
谈话:我们先来解决黑狗妈妈的问题。把12根骨头平均分给2只小狗,每只几根?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骨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分一分。
学生着手分一分,再填一填。(交流分法和分得的结果)
4、解决第2、3个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再交流反馈。
5、讲述:在我们帮助狗妈妈分骨头的过程中,和前面帮助猴兄弟分桃一样,都是按指定的份数分,不管中间分的过程怎样,但最后分得的结果都是同样多,因此也都是平均分。这种按指定的份数分得每份同样多,是平均分的又一种分法。
四、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第(1)题。
提问:这道题要求我们怎样分苹果?教师示范画线表示每个盘子里各先放一个苹果,让学生继续画线分。同桌检查分的结果,在书上填空。
(2)学生独立做第(2)题。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订正。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读题,说出题目要求,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并指名回答分的结果。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想想该怎样分,把分的结果说给同桌听。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你打算把16个圆片平均分成几份?动手分一分,再把分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五、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在我们生活中你遇到过平均分东西的事吗?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备注
(设计或修改意图)
月 日
周
平均分(三)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通过操作,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2、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题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3、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通过操作,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铺垫准备
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展示8个圆片。
(1)提出要求:①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②把它们每4个一份地分能分成几份?
(2)学生拿出自己的圆片动手操作,同时让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分别操作上述两种分法。
2、提问:想一想刚才自己是怎样分的,再观察黑板上两位同学分的过程和结果。这两种分法分的过程和结果虽然不一样,但是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3、小结:这两种分法虽然过程和结果不一样,但它们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二、动手操作,体会领悟
1、创设情境:兔妈妈拿来一些铅笔,准备将它们分给表现好的几只小兔,数一数共有几枝?(出示12枝铅笔)兔妈妈可以怎样去分这12枝铅笔呢?
2、明确要求。 (1)出示条件:把12枝铅笔平均分。 (2)提问: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3、自主探索。
(1)谈话:你愿意帮帮兔妈妈吗?想一想应该怎样分?
(2)让学生拿出12个圆片来代表12枝铅笔,动手分一分。
4、初步交流,总结两种思路。
(1)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指名学生展示他的结果,同时提问:他这样分对吗?为什么?还有其他同学也是这样的吗?
(2)谈话:他们的结果都是这样的,都分对了,但是他们又是怎么想的呢?
教师先请上台展示的同学说一说,然后继续提问:其他同学的想法是不是都与他一样呢?不一样的说一说。
(3)小结:虽然结果相同,但他们所想的和刚才分的过程却可能并不一样,有的是先确定每只小兔分几枝铅笔,再“每几个一份地分”,有的是先确定分给几只小兔,再平均分成几份,最后,他们所分的结果都是每份铅笔的枝数相同,因此都符合“平均分”的要求。
(4)谈话:看一看你的分法,是否符合要求?想一想,如果别人和你的分法不同,他还可能是怎么想的?
5、小组内交流。
(1)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讨论:除了小组内的几种分法以外是否还有别的分法?
6、展示后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不同的分法,可以先确定每份几个,再按“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先确定分成几份,再按这个份数平均分。但不论用哪一种分法,最后结果都是每一份分得的个数相同,都是平均分。
三、巩固应用,内化概念
1、依次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
(1)先出示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知道都是平均分。
(2)想一想,他们分别可能是怎么分的?让学生在小组内从不同角度说一说分的过程。
(3)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2、做“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图,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一共有几本书?你是怎么知道的? 如果是平均分的话,可以怎样分呢?
