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市杨浦区名校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4451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上海市杨浦区名校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4451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上海市杨浦区名校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44518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上海市杨浦区名校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已知为单位向量,=,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B. C.与方向相同 D.与方向相反
2.如图,在△ABC中,DE∥BC,∠ADE=∠EFC,AD∶BD=5∶3,CF=6,则DE的长为( )
A.6 B.8 C.10 D.12
3.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4.已知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a< A.7 B.8 C.9 D.10
5.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6.小明乘出租车去体育场,有两条路线可供选择:路线一的全程是25千米,但交通比较拥堵,路线二的全程是30千米,平均车速比走路线一时的平均车速能提高80%,因此能比走路线一少用10分钟到达.若设走路线一时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小时,根据题意,得
A. B.
C. D.
7.如图,△ABC为直角三角形,∠C=90°,BC=2cm,∠A=30°,四边形DEFG为矩形,DE=2cm, EF=6cm,且点C、B、E、F在同一条直线上,点B与点E重合.Rt△ABC以每秒1cm的速度沿矩形DEFG的边EF向右平移,当点C与点F重合时停止.设Rt△ABC与矩形DEFG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cm2,运动时间xs.能反映ycm2与xs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8.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1与(﹣1)2 B.(﹣1)2与1 C.2与 D.2与|﹣2|
9.如图,在中,、分别为、边上的点,,与相交于点,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10.由一些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搭成该几何体的小立方块有( )
A.3块 B.4块 C.6块 D.9块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5,另一边等于6,则它的周长等于_______.
12.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的长分别为2和5,P是对角线AC上任一点(点P不与点A、C重合),且PE∥BC交AB于E,PF∥CD交AD于F,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
13.已知m、n是一元二次方程x2+4x﹣1=0的两实数根,则=_____.
14.已知图中Rt△ABC,∠B=90°,AB=BC,斜边AC上的一点D,满足AD=AB,将线段AC绕点A逆时针旋转α (0°<α <360°),得到线段AC’,连接DC’,当DC’//BC时,旋转角度α 的值为_________,
15.已知点P(2,3)在一次函数y=2x-m的图象上,则m=_______.
16.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60°,边长是2,则这个正多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 .
17.如图,中,,则 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0分)如图,点A(m,m+1),B(m+1,2m-3)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1)求m,k的值;
(2)如果M为x轴上一点,N为y轴上一点, 以点A,B,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试求直线MN的函数表达式.
19.(5分)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点和两点,与轴交于点,点、是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对对称点,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写出使一次函数值大于二次函数值的的取值范围;若直线与轴的交点为点,连结、,求的面积;
20.(8分)如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BAD的角平分线AF交CD于点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BF=CD;
(2)连接BE,若BE⊥AF,∠BFA=60°,BE=,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
21.(10分)如图,AB是⊙O的直径,,连结AC,过点C作直线l∥AB,点P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直线PA与⊙O交于另一点D,连结CD,设直线PB与直线AC交于点E.
求∠BAC的度数;当点D在AB上方,且CD⊥BP时,求证:PC=AC;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
①当点A在线段PB的中垂线上或点B在线段PA的中垂线上时,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ACD的度数;
②设⊙O的半径为6,点E到直线l的距离为3,连结BD,DE,直接写出△BDE的面积.
22.(10分)计算:
(1)﹣12018+|﹣2|+2cos30°;
(2)(a+1)2+(1﹣a)(a+1);
23.(12分)如图是小强洗漱时的侧面示意图,洗漱台(矩形ABCD)靠墙摆放,高AD=80cm,宽AB=48cm,小强身高166cm,下半身FG=100cm,洗漱时下半身与地面成80°(∠FGK=80°),身体前倾成125°(∠EFG=125°),脚与洗漱台距离GC=15cm(点D,C,G,K在同一直线上).(cos80°≈0.17,sin80°≈0.98,≈1.414)
(1)此时小强头部E点与地面DK相距多少?
(2)小强希望他的头部E恰好在洗漱盆AB的中点O的正上方,他应向前或后退多少?
24.(14分)如图,在△ABC中,点D在边BC上,联结AD,∠ADB=∠CDE,DE交边AC于点E,DE交BA延长线于点F,且AD2=DE•DF.
