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15周年纪念日,是第16个“中国航海日”,也是“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据此完成1~2题。
1.郑和下西洋使用到的海洋空间资源有( )
A.港口 B.沿海滩涂
C.海底 D.跨海大桥
2.下列开发和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方式不合理的是( )
A.沿海滩涂地区开辟盐田
B.海湾处建造跨海大桥
C.沿海滩涂地区发展水产养殖业
D.在海洋深处填海造陆
[2022·河北辛集市高一阶段练习]下图示意中国为挪威建造的世界首座半潜式深海养殖平台,该平台造价约5亿人民币,配备了自动化保障系统。目前我国养殖产业以作坊式浅海养殖为主,深海水域利用率不到1%。读图,完成3~5题。
3.与海洋捕捞相比,海洋养殖的主要优点是( )
A.产品品质比较好 B.产品售价比较高
C.产量提高潜力大 D.环境污染比较小
4.目前限制我国深海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
A.缺乏设备建造能力
B.市场需求接近饱和
C.深海养殖空间不足
D.养殖设备过于昂贵
5.为了减轻远离陆地带来的不利影响,深海养殖平台设计时要考虑( )
A.降低平台建造成本
B.提高自动运作水平
C.抵御海洋恶劣天气
D.适应海底复杂地形
[2022·湖南常德高一期末]迪拜杰贝勒阿里人工岛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跨度15公里,增加海岸线720公里,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岛上建设有私人住宅、公寓、摩天大楼、酒店、主题公园等。下图为杰贝勒阿里人工岛设计图。据此完成6~7题。
6.该人工岛的建设主要利用了海洋( )
A.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
C.能源资源 D.空间资源
7.杰贝勒阿里人工岛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有( )
A.海洋生物种类增多
B.自然海流运动改变
C.天然沙滩范围扩大
D.海洋生态环境改善
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岸的澳门主要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二战后当地政府决心斥巨资,将氹仔岛和路环岛之间填平,这就是“路氹填海工程”。工程的第一步,就是要将路环岛和氹仔岛通过公路连接,路氹公路是向中间地带运送填海材料的唯一可行方法。从2002年开始澳门必须在中央政府同意的情况下填海,且填海形成的陆地不得用于博彩设施和低密度住宅建设。据此完成8~9题。
8.据材料推测,澳门填海造陆的自然和社会经济背景不包括( )
A.填海造陆石质材料丰富
B.珠江造就的海域环境好
C.工程对海洋生态影响小
D.政府积累的资金雄厚
9.中央政府规定澳门填海形成的陆地不得用于博彩设施和低密度住宅建设的根本原因是( )
A.限制博彩业的发展
B.保护我国海域环境
C.限制别墅住宅建设
D.提高土地利用率
[2022·河南信阳高一期末]普里莫尔斯克港(下图)是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最大的专业化港口,适于15万吨级的大型轮船进入,但冬季通航条件略差。通过该港口出口的产品主要面向欧洲市场。据此完成10~12题。
10.该港口输出的产品可能是( )
A.石油和天然气 B.电子电器
C.乳肉制品 D.纺织品
11.导致该港口冬季通航条件略差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
A.海雾较浓 B.飓风频繁
C.海冰较厚 D.海流紊乱
12.该港口外侧的岛屿对港口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仓储用地 B.方便船舶停靠
C.防止海水结冰 D.减小港区风浪
二、非选择题
13.[2022·河南郑州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于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人类排放的大量污染物质进入海洋,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据俄塔斯社2020年10月19日报道,日本召开内阁会议,商讨处理福岛核电站废水的问题并决定将福岛核电站产生的废水稀释40倍后排放到大洋中。
(1)说出污染物进入海洋的主要途径。
(2)分析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放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8月,山东省北部莱州湾海域启动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下图),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虽然该项目施工难度较大,但它开创了“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清洁能源”的新局面,符合“海上粮仓+蓝色能源”的海洋空间开发战略方向。
(1)推测该项目施工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
(2)简述风力发电机底座“鱼礁化”的有利影响。
课时作业15 海洋与人类
1~2.解析:第1题,郑和下西洋时需要在港口处出发,使用到了港口,没有用到沿海滩涂,A项正确、B项错误。那时候人类到达海底、建设跨海大桥的技术尚不成熟,C、D项错误。第2题,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有多种,如把沿海滩涂开辟为盐田、发展水产养殖等,海湾处建造跨海大桥,浅海地区填海造陆,A、B、C正确,不符合题意,填海造陆在浅海,工程量小,难度小,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择D。
答案:1.A 2.D
3~5.解析:第3题,海洋养殖设置有自动投喂系统,食物保障高,与海洋捕捞相比,产量提高潜力大,C正确。并非纯野生,产品品质比海洋捕捞差,大规模养殖在提高产量的基础上价格要低,A、B错误。投食高效环保饲料可降低污染,实现绿色养殖,海洋捕捞过程中环境污染也小,但不是主要优点,D错误。第4题,由材料可知,我国能为挪威建造深海养殖平台,说明我国设备制造能力较强,A错误。我国的人口众多,渔业产品的市场广阔,B错误。由材料可知,我国的深海利用率不到1%说明我国深海养殖空间广阔,C错误。由材料可知,一个深海养殖平台造价5亿元人民币,因此养殖设备过于昂贵是制约我国深海养殖的障碍,D正确。第5题,由于远离陆地,受人类活动影响小,人类维护设备、人工投食等比较麻烦设计时要考虑到提高自动运作水平,设计成为全自动、智能化的养殖设备,同时具备抵御海洋恶劣天气的能力,B正确。深海养殖平台建造成本高,建设的成本无法降低,A错误。提高自动运作水平,设计成为全自动、智能化的养殖设备,可以提高抵御海洋恶劣天气的能力,C错误。该平台属于半潜式,无须考虑海底地形,D错误。