(3)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4)小结:像这样每份同样多,既可以看成是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也可以理解为是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
3、“想想做做”第6题。
(1)出示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
(2)提问:兔子是怎样分的?鸡是怎样分的呢?自己先说一说。
(3)和同桌交流。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提问: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2、发散练习:有15个小朋友,要分成几个人数相等的小组做游戏,可以怎样分?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分法?下课以后去分一分。
备注
(设计或修改意图)
作业
小册25页
板书
平均分
月 日
周
除法的初步认识(1)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认识除号,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情感,并进一步学习与同学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2、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运算,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探究,初步体会除法含义: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场景图)
讲述:星期天,小明他们的假日小队外出爬山,考虑到安全问题和时间问题,他们决定坐缆车去山上游玩。从图上,你能知道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相机板书: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要坐( )辆。)
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1)你知道要用几辆缆车吗?小朋友先自己开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考虑动手分一分,别忘了和小伙伴一起说一说。
(2)集体交流:(可能想到的情况:拿出6个学具,每堆2个,分成了3堆;3个2人是6人,所以需要3辆缆车;把每2人圈一圈,共有3个圈。完成板书:要坐3辆车。)
2、教学除法算式写法及其读法:
讲述: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问我们要坐( )辆车。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来计算。怎样写算式呢?6个小朋友坐缆车(板书:6)每辆缆车坐2人(板书:2。再说明:实际上就是把6每2个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几份,这时可以用除法计算,板书:(÷)介绍除号、指导写法,刚才已经得出要坐3辆车。(板书:=3)
(1)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板书:读作:6除以2)。
(2)提问:结合这道例题说说在这个除法算式中,6、2和3分别表示什么?
(3)小结:这题是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
(4)看图说说有几个2人?说明:有3个2人是6人。说明要坐3辆车,因此这里的算式表示6里面有3个2。
试一试:学生看图、读题,独立完成。订正后提问:结合题目说说在这个除法算式中,12、3和4各表示什么意思?12÷3表示什么?
小结: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是平均分,所以可以用除法计算。
二、认全名称,继续体会除法含义:
1、再创情境,探究计算方法,体会含义:
讲述:又一个星期天,假日小队的3个小队员帮军属王奶奶把屋子打扫得可干净了,为了感谢他们,王奶奶买了6支铅笔,要老师奖给这3个小朋友。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得几支呢?(板书:6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得( )支。)
(1)小组合作学习,探讨解决方法。
(2)列出除法算式: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得几支,也可以用我们刚认识的新朋友“除法”来进行计算。(板书:认识除法)谁能写出这个除法算式?(学生互说,指名回答并板书:6÷3=2)
结合题目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介绍名称,同时板书: 6 ÷ 2 = 3
被除数 除数 商
即时练习:完成想想做做3,引导初步比较除法算式个部分的关系。
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再与同座交流。说说这道除法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
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来进行计算。
三、全课总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怎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来解决?
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
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 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
要坐(3)辆。 小朋友,每人分得(2)支。
6 ÷ 2 = 3 6 ÷ 3 = 2
除号 被除数 除数 商
读作:6除以2
备注
(设计或修改意图)
作业
小册26页
板书
认识除法第一课时
月 日
周
除法的初步认识(2)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学生在情境练习中进一步体会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几份,或者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2、进一步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形成独立的思维,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理解除法的含义。
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这几天学了这么多新知识,该来看看自己的学习成果了。瞧,数学智慧宫的大门敞开了。小朋友愿意试试自己有多聪明吗?让我们一起进去瞧瞧!
二、知识准备:
1、这时,智慧老人发话了:小朋友,想进智慧宫,你得先拿出一样本领给我看看。这样吧,我出一道题目,如果你能回答出来,马上就让你进去!
2、先分一分,再填空,并列出算式:(黑板出示题目)
15个○,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 )份。
15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 )个。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交流订正。
说说除法算式的意义。
比较这两道题的题目和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引导理解,平均分成几份地分和每几个一份地分都是平均分,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三、过关摘星:
欢迎小朋友们顺利进入智慧宫,如果闯关成功,可以获得一颗红星:
1、第一关:想想做做1。
(1)看清题意后,先用圆片动手分一分,在写出算式。
(2)交流后说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2、第二、三关:想想做做2、3。
(1)观察图结合文字理解题意,然后进行填空,并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2)学生独立列式,全班交流。强调两种平均分所列的不同算式。注意除数和商的位置。
3、第四关:想想做做4。
让学生看着算式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四、总结质疑:
1、看看自己获得的红星颗数,你觉得自己今天学得怎么样?
