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扬州慢》(教学课件)同步教学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426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扬州慢》(教学课件)同步教学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426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扬州慢》(教学课件)同步教学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426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扬州慢》(教学课件)同步教学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4268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扬州慢》(教学课件)同步教学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4268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扬州慢》(教学课件)同步教学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4268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扬州慢》(教学课件)同步教学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4268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扬州慢》(教学课件)同步教学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4268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教学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杜牧心中的扬州,姜夔心中的扬州,作者简介,略读小序提要素,情为悲情予怀怆然,旨为悲旨黍离之悲,再读词作梳文意,名句赏析,归纳总结学有所获,他人心中的扬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赠别二首 其一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遣 怀 杜 牧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题扬州禅智寺 杜 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南宋著名词人。一生漫游各地,政治上困顿、失意,最后在贫困交迫中死于杭州西湖之畔。一生好学、好客、好藏书。他多才多艺,擅长诗词,精通音律,工于书法,精于鉴赏。生前与很多文人学士有密切的往来。其词多写景咏物,记述客游,是南宋后期婉约派的代表作家。著有《白石道人诗集》等。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黍离之悲,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初读词作品韵味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理解词意,自由诵读。
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
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
渐黄昏,
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
算而今、
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这是一首慢词。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子填写的词,篇幅一般都稍长,在音乐上的变化繁多,曲调悠扬,更适宜表达曲折婉转、复杂变化的情感。朗读时语速要慢,语气要低沉舒缓。
理出“予过维扬”的层次:想—— —— —— ——
缘景明情 细品悲情你能发现词人是如何写悲的吗?哪一处的悲最能触动你?
要求:请前后四人一小组,积极探讨,展示分享。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对比显悲,着一“尽”字,荒凉全出。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以物写悲,更见悲情。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以声衬悲,化景物为情思,将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情虽含蓄,却更触痛人心啊!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虚实显悲。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在在于不在,变与不变,感慨今昔,虚实显悲。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虚实显悲,在无理一问中,更见问者的一片真情,意蕴至深、悲痛已极。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首先,此句化用杜牧名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让我们想到昔日热闹场景,以此来反衬如今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箫”的风月繁华已不复存在了,以乐景衬哀情,从而倍增今日之凄清。 其次,抓重点意象“月”,转寄情思,抒发感慨。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月”诗句(意象拓展,学生自由回答)?月亮原本就“无声”,也无冷暖之别,但姜夔却借助“通感”手法,用触觉感受之“冷”与听觉感受之“无声”来展示视觉所见之“月”,移人情于物象,似乎明月也有情,为昔盛今衰之扬州而伤感、而沉默!作者借月这一意象营造凄清、感伤气氛,寄托悲怆之情。
“清角吹寒”与“冷月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谁结合自己的体会给大家谈一谈?
“清角吹寒”四字,“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的寒冷联系在一起,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吹散在这座空城里。它不仅表明号角声音在寒气中飘荡,而且还让人内心涌起一股寒流,用听觉写触觉,把所闻所感交织在一起,使“黍离之悲”更为具体。
全词两阕的写作手法都是运用一种鲜明对比,用昔日扬州城的繁荣兴盛景象对比现时扬州城的凋残破败惨状,写出了战争带给了扬州城万劫不复的灾难。词的上阕,写出了词人亲眼目睹的景象和自身心理感受。写出了扬州城在“胡马窥江去后”令人痛心不已的凋残和败坏景象。下阕运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黍离之悲”的主题。全词行文的基调都笼罩在一种悲凉凄怆的氛围中。无论是词人所见到的“荠麦青青”、“废池乔木”还是在黄昏里听到的“号角”和“空城”还是词人自身所想到的杜牧“难赋深情”和不知亡国恨的“桥边红药”,都是一种悲剧的写照。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黍离之悲”,作者即事写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我们可以思接千载,体验词人为祖国山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给予词人极高评价:“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
情景交融,移情入景,以乐景写哀情
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
善于化用前人诗境入词
忆扬州 (唐)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江城子 (宋)苏轼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花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夜看扬州市 (唐)王建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纵游淮南 (唐)张祜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教学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书斋雅趣,饮冰室,惜抱轩,项脊轩,作者简介,文体知识,多媒体朗诵,字音检测,整体感知,倾情诵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3.2 *蜀相教学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人论世话诗人,他是谁,写作背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教学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经》常识,诵读课文,卫风·氓,于嗟鸠兮,于通“吁”,说通“脱”,隰则有泮,言助词,泮通“畔”,走进课文读懂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