(1)求证:△BFD∽△CAD;
(2)求证:BF•DE=AB•AD.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C
【解析】
由向量的方向直接判断即可.
【详解】
解:为单位向量,=,所以与方向相反,所以C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向量的方向,是基础题,较简单.
2、C
【解析】
∵DE∥BC,
∴∠ADE=∠B,∠AED=∠C,
又∵∠ADE=∠EFC,
∴∠B=∠EFC,△ADE∽△EFC,
∴BD∥EF,,
∴四边形BFED是平行四边形,
∴BD=EF,
∴,解得:DE=10.
故选C.
3、D
【解析】
找到从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俯视图中.
【详解】
从上往下看,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与选项D所示视图一致.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三视图的知识,俯视图是从物体的上面看得到的视图.
4、A
【解析】
∵9<11<16,
∴,
即,
∵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
∴a=3,b=4,
∴a+b=7,
故选A.
5、A
【解析】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旋转180°后能够与原图形完全重合即是中心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即可判断出答案.
详解:A、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B、此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C、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D、此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定义,关键是找出图形的对称中心与对称轴.
6、A
【解析】
若设走路线一时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小时,根据路线一的全程是25千米,但交通比较拥堵,路线二的全程是30千米,平均车速比走路线一时的平均车速能提高80%,因此能比走路线一少用10分钟到达可列出方程.
解:设走路线一时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小时,
故选A.
7、A
【解析】
∵∠C=90°,BC=2cm,∠A=30°,
∴AB=4,
由勾股定理得:AC=2,
∵四边形DEFG为矩形,∠C=90,
∴DE=GF=2,∠C=∠DEF=90°,
∴AC∥DE,
此题有三种情况:
(1)当0<x<2时,AB交DE于H,如图
∵DE∥AC,
∴,
即,
解得:EH=x,
所以y=•x•x=x2,
∵x 、y之间是二次函数,
所以所选答案C错误,答案D错误,
∵a=>0,开口向上;
(2)当2≤x≤6时,如图,
此时y=×2×2=2,
(3)当6<x≤8时,如图,设△ABC的面积是s1,△FNB的面积是s2,
BF=x﹣6,与(1)类同,同法可求FN=X﹣6,
∴y=s1﹣s2,
=×2×2﹣×(x﹣6)×(X﹣6),
=﹣x2+6x﹣16,
∵﹣<0,
∴开口向下,
所以答案A正确,答案B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图象.在运动的过程中正确区分函数图象是解题的关键.
8、A
【解析】
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对每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A、(﹣1)2=1,1与﹣1 互为相反数,正确;
B、(﹣1)2=1,故错误;
C、2与互为倒数,故错误;
D、2=|﹣2|,故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反数的定义.
9、A
【解析】
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逐项分析即可.
【详解】
A.∵,
∴,,
∴,故A正确;
B. ∵,
∴,故B不正确;
C. ∵,
∴ ,故C不正确;
D. ∵,
∴,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指的是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截得的对应线段的长度成比例.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
10、B
【解析】
分析:从俯视图中可以看出最底层小正方体的个数及形状,从主视图和左视图可以看出每一层小正方体的层数和个数,从而算出总的个数.
解答:解:从俯视图可得最底层有3个小正方体,由主视图可得有2层上面一层是1个小正方体,下面有2个小正方体,从左视图上看,后面一层是2个小正方体,前面有1个小正方体,所以此几何体共有四个正方体.
故选B.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16或1
【解析】
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5和6,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
【详解】
(1)当三角形的三边是5,5,6时,则周长是16;
(2)当三角形的三边是5,6,6时,则三角形的周长是1;
故它的周长是16或1.
故答案为:16或1.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
12、
【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因为△ABC的面积是菱形面积的一半,根据已知可求得菱形的面积则不难求得阴影部分的面积.
【详解】
设AP,EF交于O点,
∵四边形ABCD为菱形,
∴BC∥AD,AB∥CD.
∵PE∥BC,PF∥CD,
∴PE∥AF,PF∥AE.
∴四边形AEFP是平行四边形.
∴S△POF=S△AOE.
即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
∵△ABC的面积等于菱形ABCD的面积的一半,
菱形ABCD的面积=ACBD=5,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5÷2=.
