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案
展开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是本节内容学习的关键,文化景观是地域文化的综合表现。世界上不同的聚落都有其独特的景观,使之区别于其他聚落。聚落的建筑结构、街道布局和土地利用格局都是地域文化的产物,反映了居住者的需要、制度和价值观,文化概念比较轴象,教学可以用教材中的经典案例引入,联系多数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生活区域的文化景观,分析其中蕴含的地域文化特征。
学习目标 | 核心素养目标 | ||
课程标准 |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
综合思维 | 结合实例理解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 |
核 心 目 标 | 1.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 3.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上的体现。
| 区域认知 | 结合区域资料,了解不同地域文化下城乡景观有不同的差异。
|
地理实践力 | 通过调查本地区的情况,了解城乡景观与当地地域文化的联系,对区域特色文化传承和保护提出合理建议。 | ||
人地协调观 | 城乡景观是与地域文化相协调的。 |
1、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中的体现。
2、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镇景观的影响。
多媒体 自制教具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瓦尔帕莱索图片,瓦尔帕莱索位于智利首都以西.是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重要海港城市。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的房屋依山而建,每户人家都把自己的住房涂上颜色,赤橙黄绿,异彩纷呈。这种五颜六色的建筑景观与当地的地域文化有何关联?
教师板书:
(一)地域文化
学生阅读教材:P42-P43,思考以下问题:
什么事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有什么表现形式?
地域文化有何特点?
怎样感受地域文化?
阅读完教材之后,教师讲述:
地域文化概念: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经过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创造的,具有显著特色的文化。
地域文化表现形式:物质方面(建筑、服饰、饮食等)非物质方面(制
度、习俗、语言、艺术等)。(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
地域文化特点:区域性、多样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
4. 感受地域文化我们可以从景观入手,景观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多媒体展示)
(过渡)不同的自然环境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的城镇与乡村造就了景色各异的景观。
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我们可以从城乡景观的角度来探寻地域文化及其影响。
多媒体展示:上海外滩,江苏周庄,深圳拓荒牛
上海外滩:中西文化的见证
江苏周庄:水乡与江南文化融合
深圳拓荒牛:开拓进取、创新文化
(过渡)通过上面的多媒体展示,我们可以看到城乡景观与当地的地域文化有极大的关联,同学们还可以看一下书上P43的活动题。理解红河哈尼梯田所蕴含的地域文化
教师多媒体展示:红河哈尼梯田,哈尼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学生阅读教材再思考以下问题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横断山区。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秋收以后到次年春播以前的休耕时节,是这里的旅游旺季。层层水田映照着蓝天白云,宛如一幅幅油画,吸引了无数游客。
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哈尼族等民族就开辟了梯田,种植水稻。稻田的灌溉依赖山泉溪流。经长时间摸索,人们发现森林是涵养水源的宝库,必须保证山上的森林面积足够大,水源才能常年不枯,于是民间规定特定范围的森林不得砍伐。
这里处于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不稳定,季节分配也不均匀。为了缓解用水矛盾,村民修筑了沟渠,连接各家的稻田。每个村都选出一位正直公正、责任心强的人来担任分水官,负责分配每一田块的用水量。各村之间也有分水的约定。尤其在干旱的季节,分水制度更为重要。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1.找出体现红河哈尼梯田以下几个方面地域文化的描述。
生产活动
用水、 用地制度
价值观、 审美情趣
2.讨论这些地域文化是否可以在代际之间传承、不同地方传播?
(过渡)通过活动题我们可以看到红河哈尼梯田与当地的地域文化有极大的关联,作为人类聚居地城市和乡村又与地域文化有什么样的关联呢?较之城镇,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其景观所体现的人地和谐理念更为鲜明。
教师板书:(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学生自学P45,思考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有何关联?
教师多媒体展示江西婺源月亮湾:
1.乡村景观体现人地和谐(宅高田低: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人地和谐乡村景观。)
教师多媒体展示福建土楼:
2.乡村景观体现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等。
南方土楼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生活、共御外敌的要求、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学生阅读教材P46,宏村景观与地域文化。教师作简要介绍。
宏村位于皖南山区,历史上属于古徽州,因其独特的村落布局和古建筑遗存体现了徽州的地域文化,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宏村的布局与水密不可分,顺地势、水势,引溪流、汇泉水,构建了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村落水系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调节气温、生产、生活用水,而祠堂、南湖书院等建筑组合体现耕读文化。
(过渡)在世界上,目前城镇是人们聚居的主要场所,2010年在中国上海举行的世博会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镇景观一样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
教师板书:(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学生阅读教材P46—P47,并思考
城镇景观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会有何特点?
教师多媒体展示浙江乌镇、瓦尔帕莱索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对比图片。归纳如下:
佛罗伦萨 瓦尔帕莱索
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住房的颜色五彩缤纷,就与该港口城市同欧洲的贸易往来有很大关系。港口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船,修船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为各种颜色涂在自家的房子上,可以防止海风对木制房屋的侵蚀。这种习俗就一直延续到城市的建筑风貌上。
江南水乡民居在单体上以木构一、二层厅堂式的住宅为多,为适应江南的气候特点,住宅布局多穿堂、天井、院落。构造为瓦顶、空斗墙、观音兜山脊或马头墙,形成高低错落、粉墙黛瓦、庭院深邃的建筑群体风貌。
教师小结:
1.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
多媒体展示北京四合院图片(图2.39):
北京老城的四合院以北房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 体现了长幼有序的家庭文化.
教师小结:2.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教师多媒体展示故宫图片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教师小结:
3.城镇建筑城镇建筑空间格局,或整体或局部,也能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学生阅读教材P47,案例:人家尽枕河
苏州位于太湖之滨,是大运河沿岸的商贸重镇,素有“水城”之称,曾被誉为 “东方威尼斯”两千余年来,苏州基本保持着“河街相邻、水陆并行”的双棋盘格 局。城内有“三横四直”的骨干水系通向千家万户。传统民居临水而建,多为二三 层的砖木结构楼房,有些会修建阁楼 沿河房屋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外墙多为白 色,屋顶用青灰小瓦,木质柱廊漆以黑、褐色,淡雅朴素。纵横交错的水道既是交 通通道,也是商贸通道“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丁 这是唐朝诗人杜荀鹤对苏州水乡景观的生动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工业化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展,城市面貌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苏州的历史街区见不到高楼大厦和现代风格的建筑,仍然维 持着水、陆双棋盘格局,临河建筑仍保持粉墻煮瓦的传统风格(图2.40)。
人家尽枕河”的“案例”诠释了在自然环境基上受人文因素影响形成的苏州山塘文化景观,以及苏州为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举指。
教师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让学生时论“人家尽枕河”景观在当下的意义。
2运用地图说明苏州所在区域自然特征对“人家尽枕河”景观形成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明粉墙黛瓦体现的文化含义。
4.讨论苏州改造、整治、修复山塘历史街区的做法是否值得推广。
教师小结:保护地域文化,将传统的、 民族的文化特征融入现代的建筑之中,促进历史文化与现代活和谐发展,是未来我们城乡规划建设的重要课题。
教师布置活动:调查当地特色文化景观及其保护
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优质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a href="/dl/tb_c400375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优质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四层,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 必修二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 必修二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新知讲授,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图片展示,自主学习,典型案例,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