2、你有什么收获呢?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希望你继续加油努力!
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
作业
小册26页
板书
认识除法
月 日
周
课题 练习八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情境练习中知道根据画出同样多的几份,既可以列出乘法算式,又可列出除法算式。初步了解乘、除法的内在联系。
2、使学生不仅会写出算式,还能说出算式的含义。培养他们思维的完整性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仔细读题、审题,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应用乘、除法的实际意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谈话:一个单元结束了,到了考考你的时候,看看你能不能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做题时,可要看仔细了,想清楚了再动手。
2、练习四第1题:
(1)学生看图利用圆片操作。
(2)学生列出算式。指名口答。
(3)试着说个每个算式的实际意义。
3、练习四第2题:(1)先在书上填一填,并写出算式。(2)全班集体交流,并比较两道题目有什么异同。
4、练习四第3、4题。
(1)先口答结果,再在书上列出算式。(2)指名口答,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5、练习四第5~9题。
分别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并要求分别说出算式的含义。
二、拓展提高:
1、谈话:蔬菜部经理熊伯伯见小朋友们帮小动物解决了问题,打算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有信心接受挑战吗?练习四第10题。
(1)仔细观察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2)自由说说你能列出哪些算式,是什么意思?
(3)指名回答,同时说说算式的实际意义。
三、全课小结:谈谈这节课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备注
(设计或修改意图)
作业
小册27、28页。
板书
练习八
月 日
周
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1)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除法。
2、经历实际问题抽象为可运用除法含义解决的简单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数学应用意识,能有条理地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根据除法算式,很快地找到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乒乓球活动吗?让我们一起到学校的乒乓球小队去看看。
出示插图:室内10个小朋友正准备打乒乓球,适时提出问题:10个小朋友打球,每 2人一组,分成了几组?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列算式。
提问:谁能根据这个问题列出除法算式呢?(板书:10÷2= )
(2)想办法求商。
提问:这道除法算式的商是多少呢?你能用什么办法求出这个商?
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在小组里交流,再在班内交流。(预设的方法有如下四种:
方法1:10个圆片,2个一组,分成5组。
方法2:从10里连续减去2。
方法3:想几个2是10。
方法4:用乘法口诀求商。)
在学生汇报想法的过程中,相机组织以下教学活动:
A、方法1。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桌上的小圆片来分一分,看看能不能帮你想出商?
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表述。
B、方法2。
学生说出连续的减法算式后,将算式板书出来。指着算式提问:10-2=8,为什么要减2?得到的8是什么意思?8-2=6又表示什么意思?从这些减法算式中怎么样看出分成了几组?
C、方法3、方法4。
引导:每2人一组,有几个2人就有( ),10人里面有( )个2人,就有( )。
讲述:2和几相乘得10,10÷2就得几。
2和几相乘得10用的是哪一句口诀?
所以,我们在计算10÷2这道题时可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先想二( )一十,因为二(五)一十,,所以商是5。
(3)优化算法。
组织学生将刚才的几种算法进行比较,讨论哪种算法更好,好在哪里,加深学生对口诀求商方法的理解。
(4)在算式上填得数,口答题目的问题。
2、尝试练习。(教科书中的“试一试”)
8÷4= 12÷3=
先让学生根据算式找相对应的口诀,说出商。
三、练习巩固,内化新知。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再汇报答案。
(2)每组中填写的三个数有什么关系?上面的算式和下面的口诀有什么关系?在做4÷2=?的时候,你是怎样想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独立填写算式后集体校对。
(2)提问:通过每组题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3、“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看算式,找口诀,最后说出除法算式的商。
4、“想想做做”第4题。
(1)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图、文结合,说说图意。
(2)列算式。
(3)说一说计算方法。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板书课题:口诀求商。
3、在游戏中结束这节课的教学。
备注
(设计或修改意图)
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作业
小册29页
板书;
口诀求商
10个小朋友打乒乓球,每2人一组,分成了几组?
