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43份)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信息性文本阅读一艺术审美
展开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信息性文本阅读一艺术审美,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质量评价(一)信息性文本阅读(一) 艺术审美(建议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为艺术而艺术”是相对于两汉文艺“厚人伦,美教化”的功利艺术而言的。如果说,人的主题是封建前期的文艺新内容,那么,文的自觉则是它的新形式。两者的密切结合,形成了这一历史时期各种艺术形式的准则。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显赫一时的皇帝会湮没无闻,华丽优美的辞章并不依赖什么却被人们长久传诵。可见曹丕讲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与他这种对人生“不朽”的追求相联系的。文章不朽当然也就是人的不朽,它又正是前述人的主题的具体体现。在两汉,门阀大族累世经学,家法师传,是当时的文化保存者、垄断者,当他们取得不受皇权任意支配的独立地位,即建立起封建前期的门阀统治后,这些世代承袭着富贵荣华、什么也不缺少的贵族们,认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能传之久远以至不朽的,只有由文学表达出来的他们个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品格,从而刻意作文,“为艺术而艺术”,确认诗文具有自身的价值意义,不只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等等,便也是很自然的了。自魏晋到南朝,讲求文辞的华美、文体的划分、文笔的区别、文思的过程、文作的评议、文理的探求,以及文集的汇纂,都是前所未有的。比如,人们熟知的陆机在《文赋》中对创作心理进行过专门的描述和探讨,这大概是中国美学史上的头一回。它鲜明地表示了文的自觉。锺嵘的《诗品》对诗人作了艺术品评,并提出,“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再次把吟咏情性(内容)的诗(形式)和经世致用的经术儒学从创作特征上区别开。刘勰的《文心雕龙》则不但分专题研究了像风骨、神思、隐秀、情采、时序等创作规律和审美特征,而且把诗文的源起联系到周孔六经,抬到自然之“道”的哲学高度,可以代表这一历史时期对文的自觉的美学概括。从玄言诗到山水诗,则是在创作题材上反映这种自觉。这些作品的创作者本身,从郭璞到谢灵运,虽然当时声名显赫,但实际上并不成功。他们在内容上与哲学本体论的追求一致,人的主题展现为要求与“道”——自然相统一;在形式上与绘画一致,文的自觉展现为要求用形象来谈玄论道和描绘景物。但由于自然在这里或者只是这些门阀贵族们外在游玩的对象,或者只是他们追求玄远,即所谓“神超理得”的手段,并不与他们的生活、心境、意绪发生亲密的关系,自然界实际并没能真正构成他们生活和抒发心情的一部分,自然在他们的艺术中大都只是徒供描画、错彩镂金的僵化物。所以,谢灵运的山水诗如同顾恺之的某些画一样,都只是一种概念性的描述,缺乏个性和情感。然而通过这种描述,文学形式自身却积累了、创造了格律、语汇、修辞、音韵上的种种财富,给后世提供了资料和借鉴。另外,在具体创作上也是如此。曹植当时之所以有那么高的地位,锺嵘比之为“人伦之有周孔”,重要原因之一是,从他开始,讲究诗的造词炼句。所谓起调多工(如“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精心炼字(如“惊风飘白日”“朱华冒绿池”)、对句工整(如“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音调谐协(如“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结语深远(如“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都表明他是在有意识地讲究作诗,大不同于以前了。正是这一点,使他能作为创始代表,在后世诗词与难以句摘的汉魏古诗之间画了条界线。所谓“文的自觉”,是一个美学概念,非单指文学而已。其他艺术,特别是绘画与书法,同样从魏晋起,表现着这个自觉。(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材料二:主持人:鲁迅提出魏晋文学自觉说的主要依据是“他(曹丕)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这类似铃木虎雄的说法,他认为从孔子以来就是道德论、教化论,到了曹丕的时候才不再讲道德论。按照这种说法,是否离开教化的观点就是文学了?李炳海:如果“魏晋文学自觉”和教化脱离关系了,那后来韩愈就不会主张“文以载道”了,柳宗元也不会主张“文以明道”了。其实为教化服务未必不是文学,不为教化服务也未必是文学。