13、1
【解析】
先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m•n及m+n的值,再把化为 的形式代入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m、n是一元二次方程x2+1x﹣1=0的两实数根,
∴m+n=﹣1,m•n=﹣1,
∴== =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根与系数的关系,将根与系数的关系与代数式变形相结合解题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解题方法.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为:x1+x2=﹣,x1•x2= .
14、15或255°
【解析】
如下图,设直线DC′与AB相交于点E,
∵Rt△ABC中,∠B=90°,AB=BC,DC′//BC,
∴∠AED=∠ABC=90°,∠ADE=∠ACB=∠BAC=45°,AB=AC,
∴AE=AD,
又∵AD=AB,AC′=AC,
∴AE=AB=AC=AC′,
∴∠C′=30°,
∴∠EAC′=60°,
∴∠CAC′=60°-45°=15°, 即当DC′∥BC时,旋转角=15°;
同理,当DC′′∥BC时,旋转角=180°-45°-60°=255°;
综上所述,当旋转角=15°或255°时,DC′//BC.
故答案为:15°或255°.
15、1
【解析】
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解答即可.
【详解】
解:∵一次函数y=2x-m的图象经过点P(2,3),
∴3=4-m,
解得m=1,
故答案为:1.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关键是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16、6
【解析】
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因为所给多边形的每个外角均相等,据此即可求得正多边形的边数,进而求解.
【详解】
正多边形的边数是:360°÷60°=6.
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cm,
由于正六边形可分成六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
且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与正六边形的边长相等,
所以正六边形的面积.
故答案是:.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外角和以及正多边形的计算,正六边形可分成六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转化为等边三角形的计算.
17、17
【解析】
∵Rt△ABC中,∠C=90°,∴tanA= ,
∵,∴AC=8,
∴AB= =17,
故答案为17.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m=3,k=12;(2)或
【解析】
【分析】(1)把A(m,m+1),B(m+3,m-1)代入反比例函数y=,得k=m(m+1)=(m+3)(m-1),再求解;(2)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3)过点A作AM⊥x轴于点M,过点B作BN⊥y轴于点N,两线交于点P.根据平行四边形判定和勾股定理可求出M,N的坐标.
【详解】
解:(1)∵点A(m,m+1),B(m+3,m-1)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上,
∴k=xy,
∴k=m(m+1)=(m+3)(m-1),
∴m2+m=m2+2m-3,解得m=3,
∴k=3×(3+1)=12.
(2)∵m=3,
∴A(3,4),B(6,2).
设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k′≠0),
则
解得
∴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为y=-x+6.
(3)M(3,0),N(0,2)或M(-3,0),N(0,-2).
解答过程如下:过点A作AM⊥x轴于点M,过点B作BN⊥y轴于点N,两线交于点P.
∵由(1)知:A(3,4),B(6,2),
∴AP=PM=2,BP=PN=3,
∴四边形ANMB是平行四边形,此时M(3,0),N(0,2).当M′(-3,0),N′(0,-2)时,根据勾股定理能求出AM′=BN′,AB=M′N′,即四边形AM′N′B是平行四边形.故M(3,0),N(0,2)或M(-3,0),N(0,-2).
【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综合. 解题关键点:熟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9、(1);(2)或;(3)1.
【解析】
(1)直接将已知点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即可;
(2)利用函数图象结合交点坐标得出使一次函数值大于二次函数值的x的取值范围;
(3)分别得出EO,AB的长,进而得出面积.
【详解】
(1)∵二次函数与轴的交点为和
∴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在抛物线上,
∴3=a(0+3)(0-1),
解得a=-1,
所以解析式为:;
(2)=−x2−2x+3,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
∵点、是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对对称点;
∴;
∴使一次函数大于二次函数的的取值范围为或;
(3)设直线BD:y=mx+n,
代入B(1,0),D(−2,3)得,
解得:,
故直线BD的解析式为:y=−x+1,
把x=0代入得,y=3,
所以E(0,1),
∴OE=1,
又∵AB=1,
∴S△ADE=×1×3−×1×1=1.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解析式,利用数形结合得出是解题关键.
20、(1)证明见解析;(2)12
【解析】
(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得出∠BAF=∠BFA,即可得出AB=BF;
(2)由题意可证△ABF为等边三角形,点E是AF的中点. 可求EF、BF的值,即可得解.
