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384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4 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4 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解意,辩斗,悟理,拓展,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会写“辩”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之”“决”字。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能了解个小孩各自的观点和依据, 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学习两小儿为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
从“辩”字入手 ,以辩论为主线。
话说一场两千多年前的辩论,发生在两个小屁孩之间,而裁判就是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是这样一位学识渊博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却被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给难倒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
二、揭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辩”
师:注意观察这个“辩”,它的中间部分是什么?和他的意思有什么联系?它的要写法注意什么?
2.对于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
3.回顾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读通,解意,悟理,背诵)
三、读文
1.同桌之间互读课文,互相听听对方的优点和不足
2.教师示范朗读
3.学生示范读,指导学生读好关键字,读出停顿和韵律。
4.引导学生带动作读两小儿辩驳的理由,注意读出对比。
四、解意
1.辩论发生的时间地点
.论点一
.论点二
.论据一
.论据二
2.裁判的结论
. 辩手的态度
3.一句话概括文意
“探汤”和 赴“汤”蹈火
五、辩斗
1.两小儿说的是不是事实?(是)
2.可他们各执一词,各有各的理由,谁又说服不了谁,就要据理力争,用文中的话就叫做——辩斗
3.同桌之间互相辩斗
4.指名上台演示,指导学生加入一定的神态、动作加强语气
5.全班分两组进行辩斗
六、悟理
1.就在他们俩争得面红耳赤,有结论吗?
2.“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什么态度?
3.体会两小儿的“笑”是怎样的笑?
4.孔子为何不下结论,引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生再次齐读。
5.你佩服这两个小孩吗?理由?(善于观察,敢于质疑,善思好问)
6.引导:孔子“不能决”是一种智慧,两小儿善于观察,敢于质疑,善思好问也是一种智慧。
七、拓展
面对两小儿的嘲笑,孔子又会怎么回答呢?
请你用“孔子曰”开头来回答问题。
4. 拓展阅读
《列子·汤问》的作者是列御寇,这本书的内容为神话传说,全书共虚构了十五个神话故事,像《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等都出自于此,每个故事的形式以问答的方式呈现。这些玄幻的故事并不是的故弄玄虚,而是告诉人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不应用固执、传统的思维禁锢人们的思想,从而开拓人们的思想。
八、板书
两小儿辩日
《列子·汤问》
日初 日中
小儿甲 近(车盖) 远(盘盂)
孔子不能决也
小儿乙 远(沧沧凉凉) 近(探汤)
善于观察 实事求是
善思好问 谦虚谨慎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两小儿辩日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整体感知,熟读明意, 合作探究,领悟道理,总结课文,背诵课文,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