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10(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10(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课课件ppt,文件包含《归去来兮辞并序》pptx、归去来兮辞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思。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3.背诵全文。
李白: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杜甫:焉得思如陶谢手。
白居易: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陆游: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
苏轼: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陶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朱熹: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
落花无言 人淡如菊
陶潜(365-427)一名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浔阳(现江西省九江市)人,我国晋代著名诗人。他出生于没落的地主家庭,少年时曾怀有“大志济于苍生”的志向。
29岁开始入仕,从此的13个年头,时官时隐,历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建威将军、彭泽县令之类的小官。在彭泽县令任上仅82天,就辞官回家,躬耕陇亩,从此不再出仕。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最杰出的诗人“靖节先生”“五柳先生”“田园诗人”“隐逸诗人”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
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东晋士族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 义熙四年,即归隐后第二年,他家乡遭焚,生活陷入极端贫困,但他安贫乐道;义熙末年,朝廷征他为官,元嘉三年,江州刺史檀道济劝他出山,他守节不仕。这个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显然是道家思想。
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
辞:战国后期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
特点:(1)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2)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3)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兮”(不包括在六字之内),虚词置于腰(第四五字)上,也可不计在字数之内,每句三拍。
1、给下面的字词注音奚( ) 飏( ) 熹微( ) 壶觞( ) 眄( ) 庭柯( ) 流憩( ) 遐观( ) 岫( )翳翳( ) 西畴( ) 棹( ) 窈窕( ) 皋( ) 载欣载奔( )乃瞻 ( ) 衡宇
给下面的字词注音奚( xī ) 飏( yáng ) 熹微( xī ) 壶觞(shāng)眄( miǎn ) 庭柯( kē ) 流憩( qì ) 遐观( xiá ) 岫( xiù )翳翳( yì ) 西畴( chóu ) 棹( zhà ) 窈窕( yǎ tiǎ ) 载欣载奔 (zài) 皋( gā ) 乃瞻 (zhān) 衡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我家境贫困,耕田植桑不够用来供给自己(生活)。家中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亲戚朋友经常劝我出去做个小官,我自己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求官又没有门路。恰逢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地方大吏把爱惜人才作为美德,我的叔父因为(看到)我贫困艰苦(就加以推荐),于是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在那时,战乱未停息,心里害怕到远方服役。彭泽县距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所以就请求这个位置。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yú )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有了辞官回家的想法。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是勉强做作所能够改变的;饥冻之事虽然是急迫,但违背自己本心去做官(更会)使我身心都感到痛苦。我曾经出仕,(但)都是为了谋生糊口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失意、叹息感慨,感到深深地有愧于自己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心情悲痛,希望立刻就去奔丧,于是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八十多天。因辞官而顺遂心愿,写了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间在乙巳年十一月。
1.阅读小序,思考下列问题: (1)陶渊明为何出仕为官? (2)他最后又为何辞官归隐?
1.阅读小序,思考下列问题: (1)陶渊明为何出仕为官? 家贫、瓶无储粟 (2)他最后又为何辞官归隐? ①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 ②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③程氏妹丧于武昌。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让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我悔悟过去的错误无法挽回,但在未来的岁月中还可以补救。实际上我入迷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现在回家为正确的而过去做官是错误的。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为什么你的美德一天不如一天?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 现在当官的有多么危险!”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船在水面上轻轻地飘荡着前进,和风徐徐吹拂着我的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遗憾晨光朦胧天不亮。于是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们守候在门庭。院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和菊还是原样;带着幼儿们进了屋,美酒已经满觞。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我拿过酒壶酒杯自斟自饮,看看庭院中的树木使我很开颜。倚着南窗寄托我傲然自得的情怀,知道这狭小之地反而容易使我心安。小园有门却经常关闭着,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向着远方眺望。云气悠闲自在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阳光暗淡,太阳即将落山,我手扶着孤松,徘徊流连,不忍离去。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回去吧!让我跟外界断绝交游。他们都跟我的志趣不合,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跟亲戚朋友说说知心话使我喜悦,弹琴读书可以让我快乐,消解忧愁; 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巾车,有时划着孤舟,既可以探寻那幽深曲折的沟壑,也可以走过那道路崎岖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涓涓而流,我羡慕万物各得其时,感叹自己一生将要结束。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算了吧!寄身于天地之间还能有多少时候?何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地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之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美好的时光,我独自外出,有时扶杖除草助苗长。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面对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应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以天命为乐,还犹疑彷徨什么呢?