答案:3.C 4.D 5.B
6~7.解析:第6题,海上人工岛一般在小岛和暗礁基础上建造,是填海造陆的一种,属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一种方式,故D正确,A、B、C错。第7题,“跨度15公里,增加海岸线720公里,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据此可知,杰贝勒阿里人工岛会挤占海洋生物栖息地,影响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物种类不会增多,A、D错误。杰贝勒阿里人工岛的改造,改变了自然海流运动的方向,B正确。杰贝勒阿里人工岛使人工沙滩范围扩大,C错误。
答案:6.D 7.B
8~9.解析:第8题,澳门为了克服人多地少、山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等限制性因素,利用山地多、石料丰富的优势填海造陆,A不符合题意。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珠江的泥沙大量淤积可为澳门带来较多的浅滩,为填海造陆带来有利自然条件,B不符合题意。澳门经济发达,资金雄厚,可为填海造陆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持,D不符合题意。填海造陆工程对海洋生态影响大,且这是填海造陆带来的影响,不是背景,C错误,符合题意。第9题,填海造陆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澳门人多地少的矛盾,博彩设施和低密度住宅对土地的利用率较低,不利于缓解土地资源压力,因此,中央政府禁止澳门将填海形成的陆地用于博彩设施和低密度住宅建设,D项正确。该规定只是限制该区域的博彩业和别墅住宅建设发展,不是为了限制澳门博彩业发展和别墅住宅建设,与保护我国海域环境关系不大,A、B、C项错误。
答案:8.C 9.D
10~12.解析:第10题,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欧洲油气资源相对缺乏,俄罗斯电子电器、乳肉制品、纺织品相对欧洲没有优势,不会大量出口,A项正确,B、C、D项错误。第11题,根据经纬网可知,该港口地处内海,海雾、海流较少,A、D项错误;颶风影响区主要在中低纬度,而该港口地处高纬度,B项错误;纬度较高的波罗的海海水盐度低,冬季极易结冰,导致通航条件差,C项正确。第12题,港区外围的岛屿成为天然的防波堤,可以有效减小港区风浪,D项正确;岛屿面积较小,不便于仓储,A项错误;外侧岛屿风浪大,不利于船舶停靠,B项错误;并不能防止海水结冰,C项错误。
答案:10.A 11.C 12.D
13.解析:第(1)题,海洋污染主要包括废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油污染、核污染等。污染物进入海洋的途径主要包括大气沉降、垃圾倾倒、陆地污水流入、海上作业及运输的船只。第(2)题,从自然环境方面来看:排放核废水会污染海水,破坏海洋生物生存环境,导致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影响生物多样性;浮游生物死亡,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降低,加剧温室效应。从人文环境来看:人类食用被污染的海洋生物会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影响当地的海洋渔业发展,影响太平洋沿岸国家的经济发展。
答案:(1)陆地污水、废弃物随径流入海;垃圾直接倾倒;风力携带污染物沉降;海洋船舶、海洋工程建设排放的污染物质。
(2)大面积海域受到污染,海水水质下降;不利于海洋生物生长,威胁生物多样性;浮游生物死亡,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降低,加速温室效应;污染物质在海洋生物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影响海洋渔业发展,不利于太平洋沿岸国家经济发展。
14.解析:第(1)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海底工程建设难度主要从海水性质、风浪、海底地形地质条件和技术水平等方面来回答。由于海水盐度高,对建设材料的腐蚀能力强,所以一定要选择耐腐蚀性的材料;由于海上风浪大,施工过程中受到台风带来的风暴潮等的影响,加大了施工难度;由于海底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多乱流,加大了施工难度;由于在海底的生产活动属于新模式的探索,攻克技术难关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第(2)题,由材料信息“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可知,风力发电机底座“鱼礁化”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庇护、产卵的场所,提高海洋经济生物资源的产量;海上风电和水下牧场的融合,发电和牧场养殖可以集约用海,共用海洋空间,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提高双重收益,实现共赢;由材料信息“虽然该项目施工难度较大,但它开创了‘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清洁能源’的新局面”可知,风力发电机底座“鱼礁化”可能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因风力发电机建设过程中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答案:(1)海水盐度高,腐蚀能力强,对材料的耐腐蚀性要求高;受风暴潮等影响,且海底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新模式的探索,技术攻关成本高。
(2)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修复风力发电机建设对海洋生态的破坏;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提高渔业产量;海上风电和水下牧场共用海洋空间,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复习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水循环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