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 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468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二 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4682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二 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教学设计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4682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展开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在初中就学过聚落的概念,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其中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重点,而要理解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必须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功能分区的基本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先分析教材中的经典案例,并注意与当地城乡的一些实际情况相结合,将影响乡村与城镇空间结构的因素迁移应用到解释现实区域事象的分布,实现知识能力的迁移。
学习目标 | 核心素养目标 | ||
课程标准 |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
综合思维 | 能够通过案例和资料综合分析乡村与城镇空间结构影响因素。 |
核 心 目 标 | 1.结合实例,说明乡村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分布。 2.运用实例和资料,说明城镇内部主要功能区主要特点和分布。 3.结合实例,说明合理规划城乡土地利用对人地协调发展的意义。 |
区域认知 | 结合区域资料,说明城镇内部主要功能区主要特点和分布。
|
地理实践力 | 通过调查本地区的情况,分析本区域空间形态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 ||
人地协调观 | 通过学习,理解合理规划乡村与城镇的空间结构自然环境相协调的重要性,体现人地协调的观点。 |
1、城镇内部主要功能区主要特点和分布。
2、乡村与城镇空间结构影响因素
多媒体 自制教具
新课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城市,你们经常与父母一起逛街购物的场所一般分布在哪里?为什么哪样分布?在农村也有购物的场所,集市,它们又是怎样分布的呢?带着这些疑问大家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乡村与城镇的空间结构
多媒体展示:大圩古镇,请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大圩古镇商业街的空间格局是受何因素影响的?古镇的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在哪里才能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
(过渡)大圩古镇属于聚落的一种表现形式,什么是聚落呢?
教师补充:聚落是人类的居住地及生活环境的总称。包括乡村与城镇。
多媒体展示:乡村与城镇图片
设问:乡村与城镇如何区分?
教师讲解:乡村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规模较小,城镇包括城镇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规模较大,城市是城镇的主体,是一定地域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过渡)了解了乡村与城市的概念,我们再来看看乡村和城镇的土地利用和内部的功能区分布。
(板书)一、乡村的土地利用
学生阅读教材P24-P25,并思考:
- 乡村的土地利用情况?
- 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
教师小结归纳:
乡村的土地利用:乡村包括农业用地,居住地、公共服务设施等。
设问:乡村农业用地分为哪几种类型?怎么划分的?是怎样分布的?
学生回答:依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用地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
乡村的中心:居住地环绕公共服务设施分布,而农业用地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多媒体课件展示:图2.3浙江兰溪诸葛村的村落内部空间结构示意(学生阅读)
诸葛村位于浙江省兰溪市,其村落布局宛如八卦图。村落的中心为钟池,一半水塘一半陆地,两面各设一口水井,形成极具象征意义的鱼形太极图。钟池周围分布有八条巷道,多数民居沿着巷道分布。以大公堂为核心,围绕崇信堂、雍睦堂、尚礼堂等祠堂形成多个居住片区。商业则分布在对外交通便捷的上塘周边地区。
(过渡)相对于乡村而言,城镇人口更多,经济活动更繁忙,土地利用与内部空间结构比乡村复杂得多。
教师板书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学生阅读教材:P25—P26,思考以下问题:
- 城镇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 城镇内部功能区和内部空间结构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讲述:
城镇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等。
城镇功能区的形成:教师展示思维导图
(过渡)上面我们了展示城镇功能区的形成,那么城镇内部功能区有哪些特征呢?
教师讲解:
住宅区:
- 城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功能区
- 在有的城市,随着住宅区的分化还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商业区:
1.城镇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2.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3.市场最优原则(零售业)
4.交通最优原则(批发业)
5.有些城市能形成中心商务区(CBD)
工业区:
1.靠近交通便利的地方
2.位于城市外缘,离城镇中心较远
3.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成
(过渡)城镇内部功能区在空间上的组合,就构成了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教师讲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每一种功能区,都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组合,就形成了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教师指导学生学生分析图2.5,并思考香港高级居住区和普通居住区为什么会这样分布?
香港的商业中心集中在维多利亚港两岸,居住区分布在商业区的外围,工业区相对远离商业区和居住区。
图2.5 香港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示意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27活动:了解唐代长安城的内部空间结构
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城市规划的思想。唐代长安城(现西安市)的规划是我国古都规划的一个典范(图2.6),至今仍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唐代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设东市和西市两大市场。东市靠近宫殿区和贵族高官府邸,多服务于达官贵人;西市是平民市场,也是国际贸易市场。
1.读图2.6,找出唐代长安城的行政区(宫殿区)、商业区(市)和居住区(坊)的分布。
2.说明唐代长安城西市比东市繁荣的原因。
3.讨论东市和西市的布局特点,领悟唐代长安城规划的思想。
(过渡)城镇功能区组成了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其形成和变化呢?
教师板书:
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学生阅读教材P28-P29,并讨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受哪些因素影响?
教师小结归纳:
- 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是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城镇中心远近。(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图2.7某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 并思考问题:
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变化有何异同?
2.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图中OA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AB和BC呢?
(过渡)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除了经济因素之外,还会受到:政策、文化、环境等因素。
多媒体展示图2.8分析说明:政策因素对城市内部结构的形成的影响。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北京市适时调整空间结构,将市一级政府部门搬迁至近郊通州,并带动中心城区相关功能及部分人口向通州疏解,将通州建设为北京市的副中心(图2.8)。
设问:请同学们说说文化、环境因素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么?
一些国家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叫唐人街,不仅是种族的原因,还有中国文化的影响,环境因素可以说说一些工业区在城镇内的布局原则。
(过渡)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教师讲解:(中国早期的城市都市如此,可以举例本地的情况)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发展变化
(1)初期:地域范围狭小,各类功能用地混杂分布,并在中心区域自然集中。
(2)后期: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城镇中心的工业企业纷纷向外搬迁,原有的工业用地就可能被改造为商业用地或其他用地,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过渡)在我们国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追求在不断提高,对于我们集聚的聚落乡村与城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合理利用城乡空间就非常重要。
(设问)我们怎样来合理利用城乡的空间,来为老百姓创造一个宜居的空间呢?
教师板书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学生阅读教材P29,思考并讨论
教师讲解归纳
- 通过发展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和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可以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
2.通过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教师分析图2.9)并让学生思考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在空间分布上有哪些特征?
3.通过规划,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或村落等,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
教师布置活动:调查学校附近某一功能区的形成和变化
收集学校所在城镇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土地利用规划图,分组调查离学校最近的一个商业区或工业区、居住区。
1.调查该功能区的范围和形成过程。
2.讨论该功能区的形成条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
3.各组将自己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在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一等奖表格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dl/tb_c400374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一等奖表格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乡村的土地利用,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问引导,展示图片,教师讲解,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分组讨论,补充讲解,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知识解析,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