方法1:10个圆片,2个一组,分成5组。
方法2:从10里连续减去2。
方法3:想几个2是10。
方法4:用乘法口诀求商。 想:二(五)一十,商是5。
10÷2=5 分成了5组。
月 日
周
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2)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运用2~6的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被除数不超过12的除法题。
2、用2~6的任意一句乘法口诀求商,熟练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
3、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领会一句乘法口诀可以算两道除法算式。
4、参与学活动,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会运用2~6的任意一句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1~6的乘法口诀。
2、口算,并说说各题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求商的。
2÷1= 6÷3= 3×4= 12÷4= 12÷3=
4÷2= 8÷2= 8÷4= 10÷5= 6×2=
6÷2= 9÷3= 10÷2= 2÷2= 4÷4=
最后已开火车的形式再速算一遍。
3、小结学生口算情况,宣布本课任务:继续学习口诀求商。(板书课题)
二、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5题。先引导学生弄清第一幅图中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将后几题完成,汇报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
2、做“想想做做”第6题。
(1)出示挂图。
(2)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一共有20个萝卜。
(3)组织学生结合图提出问题,精选问题:
茄子老师问:每只兔吃5个,可以分给几只兔吃?
豌豆老师问:平均分给4只兔吃,只兔吃多少个?
(4)逐题进行解答:要求学生说明该怎样列式?为什么?
(5)观察两个算式并思考:这两个题目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两题都用除法来计算,并用同一句口诀。第一题是求20里边有几个5,第二题是求把20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多少。)
3、做“想想做做”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左边一组题,校对后,在说说这组题中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最后让学生完成后面两组。
4、做“想想做做”第8题。
先让学生同桌进行比赛,看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后校对,说说是用哪句口诀算的。
5、做“想想做做”第9题。
给2分钟时间让学生独立练习,然后了解学生计算正确的情况,统计主要错在哪几题,并针对错的情况组织矫正练习。
三、全课小结
1、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存在哪些疑问?
2、针对本节课情况进行小结。
备注
(设计或修改意图)
作业
小册29页
板书
口诀求商
茄子老师:每只兔吃5个,豌豆老师:平均分给4只兔吃,可以分给几只兔吃? 每只兔吃多少个?
20÷5=4 20÷4=5
四五二十
月 日
周
课题 练习九 第一课时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在练习求商的同时,要求学生能有条理地说清自己的求商思路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游戏中做到积极而不乱。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1~6的乘法口诀。
2、口算:30÷5= 6÷6= 18÷3=
要求学生说说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3、谈话揭示本课任务:
(1)小结学生口算情况。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练习五,完成练习五中的有关习题。(板书课题)
二、组织练习
1、练习五第1题:猜谜求商。
(1)小黑板出示练习五第一题。(商用纸片盖住)
(2)让学生逐题猜猜商是几,并说说想的是哪句口诀。
(3)学生在书上填写答案。
2、练习五第4题:对比题。
3÷1 4÷2 6÷3 5÷5
3×1 4×2 6×3 5×5
(1)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2)校对,说说各题分别是用哪句口诀算的。
(3)对比:每组两个题目有什么区别?