主持人:罗根泽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认为曹丕时代“‘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才造成文学的自觉时代”,这种用情和文的关系说明文学的自觉时代可靠吗?李炳海:有一定道理。文学是诉诸感性观照的对象,好的作品都要有情感。战国时期的宋玉把文学当作一种娱乐手段,即怡情,后人批评他“辞人之赋丽以淫”,那就是唯美主义,情感太过于外露,原来不敢写的他都写了,汉代人模仿他,魏晋模仿的人就更多了。所以在“文学自觉”的时代,模仿不自觉时代的东西,逻辑上似乎不好说。宋玉能成为一个典范,就说明“文学自觉”不是从魏晋才开始的,而是从宋玉就有的。(摘编自《“文学的自觉”是不是伪命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李泽厚认为,鲁迅所说的“为艺术而艺术”在内容上表现为人的主题,在形式上表现为文的自觉。B.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从多个角度积极探讨文学,比如首次关注并专门研究创作心理。C.在李泽厚看来,“文的自觉”也体现在其他艺术上,只是文学的自觉表现得更加突出。D.因为魏晋时期文人反对把诗赋当作道德教化的工具,所以鲁迅认为魏晋文学是自觉的。A 解析:B项,“首次关注并专门研究创作心理”错误,材料一第四段说的是“人们熟知的陆机在《文赋》中对创作心理进行过专门的描述和探讨,这大概是中国美学史上的头一回”。C项,“文学的自觉表现得更加突出”错误,由材料一可知,李泽厚并未将其他艺术与文学进行对比。D项,扩大范围,根据材料二中主持人的第一次问话可知,鲁迅提出魏晋文学自觉说的主要依据是“(曹丕)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泽厚认为,虽然谢灵运的诗歌创作缺乏个性和情感,但其为之后的文学形式提供了借鉴。B.不同于汉魏古诗,曹植讲究诗歌的造词炼句,这是他在文坛有那么高地位的原因之一。C.李炳海认为,根据文学与教化的关系来判断文学自觉与否的做法缺乏科学性。D.李炳海认为,从情与文的关系来看,文学的自觉早在战国时期就存在了。A 解析:“谢灵运的诗歌创作缺乏个性和情感”错误,由材料一第五段中的“谢灵运的山水诗……缺乏个性和情感”可知,只是谢灵运的山水诗缺乏个性和情感。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曹丕曾说:“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B.魏晋南北朝时小说分为记载神鬼怪异故事的志怪小说和记载人物琐闻逸事的志人小说。C.南朝沈约的“四声八病”说把汉语字义、音韵等汉字审美特性研究发挥到了极致。D.谢赫总结绘画“六法”,其中“骨法用笔”总结了中国造型艺术的线的功能和传统。B 解析:B项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小说的题材分类,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一的观点。A项是对材料一第二段的有益补充,进一步强调了曹丕对文章不朽的追求。C项强调对字义、音韵等汉字审美特性的研究,对应“文辞的华美”。D项强调对绘画技法的钻研,可以用来证明材料一最后一段的观点。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答案:先提出“人的主题”与“文的自觉”的结合构成魏晋各种艺术形式的准则这一论点;接着阐述曹丕和两汉时期门阀大族对“人的主题”的追求,并指出这对“文的自觉”产生了促进作用;然后分别从文艺理论、题材拓展以及具体创作等角度阐明了“文的自觉”的表现;最后再以“文的自觉”涉及其他艺术领域结束全篇。5.请简要概括李泽厚与李炳海在文学自觉的认识上的异同。答案:相同点:都认为文学自觉注重人的情感。不同点:李泽厚认为文学的自觉和人伦、教化是相对的,而李炳海则认为文学自觉和教化没有脱离关系;李泽厚认同魏晋文学自觉说,而李炳海则认为文学自觉的时代应该是早于魏晋的战国时期。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材料一:山水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风骨到唐代的富丽堂皇,从宋代的清新淡雅到明清的炉火纯青,众多艺术创作者留下了极具艺术魅力的图景和文化诗篇。山水画的描写对象主要是各种自然景观,画作蕴含的意境美是创作者生活经历与自然领悟通过传统艺术手法的有效呈现,展示了东方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点滴笔墨转化成形神饱满的形象,尺幅空间描绘着意蕴无尽的风景,给人以无限的想象,正如辞赋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言:“言有尽而意无穷。”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在艺术领域发展中都有“书画同源”的说法,魏晋南北朝形成的山水画体系就与传统诗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诗歌与绘画的融合是山水画的核心特征。