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地理必修二 2.2 城镇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 2.2 城镇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 2.2 城镇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 2.2 城镇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第二节 城镇化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第二节 城镇化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测M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2000-2005年,吉林省的,甲图表示的是,乙图表示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第二节 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分为城化镇化两部分,人口城化是指人口向各类城市的城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而人口镇化是指人口向小城镇的镇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为测定镇区人口集聚程度及其对人口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将镇区总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水平,将某一时期内某区域的镇区人口增长量占城镇总人口增长量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002005年和20102015年两个时段的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柱状分布。据此回答13题。                     1.推测M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辽宁 B.上海       C.湖南 D.安徽220002005年,吉林省的(  )A.镇区人口呈现负增长B.城镇人口总数下降C.城区人口呈现正增长 D.镇区人口总数上升3.图示时期,关于重庆与陕西城化贡献率叙述正确的是(  )A.重庆一直高于陕西                   B.陕西一直高于重庆C20002005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D20102015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答案】1.B 2.D 3.D【解析】1.两个时段,M省级行政区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普遍较低。20002005年,M省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为负值,说明该时期镇区人口减少,镇区人口向城市迁移明显,城化贡献率高;20102015年,由于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镇区人口增多,镇化贡献率提高。综上分析,上海符合该特点。故B选项正确。2.20002005年吉林省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为正值,说明镇区人口在增加,故A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人口总数应该增加,故B选项错误;该图反映的信息是吉林省镇化贡献率为正值,说明镇区人口增加,但不代表城区人口呈现正增长,故C选项错误。3.城化贡献率与镇化贡献率呈负相关,城化贡献率越高,镇化贡献率相对越低。读图可知20102015年重庆镇化贡献率低于陕西,说明重庆的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故D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20002005年重庆镇化贡献率高于陕西,即城化贡献率低于陕西,故AC选项错误。网约车是出租汽车的一种形式。据统计,一辆出租车或网约车占用城市道路资源相当于1520辆私人出行小汽车,一辆公共汽车占用城市道路面积65平方米,而运能相当的60辆小汽车占用1600平方米城市道路。结合下表回答45题。佛山市20142016年前3个季度通勤日晚高峰交通情况 201420152016拥堵指数6.436.766.95平均时速24.93 km22.95 km21.73 km4.结合题中材料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公共汽车比私人小汽车运能大,灵活性更好B.网约车占用道路资源比私人小汽车大C.近3年来佛山通勤日晚高峰交通拥堵日益严重D.近3年来佛山通勤日晚高峰交通拥堵可能与网约车有关5.为了更好地解决佛山的城市拥堵状况,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公共汽车占用道路资源少,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B.鼓励私人小汽车以拼车方式出行C.合理规划道路,建设立体交通枢纽         D.大力发展网约车,以便充分利用城市的道路资源【答案】4.A 5.D【解析】4.从材料中看到公共汽车比私人小汽车运能大,但是灵活性没有私人小汽车好,A错误;网约车占用道路资源相当于1520辆私人出行小汽车,比私人小汽车大,B 正确;表中数字显示近3年来佛山通勤日晚高峰交通拥堵日益严重,C正确;网约车占用城市道路资源相当于1520辆私人出行小汽车,近3年来佛山通勤日晚高峰交通拥堵可能与网约车有关,D正确。选择A5.公共汽车占用道路资源少,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私人小汽车以拼车方式出行,可以减少道路上的汽车数量,合理规划道路,建设立体交通枢纽,可以减少交通拥堵,ABC正确;大力发展网约车,占用更多道路资源,增加交通拥堵,D是不可行的。下图中箭头表示人口移动状况,读图,回答67题。6.甲图表示的是(  )A.逆城市化   B.城镇化   C.郊区城市化   D.再城市化7.乙图表示的是(  )A.逆城市化  B.城镇化C.郊区城市化   D.再城市化【答案】6.C 7.A【解析】6.读甲图,图中箭头方向表示中心城区、乡村或小城镇的人口向城镇郊区迁移,城镇人口增加,城镇化水平提高,是郊区城市化阶段,C对。7.读乙图,箭头表示人口由中心城区、城镇郊区向乡村或小城镇迁移,因为乡村或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是逆城市化阶段,A对。读下图,完成89题。8.上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和发达国家城镇人口,它们对应的曲线分别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①③④ D.②④③①9.从上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  )A.发达国家城镇化速度在加快B.发展中国家城镇化速度始终高于发达国家C. 2010年世界城镇人口比例不到一半D.2010年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数量是发达国家的两倍多【答案】8.C 9.D【解析】8.根据2010年的数据判断,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在75%以上,所以为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同理判断为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为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为发达国家城镇人口。9.从图中可以看出,2010年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数量约25亿,而发达国家城镇人口数量为11亿~12亿。交通拥堵指数又称交通运行指数,是综合反映道路网畅通或拥堵的概念性数值,其数值越高,表明交通拥堵状况越严重。北京市交通拥堵成本一直高居首位。据此完成1011题。10.北京市交通拥堵成本一直高居首位,与其密切相关的有(  )平均通勤距离短 网约车大量出现 机动车保有量多 实行单双号限行政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2017年青岛、广州、深圳等城市下榜,这些城市为缓解交通拥堵而采取的措施中不包括(  )A.大力推广共享单车                B.开通或多建高铁C.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D.加强城市交通疏导【答案】10.C 11.B【解析】10.交通拥堵成本是指市民因拥堵造成的经济成本。北京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车辆多,随着网约车的大量出现,加剧了交通拥堵,使交通拥堵成本一直高居首位,②③正确;实行单双号限行政策可以缓解交通拥堵,错误;北京平均通勤距离长,会加剧交通拥堵,错误。故选C项。11.降低拥堵成本的措施就是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少开私家车,多选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实施绿色出行,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城市交通疏导等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高铁出行与城区交通关系不大。故B项符合题意。下图所示为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之一。读图,完成1213题。12.图中反映的问题是(  )A.城市内涝     B.城市热岛效应  C.城市风    D.城市空气污染13.下列既可行又能减轻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A.扩大绿地面积 B.破墙透绿     C.完善排水系统  D.多建高楼【答案】12.B 13.A【解析】12.图中显示,城市中心气温高于郊区,这是由于城市人口集中,生产、生活活动集中带来的热岛效应。13.城市绿地的建设会改变城市内的热力环流,从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制作专题地图,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打开河流、城镇两个图层(下图),图层中十字星的经纬度相同。读图,完成1415题。                    14.如果将两个图层叠加,所得地图为下图中的(  )                       15.图层叠加后进行的专题研究可能是(  )A.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B.规划区域公路选线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区域洪涝灾害发生频次【答案】14.D 15.B【解析】14.读图可知,右图的比例尺是左图比例尺的二分之一,当两幅图叠加时,两幅地图的比例尺需要统一,如果右图的比例尺扩大到与左图相同时,图示中各点之间的图上距离会增大到原来图上距离的二倍。结合图示以及图中河流的形状可知BC两项错误,根据图示地理事物的图上距离可知,A项错误。故选D项。15.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图层叠加进行专题研究,河流图层和城镇图层叠加,可以为公路选线做出规划,故选B项。16.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镇化纳瑟姆曲线图。材料二 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表。时间12710全年平均气温差/℃5.26.05.46.05.5(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____________阶段,其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判断,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为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答案】(1)中期 人口向城镇迅速聚集,城镇化推进很快(2)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3)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  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   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第二节 城镇化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第二节 城镇化课后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二节 城镇化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城镇化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三产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第二节 城镇化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第二节 城镇化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