(强调: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运算符号。)
3、练习五第3题:游戏(蚂蚁找家)。
第一组:2×4 25÷5 30÷6 4×3 20÷5 3×6
第二组:8÷4 5×5 12÷3 1×6 6×5 24÷4
第三组:8÷2 18÷4 12÷4 4×5 4×2 6×4
第四组:18÷3 5×6 6÷1 5×4 24÷6 4×6
第五组:6×3 30÷5 6÷6 20÷4 6×1 3×4
“家”:二四得八 、五五二十五 、三六十八 、五六三十 、三四十二 、一六得六 。(1)说明游戏规则:计算自己手里蚂蚁背上的题要用到哪句口诀,就到哪个“家”去。
(2)每次由两组做游戏,其余做评委进行评价。
4、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五第8题:
(1)学生独立看图读句子,说说自己知道了些什么?要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3)交流校对,说说本题算式能否列成20÷5=4?为什么?
(4)口答。
练习五第9题:
学生看图读题,说说题意后,再让学生独立解答。
5、练习五第6题:在圆圈里填上“>”、“<”或“=”。
师生共同解答第一题后,再让学生解答其余各题。
6、练习五第5题:口算比赛。
可给学生一分半钟的时间做题,教师注意时间到后还有哪些学生没有做完,集体校对要统计一下正确率。
7、练习五第7题:开放题。
6÷( )=( ) 12÷( )=( ) ( )÷( )=5
(1)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板书。(2)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
三、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疑问?(2)教师针对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
备注
(设计或修改意图)
作业
小册30页
板书
练习五
6÷( )=( ) 12÷( )=( ) ( )÷( )=5(1、2、3、6) (1、2、3、4、6、12) (5、10、15、20、25、30)
月 日
周
课题 练习九 第二课时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会正确分析情境图列式并运用口诀求出结果。
2、能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探索问题解决策略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乘除法知识和口诀求商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4 25÷5 30÷6 4×3 20÷5 3×6
8÷4 5×5 12÷3 1×6 6×5 24÷4
8÷2 18÷6 12÷4 4×5 4×2 6×4
18÷3 5×6 6÷1 5×4 24÷6 4×6
6×3 30÷5 6÷6 20÷4 6×1 3×4
2、练习五第2题。出示表格,让学生说出用什么方法计算,然后独立完成在书上。
3、谈话导入:
(1)小结学生口算情况。
(2)揭示本课任务: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练习五,主要是运用我们学过的有关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组织练习
1、练习五第10题:
(1)学生看图读句子,说说知道了什么?求什么?(明确一共有15盆花,甲要平均摆成3行,乙要平均摆成5行,要求每行各有多少盆花?)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3)交流校对:你使怎样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式?
(4)组织学生观察两个算式,想一想:摆的行数多,每行的盆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练习五第11题:
(1)出示挂图。
(2)看图,在小组里说说图意。
(3)指名说图意。
(4)提出问题:你知道谁抬的次数少吗?为什么?(每次抬的个数多,抬的次数就少,反之,抬的次数就多。)
(5)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灰提出以下问题:
女同学共抬了多少次?
男同学共抬了多少次?(此处两个问题解答后,可提醒学生验证一下对第一个问题的猜测:即每次抬的个数多,抬的次数就少,反之,抬的次数就多。)
女同学比男同学多抬了几次?……
3、练习五第12题: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哪些食品,每种食品的价格是多少?
(2)出示问题:
小明买了两包糖,一共用去多少元?
用12元钱可以买几包方便面?如果买饼干呢?买蛋糕呢?
小芳用18元买了3包薯片,每包薯片多少元?
让学生逐题解答,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3)你还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学生提问题并解答。
4、练习五第13题:动手摆一摆,再填一填。
(1)12个圆片可以摆成2行,每行6个。
(2)还可以怎样摆?学生操作。
(3)学生根据刚才摆的情况填表。
(4)引导观察表格,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三、全课小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备注
(设计或修改意图)
作业
小册31页。
板书
练习九 第二课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一)_苏教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一)_苏教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学习,体验收获,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六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六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教案设计,共2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教学内容,单元教学目标,单元重点,进度安排,教学准备,学情分析,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六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六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教案设计,共2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大海图,编口诀,多种方法记,练习,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