任何山水画营造的意境美都离不开诗意美,文人骚客不仅擅长诗歌创作,同样热衷于用绘画表情达意。当山水画发展至唐宋较为成熟的时期,越来越多的文人画家开始在画中题诗,这不仅能赋予画作典雅的文化韵致,还能更充分地表达画者的思想感情。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中,一叶扁舟浮于冷清的江水之上,渔翁独坐小舟,表现出空旷萧条的意境之美,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审美角度看,山水画创作与诗词创作很难分开欣赏,二者有机结合营造的意境美会带给观赏者亦诗亦画的审美体验。除了诗意美,空灵美同样是山水画意境美的突出表现,这与道家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道家文化认为自然万物与人类一样具有灵性和生命。画家用笔墨描绘山水,对空白自然景物同画面主体之间的层次作优化处理,营造出饱满美妙的深远意境。一旦山水画缺乏空灵之美,将会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无力感,难成经典。空灵之美通常采用“虚实交融”的描绘手法来表现,如将云雾、天空、水汽、河流以空白形式呈现,经过创作者的巧妙设计成为艺术化留白,科学有效地营造出有空灵美的艺术观感,为山水画意境美的传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古代山水画家都是受到过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其作品的意境美还体现出一种人文之美,如儒家文化中的仁义之道,道家文化中的清静无为等,促使山水画的意境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晋画家戴逵的《吴中溪山邑居图》是江浙生活风貌的真实写照,体现出“向往山林”的隐逸情怀,而此种情怀又与儒家“山水比德”的思想相契合。范宽的《雪景寒林图》,营造出场面壮观又出奇静谧的意境,天地间的皑皑白雪相互映射出虚幻的冷光,沉醉于这种虚静恬淡的意境会自然领悟到何为“天地之道,圣人之德”。形神兼备亦为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重要特征之一。与西方不同,我国传统绘画侧重于情感与表现,而不单是对客观自然物的再现描绘。齐白石认为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如果盲目追求形态真实,忽视了神韵打造,就会使创作落入俗套。中国山水画常采用变形的描绘手法,力求达到“神似传情”的艺术效果。画者赋予作品个性和灵魂,将情感和观念融入对自然的艺术化处理中,从而实现意境美深化表达的目的。(摘编自席威《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研究》)材料二:中国绘画没有谨守透视的原则,甚至有意回避透视问题,16世纪以来,很多人对此提出疑问,20世纪房龙的观点就很有代表性。房龙在《人类的艺术》中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人和少数的孩子不理会透视法。”他对中国画的传统很不屑。中国在一千五百多年之前就有系统的艺术史著作,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说,即绘画的六条基本原则,其中以“气韵生动”为第一。一千五百多年以来,气韵生动一直是中国画的最高原则,主张精神境界的呈现比形象的描摹要重要得多。北宋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他的观点正好与房龙相反。房龙认为,中国画不讲透视,不讲形似,还停留在孩子涂鸦的程度。而苏轼认为,如果你画画只知道形似,那真是跟孩子差不多了。从如此对立的观点中可以看出,中国绘画选择的是与欧洲多么不同的道路。北宋初年的山水画大师李成画画时,注意到透视。他从一个固定的点看物象。他画一个建筑,站在一点,仰望屋檐。他画出的画逼肖外物。大科学家沈括对此提出尖锐的批评,他认为画家应该“以大观小”,不能像李成那样“以小观大”。真正的画家不应该停留在具体的视觉上,而应该用“心灵的眼”去观物,画家应画出意念中的世界,而不应局限于视觉中的具体存在。这就是“以大观小”,这里的“大”就是人心灵的统摄力。中国画画的是想象中的空间,是表现一种精神境界。这正是中国画重要的特色。(摘编自朱良志《水墨画的韵味》)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好的山水画不追求形似而追求神似,从而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受。B.题画诗为达成画者、观者的情感沟通而作,并非为增加画作的文化韵致而生。C.抛开诗词孤立地欣赏山水画,是无法体会画家寓于画中的丰富情致和韵味的。D.作者认为中西方绘画的区别在于,中国传统绘画侧重“表现”,西方侧重“再现”。D 解析:A项,“不追求形似”错误。由原文“点滴笔墨转化成形神饱满的形象,尺幅空间描绘着意蕴无尽的风景,给人以无限的想象,正如辞赋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言:‘言有尽而意无穷。’”