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一年级上册课文 13 江南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一年级上册课文 13 江南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 江南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生字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教学重点】1.会认“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生字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教学准备】 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会认“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2个生字和笔画竖钩。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题识字1.情境导入。(1)播放江南风景的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进入江南水乡的情境。教师过渡:看完刚才的视频后,你们觉得这个地方美吗?你想到这里去游玩吗?今天,者师就带你们到那里去游玩一番吧!板书课题(板书:3 江南),学生借助拼音齐读课题两遍。(2)教师介绍“江南”地理位置及特点:“江”指长江。“江南”指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江南风景秀丽,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2.揭题识字。(1)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课题“江南”,教师提醒:“江”是后鼻音,“南”是前鼻音。(2)学生举手给“江”“南”分别组词:江水、长江 南边、南方。(3)学习偏旁“氵”。①引导学生发现“江”的偏旁“氵”并猜猜三点水跟什么有关。②借助图片讲解:“氵”一般与水有关。含有“氵”的字有河、海、洋。③学生开火车给“江”组词:黑龙江、松花江、珠江、鸭绿江、钱塘江、乌江。 3.引导学生发现课文题目下面三个字“汉乐府”,简要介绍:“汉乐府”两千多年前人们专门收集整理的诗歌。这些诗是可以唱的。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1.提出自读要求,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2.教师范读,提出听读要求:听老师读古诗,检查自己是否读对了字音,把老师朗读停顿的地方画上节奏。学生反馈,教师点拨。3.学生根据朗读节奏自由读古诗。4.检查字词。(1)认读生字。①指名学生拼读本课的会认字,教师正音,提醒学生“莲”是前鼻音,“东”是后鼻音。②去掉拼音齐读。(2)认读词语。①学生先自由拼读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师正音。②去掉拼音齐读。(3)交流识字方法。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补充。①可:丁字肚里一张口。(猜字谜)②可:出示“小草多可爱 请你别伤害”的标语,引导学生找一找“可”字。(联系实际)③东、西、北:在路牌、对联中引导学生找一找“东”“西”“北”。(联系实际)5.识字游戏——莲花开了。创设情境,玩识字游戏,学生每读对一个字,荷花就会开放,认读过程中教师注意正音。三、整体感知,随文识字1.自由读诗,借助插图交流: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2.学生举手回答,教师相机指导随文识字。(1)预设:我看到了大大的莲叶、美丽的莲花、可爱的莲蓬。①莲:展示莲蓬、莲叶、莲花、莲子图,引导学生认读,指导这些都属于莲。②课件中“莲”的草字头变红,引导认识草字头,知道草字头与植物有关,拓展说说草字头的字还有草、花。(2)预设:我看到了鱼儿在莲叶下游来游去。鱼:展示“鱼”的字形演变及公园锦鲤图、金鱼图,引导学生看图认读“鱼”字。3.学生齐读整首古诗。四、学习笔画,书写生字1.学习新笔画:竖钩。(1)复习巩固之前学过的笔画弯钩,学生对比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2)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笔画竖钩的特点:从上往下行笔,到起钩处稍顿笔后向左上钩出,下笔处和起钩处应在一条垂直线上。(3)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可”。(1)老师带读“可”字组词,学生跟读。(2)学生观察“可”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提示学生书写要点。★横撇:“口”写在竖中线左侧,要写得小一点。★竖钩写在竖中线右侧,笔画要写直,不同于弯钩。(3)教师范写,学生先书空,后描红,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4)学生自主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5)教师评价反馈。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东”。(1)老师带读“东”字组词,学生跟读。(2)学生观察“东”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提示学生书写要点。★第二笔撇折从竖中线起笔,到横中线转折。 ★竖钩沿着竖中线写。★最后两点要左右对称,收笔宽于第一笔横。