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5 守株待兔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5 守株待兔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2.积累古代寓言故事,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难点】
1.感悟“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出课题
1.师:听说故事读得多的孩子,眼睛特别亮。今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测测大家的眼力,请看大屏幕,游戏的名字叫 ——“超级联想”,请你根据图片猜测寓言故事,猜出来的小朋友请举手,准备好了吗?
2.出示三组图片并让学生猜测。
《坐井观天》《亡羊补牢》《狐假虎威》
3.师:真了不起!你们都很厉害呦,看来,你们平时一定读了很多故事。
过渡:好,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第五课——守株待兔。板书课题(注意不要丢了小兔子的尾巴喲)来,齐读课题。
二、再读古文,读出节奏
1.师:温故而知新,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字词,检测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2.课件相机出示:宋人 耕者 触株 折颈 释其耒 守株待兔
采用小火车形式读、找生读、全班齐读等多种形式,师相机点评。
师:朗读古文,要注意停顿,读好了停顿,就能感受到古文的韵律美。课件出示带有停顿的课文。
请大家先听音频范读课文,再个别找学生读,全班齐读。师点评鼓励。
三、绘本配文,理解寓意
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借助课文的注释,课文的插图,还有联系生活实际读懂了课文的意思,孩子们,想看小古文做成的连环画吗?
2.课件相机出示: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3.师:农夫白捡了一只兔子,可开心了,他会想写什么呢?(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师相机点评。)
4.师过渡:是呀,这就是侥幸心理,他这样想也就这样做了。出示: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想象阐述农夫怎么做)
5.宋国的人哈哈大笑,他们会怎么笑话这个农夫呢?(找生回答,教师点评。)
是呀,这个宋国人不可能再得到兔子了,这就是“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6.我们完整地把这个故事看一遍吧。(出示视频)
四、再读古文,感悟道理
1.这个农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他对意外心存侥幸。)
2.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找生回答,师点评。)
3.过渡:老师也有两句话要送给他,板书: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4.同学们这节课学得真认真,学以致用,一起来做一做吧。(随堂练习,点评)
5.让我们和着这悠扬的古韵,重温这个寓言故事。(播放视频)
6.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五、拓展阅读,深化理解
1.出示“阅读链接”,思考: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生读课文后回答)
2.《守株待兔》和《南辕北辙》中的两个人有什么异同?(生交流回答)
六、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课堂小结: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做守株待兔故事中心存侥幸的人,也不要做南辕北辙故事中行动和目的相抵触的这种人。
2.布置作业:
中国古代寓言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翻开《中国古代寓言》,我们会读到很多发人深省的故事,除了中国寓言,还可以读读其他国家的寓言,如《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请同学们课余时间走进书的世界,打开寓言宝库的大门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5 守株待兔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猜故事,揭示课题,初读课文,理解题意,再读课文,理解寓意,揭示寓意,拓展学习,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5 守株待兔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