可知,好的山水画追求的是形神兼备,并不是不追求形似。B项,“并非为增加画作的文化韵致而生”错误。由原文“当山水画发展至唐宋较为成熟的时期,越来越多的文人画家开始在画中题诗,这不仅能赋予画作典雅的文化韵致,还能更充分地表达画者的思想感情”可知,在画中题诗的重要目的是赋予画作文化韵致。C项,“无法体会”错误。由原文“任何山水画营造的意境美都离不开诗意美,文人骚客不仅擅长诗歌创作,同样热衷于用绘画表情达意”可知,山水画通过绘画也能表情达意,所以抛开诗词孤立地欣赏山水画,是能够体会到画家寓于画中的丰富情致和韵味的。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中,以渔翁独坐小舟来表现作品空旷萧条的山水画意境之美,这与道家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B.山水画中很少出现云雾天空等意象,是为了对空白景物同画面主体之间的层次作优化处理,营造出饱满美妙的深远意境。C.房龙对“不理会透视法”的中国画传统持批评态度,朱良志则认为不应停留在具体的视觉上,应该强调对精神境界的追求。D.中国山水画常采用变形的描绘手法,力求达到“神似传情”的艺术效果,赋予作品个性和灵魂,展示东方文化独特的魅力。A 解析:A项,“这与道家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错误。由原文“任何山水画营造的意境美都离不开诗意美,文人骚客不仅擅长诗歌创作,同样热衷于用绘画表情达意。当山水画发展至唐宋较为成熟的时期,越来越多的文人画家开始在画中题诗,这不仅能赋予画作典雅的文化韵致,还能更充分地表达画者的思想感情。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中,一叶扁舟浮于冷清的江水之上,渔翁独坐小舟,表现出空旷萧条的意境之美”可知,《寒江独钓》体现的是“诗意美”;由原文“除了诗意美,空灵美同样是山水画意境美的突出表现,这与道家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知,与道家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的是“空灵美”。故选A。8.下列选项,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王维在《山水论》中提出:“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B.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认为:“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扃泉石而思游。”C.《清明上河图》以虹桥为主体,形象地描绘了汴河两岸货物杂陈、百态俱备的繁复场面,使观者一览当年汴京的繁荣。D.许道宁《渔父图》远山林立,群峰如拱,烟波浩渺,渔舟数只,陈与义称道:“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D 解析:D项,“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的意思是,这幅画中含有不寻常的诗句,吟咏不断也体会不出其意境。而材料一中说到中国山水画体系与传统诗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诗歌与绘画的融合是山水画的核心特征,任何山水画营造的意境美都离不开诗意美。9.试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答案:①首段开篇明义,以对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内涵分析为基点,展开全文论证。②采用总分结构,从四个角度纵向深入探究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之美的不同体现。③论证手法多样,引证、例证、对比论证等多种方法并用,增强了论证的力度。如列举戴逵和范宽的画作,说明了儒道文化对山水画的影响。④论证语言严谨雅正。10.元代吴镇(梅花道人)的《芦花寒雁图》被誉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典范。作品整体与水有关,画面中还有芦苇丛、渔舟、渔夫、两只寒雁、石岸、远山……画作上方梅花道人自题:“点点青山照水光,飞飞寒雁背人忙。冲小浦,转横塘,芦花两岸一朝霜。”请结合材料,谈谈这幅作品的意境之美。答案:①诗配文体现了诗意美;②对水面的大量“留白”体现了空灵美;③对渔舟渔夫的刻画、对归雁的描摹体现了人文之美;④形神兼备。(答出任意三个角度且分析合理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6鉴赏艺术技巧,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0鉴赏语言艺术,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6信息性文本阅读六连续性文本,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