【详解】
解:(1)证明:∵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 AB=CD,∠FAD=∠AFB
又∵ AF平分∠BAD,
∴ ∠FAD=∠FAB
∴ ∠AFB=∠FAB
∴ AB=BF
∴ BF=CD
(2)解:由题意可证△ABF为等边三角形,点E是AF的中点
在Rt△BEF中,∠BFA=60°,BE=,
可求EF=2,BF=4
∴ 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12
21、(1)45°;(2)见解析;(3)①∠ACD=15°;∠ACD=105°;∠ACD=60°;∠ACD=120°;②36或.
【解析】
(1)易得△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BAC=∠CBA=45°;
(2)分当 B在PA的中垂线上,且P在右时;B在PA的中垂线上,且P在左;A在PB的中垂线上,且P在右时;A在PB的中垂线上,且P在左时四中情况求解;
(3)①先说明四边形OHEF是正方形,再利用△DOH∽△DFE求出EF的长,然后利用割补法求面积;
②根据△EPC∽△EBA可求PC=4,根据△PDC∽△PCA可求PD •PA=PC2=16,再根据S△ABP=S△ABC得到,利用勾股定理求出k2,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
【详解】
(1)解:(1)连接BC,
∵AB是直径,
∴∠ACB=90°.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AC=∠CBA=45°;
(2)解:∵,
∴∠CDB=∠CDP=45°,CB= CA,
∴CD平分∠BDP
又∵CD⊥BP,
∴BE=EP,
即CD是PB的中垂线,
∴CP=CB= CA,
(3)① (Ⅰ)如图2,当 B在PA的中垂线上,且P在右时,∠ACD=15°;
(Ⅱ)如图3,当B在PA的中垂线上,且P在左,∠ACD=105°;
(Ⅲ)如图4,A在PB的中垂线上,且P在右时∠ACD=60°;
(Ⅳ)如图5,A在PB的中垂线上,且P在左时∠ACD=120°
②(Ⅰ)如图6, ,
.
(Ⅱ)如图7, ,
,
.
,
.
,
,
,
.
设BD=9k,PD=2k,
,
,
,
.
【点睛】
本题是圆的综合题,熟练掌握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平行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 (1)1;(2)2a+2
【解析】
(1)根据特殊角锐角三角函数值、绝对值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2)先化简原式,然后将x的值代入原式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1)原式=﹣1+2﹣+2×=1;
(2)原式=a2+2a+1+1﹣a2=2a+2.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23、 (1) 小强的头部点E与地面DK的距离约为144.5 cm.(2) 他应向前9.5 cm.
【解析】
试题分析:(1)过点F作FN⊥DK于N,过点E作EM⊥FN于M.求出MF、FN的值即可解决问题;
(2)求出OH、PH的值即可判断;
试题解析:解:(1)过点F作FN⊥DK于N,过点E作EM⊥FN于M.
∵EF+FG=166,FG=100,∴EF=66,∵∠FGK=80°,∴FN=100sin80°≈98,∵∠EFG=125°,∴∠EFM=180°﹣125°﹣10°=45°,∴FM=66cos45°=≈46.53,∴MN=FN+FM≈144.5,∴此时小强头部E点与地面DK相距约为144.5cm.
(2)过点E作EP⊥AB于点P,延长OB交MN于H.∵AB=48,O为AB中点,∴AO=BO=24,∵EM=66sin45°≈46.53,∴PH≈46.53,∵GN=100cos80°≈17,CG=15,∴OH=24+15+17=56,OP=OH﹣PH=56﹣46.53=9.47≈9.5,∴他应向前9.5cm.
24、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 ,可得∽ ,从而得,
再根据∠BDF=∠CDA 即可证;
(2)由∽ ,可得,从而可得,再由∽,可得从而得,继而可得 ,得到.
试题解析:(1)∵,∴,
∵ ,∴∽ ,
∴,
又∵∠ADB=∠CDE ,∴∠ADB+∠ADF=∠CDE+∠ADF,
即∠BDF=∠CDA ,
∴∽;
(2)∵∽ ,∴,
∵ ,∴,
∵∽,∴,∴,
∴ , ∴.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能结合图形以及已知条件灵活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证明是关键.
2024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