1、叙事、议论、抒情巧妙结合,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2、语言自然朴素,洗尽铅华,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表达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视,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卒章显志,乐天安命。
归途: 舟-风-问-恨 抵家: 瞻-欣、奔-迎-候 径-松、菊-幼-酒 室中: 引-眄-倚-审 园中: 园-门-策-观 云-鸟-景-松 交游: 巾车-孤舟-寻壑-经丘 木-泉-善-感
隐士文化:是古代正直文人因失意仕途或不满浊世等,而采取的避世的一种人生态度,他是古代知识分子“独善其身”的高洁人格体现。
厌恶官场,蔑视权贵
保洁守志,固守穷节
淡泊明志,闲适自在
娱情诗酒、躬耕田园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孟子)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精神上的一个归宿,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1.在《归去来兮辞》的开头,陶渊明开宗明义“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直接表达自己的对田园生活向往的心志。2.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开门见山直接表达心志后,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词是:“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表达自己过去的错误选择虽不可挽回、但未来还可补救意思的句子是:“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4.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表现自己辞官,摆脱束缚,归田途中内心的喜悦与轻松,能够感受到陶渊明“无官一身轻”的轻松。
1.在《归去来兮辞》的开头,陶渊明开宗明义“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直接表达自己的对田园生活向往的心志。2.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开门见山直接表达心志后,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词是:“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表达自己过去的错误选择虽不可挽回、但未来还可补救意思的句子是:“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4.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表现自己辞官,摆脱束缚,归田途中内心的喜悦与轻松,能够感受到陶渊明“无官一身轻”的轻松。
5.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现自己归途中急切心情的句子是:“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6.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知道未来还可补救,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实迷途其未远”;而他为过去后悔并想补救,是因为他“觉今是而昨非”。6、《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在劝自己断绝与外界的交往后,进一步告诫自己“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7.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僮仆欢迎,稚子候门”,表现了作者归家时,家人对自己的热情迎接。
8.《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描写陶渊明刚回到家中所看到的庭院中的景象,借以暗中表达归田之志。9.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颜”,描写自己回归田园后在室内酌酒自饮、闲观庭树的自由闲适的生活。10.《归去来兮辞》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11.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借助对“云”的描写表现自然恬淡心境的句子是“云无心以出岫”;借助“鸟”表现对回归田园坚定决心的句子是“鸟倦飞而知还”。
12.《归去来兮辞》中的“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是陶渊明对自己回归田园后趁着春天出游情景的想象。13.《归去来兮辞》中的“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描写了陶渊明在春天出游时所看到的自然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生长的景象。14.《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驾车出游。表现出游方式的句子是: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表现游历经过的句子是: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表现游中所见的句子是: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表现游中所感的句子是: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1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16.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表示“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这是他因怀疑自己辞官归隐的决定而心神不定时,再次对自己的劝告,也直接了交代诗人归隐缘由。17.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由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联想到作者自身的句子是,“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18.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句子“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描写了作者在大自然中用“啸”和“诗”来抒发感怀的情景。
19.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几句描写了诗人的理想人生:天好则出游,农忙则耕种,登高则长啸,临水则赋诗。20.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的结尾,自抒心志说“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表现了他乐天安命,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思想。21.《归去来兮辞》中“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两句写作者在庭园中的散步,情景交融,作者似已悠然与自然融为一体,悠然地享受涉足庭园的乐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授课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意思就是回去吧,写作背景,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全文主旨,文言知识检测,学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10(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内容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意思就是回去吧,写作背景,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全文主旨,文言知识检测,学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