(3)教师范写,学生先书空,后描红,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4)学生自主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5)教师评价反馈。五、巩固练习,布置作业1.生字、读音连一连。2.课下请同学们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把这堂课学习生字抄写3遍,注意写正确,写规范,写整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教学过程】一、游戏热身,导入新课创设情境,玩九宫格翻卡片游戏,读对九宫格上的词语,就可以翻开卡片看卡片后的图案,教师正音,评价。教师过渡:原来卡片背后的图案是一条可爱的小鱼啊,这条小鱼游啊游,游到了江南水乡,我们和这条小鱼一起去看看那里的美景吧!二、学习第1句诗1.齐读第1句诗,结合插图说说:采莲时节,你看到了怎样的莲叶? (1)教师视学情相机借助图片点拨“采莲”习俗:采莲是古代的生产民俗。自古江南吴、楚、越之地,水道纵横、池塘遍布,多植莲藕。夏秋之际,少女多乘小舟于湖水中,轻歌互答,采摘莲子。(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挨挨挤挤的莲叶、又大又绿的莲叶。(3)随文识字“采”:借助“采”字字源演变指导“采”的意思是摘取,选取。图文结合拓展“采”字组词:采蜜、采草莓、采茶。(4)理解“江南可采莲”:江南到处都生长着莲,真是采莲的好地方。(5)联系生活想一想:你见过“莲叶何田田”的情景吗?教师借助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莲叶何田田”的情景(板书:莲叶何田田):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6)想象满塘莲叶的美景,带着采莲人对莲的喜爱再次齐读第1句诗。三、学习第2、3句诗1. “莲叶何田田”,采莲姑娘一定很开心,还有谁也很开心呢?齐读古诗的后两句,结合插图找一找答案吧!预设:鱼。2.诗中的鱼儿都游去了哪里呢?听“小老师”读一读后两句,你来画出答案吧!(1)学生勾画答案,教师指名学生汇报:东 西 南 北(板书:鱼戏莲叶间 东 西 南 北)(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词语意思相对: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3)理解诗意:联系诗句填一填。鱼儿在荷叶间玩( )的游戏,一会儿游到( ),一会儿游到( ),一会儿游到( ),一会儿游到( )。(答案:捉迷藏 东 西 南 北)(4)实际运用:给教室找一找东、南、西、北方向。(5)角色扮演:学生扮演鱼儿,看看“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应该在莲叶的什么位置。3.创设情境,指导朗读第2、3句诗:每个同学都是一条活泼机灵的小鱼儿,教室就是一个荷塘,我们一起快乐地游来游去……每个同学朗读时表示方位的词可以读得略重些,还可 以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四种不同的方位,感受鱼儿在水中嬉戏时的欢快。四、朗读诗句,指导背诵1.感受江南的美丽,多种形式朗读。(1)茂密的莲叶挨挨挤挤,采莲人和戏水的鱼儿一样,划着小船在莲叶间穿行,互相追逐嬉戏,你想到了用哪个词语来形容这幅江南水乡图?预设:美丽。(板书:江南 美丽)(2)教师引读“江南、莲叶、鱼戏”等句首词,学生跟读后面的内容。(3)教师引读第1和第3句,学生借读其余诗句。(4)伴乐朗读:伴着音乐,带着轻松,欢乐的心情读诗。2.指导背诵。(1)学生听歌曲《江南可采莲》,跟唱。(2)课文原文填空,学生填一填,背一背。 江南江南可( )( ), 莲叶何( )( )。 鱼戏莲叶( )。 鱼戏莲叶( ), 鱼戏莲叶( ), 鱼戏莲叶( ), 鱼戏莲叶( )。五、学习笔画,书写生字1.学习新笔画:竖弯。(1)复习巩固之前学过的笔画竖弯钩,学生对比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2)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笔画竖弯的特点:起笔时稍重,从上往下写短竖,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写短横,收笔稍重。(3)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西”。(1)老师带读“西”字组词,学生跟读。(2)学生观察“西”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提示学生书写要点。★第一笔横比较短。★方框要写得宽一点儿、扁一点儿。★中间两笔分别在竖中线两侧。★最后一笔横封口。(3)教师范写,学生先书空,后描红,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4)学生自主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5)教师评价反馈。六、回顾课文,巩固练习1.回顾课文: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2.江南水乡人们采莲时身姿是多么轻盈,心情是多么欢快,你能想到和采莲有关的诗吗? 池上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3.巩固练习,检验学习成果。【板书设计】3 江南 莲叶何田田 东 江南 鱼戏莲叶间 西 美丽 南北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与改进措施: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上册3 江南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一年级上册3 江南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