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共3页。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2.通过学习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1.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教学难点: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挂图等。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冰块吸热后熔化成水,再继续吸热就变成水蒸气,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物质吸热后能不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呢?学生们在思考、讨论
进入新课
[想想做做]
[师]现在往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盛热水的烧杯里,观察到什么?
[生甲]固态碘不见了,试管内看到有紫色的气.
[生乙]这说明固态碘受热变成气态.
[师]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观察
[生甲]紫色的气不见了,试管壁上有黑色固态.
[生乙]这说明气态碘遇冷变成了固态.
自定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2.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阅读课本,勾画重点内容
自学反馈:
[生丙]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生丁]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回答的也很好.
1.升华和凝华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师]生活中有升华和凝华的例子吗?
[生甲]冬天,室外湿衣服中的水会结成冰,但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因为冰升华为水蒸气.
[生乙]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小冰粒.
[生丙]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一种升华现象.
[生丁]寒冷的冬天,早晨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凝华成固态冰,形成冰花.
[生戊]冬天,树枝上出现“雾凇”,这些都是凝华现象.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我们鼓掌进行鼓励.我们知道熔化和汽化需要吸热,凝固和液化要放热,那么升华和凝华呢?
[生甲]升华需要吸热,因为做实验时我们加热了.
[生乙]凝华是放热,因为放入凉水中了.
[师]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板书)
合作探究:
探究:露、霜、雾、雨、云、雹和雪的成因
提出问题:自然界中雾、露、云、霜、雪、雹是常见的自然现象,那么它们是怎么形成的?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思考,讨论.
教师答疑:如果要解决,就要弄清几个问题(雾、露现象学生能解释)
第一:空气中总是含有水蒸气的,这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蒸发而来的,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很微小的颗粒,能被空气中上升气流顶起,形成浮云,所以云是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合而成的.
第二:云中的小水珠和小冰晶越来越大,达到一定程度时,上升气流无法支持,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冰晶熔化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第三: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小冰晶,出现在地面上.当露点低于0 ℃时,则水蒸气直接凝华在地面物体上形成霜.雾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离地面稍远的空气中的尘埃上形成的.如果雨在落下时骤然遇到0 ℃以下的冷空气,雨便凝固成冰块,冰块若遇地面向上的风暴把冰块向上吹入热空气层中,这层空气中的水蒸气便凝结在冰块四周,下落时又遇有0 ℃以下的冷空气上升时,冰块外面又结一层冰,如此反复上下,到冰块很大时,形成雹落下,这就是可怕的冰雹.在高空中的水蒸气便直接凝成小冰晶,这就是美丽的雪花了.
[师]阅读“科学 技术 社会”,结合我们所学的“物态变化”知识谈谈你对节约用水的看法和感想。
板书设计:
升华和凝华
1 升华——物体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2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3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实验导入,新课推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升华和凝华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学习新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提问,新课引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