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469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二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469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二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4691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二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4691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二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4691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二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4691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二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4691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二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4691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备课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问题,废弃物,1索取,2排放,八大环境公害事件,环境问题及其表现,城乡差异,过度消耗资源,污染转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
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
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分布特点及成因。
地理实践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搜集资料,以及切身的考察,能够分析不同地区的环境问题类型及成因。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你了解这次大会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吗?为什么大会议题引发了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对环境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
人类生存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把资源转化成消费品,以满足需求。
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废弃物(简称“三废”),也要排放到环境中去。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但是,如果,砍伐超过森林恢复速度,将会造成森林面积缩减、进而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砍伐森林会对自然环境产生怎样地影响?
适度砍伐森林不会造成较大影响,因为森林具有自我恢复的能力。
对于废弃物,自然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容纳、分解和清除等作用。但是,如果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
1.图中所示的环境污染可能有哪些?2.你周围有哪些环境污染?造成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自工业革命以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特别是20世纪环境污染的“急性发作”,引发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环境公害事件,从而引起了世人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八大环境公害事件”:
人类对环境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就会得到环境对人类的相应反馈。例如,人们过度垦荒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恶化,这种状况又进一步加剧了人地矛盾,甚至使人类陷入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中(图54)。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如图所示。
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等。
环境问题的表现在城市和乡村有所不同。
城市人口高度集聚,交通和工业活动排放大量废弃物,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广大的乡村地区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据统计,美国的人均资源消耗是印度的35倍,是中国的13倍,每年消费的商品跟服务,则是中国的53倍。在很多欠发达地区还没有进入现代化的时候,美国的奢侈生活已经开始很久了。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异
为了发展经济,中国曾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垃圾“存放”国之一,此前接收了全球56%的废旧物资。随着中国正式下令不进口洋垃圾,欧美等国一下子没有了出口的渠道,只能让垃圾堆积在国内,一时间垃圾堆积成山。
印度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迅速,但很大一部分的经济贡献来自于恒河周边的污染企业。恒河现如今的污染,和这些企业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但对于现阶段的印度来说,发展经济是第一位的,如果对这些企业进行管理,将阻碍印度国内的经济发展,所以就算印度政府想治理,但是现实情况也不允许他们治理。
发展中国家多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以及快速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
快速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
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
有些,超越国界和地域界限,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还有些,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趋势,如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污染。
4.环境问题的“全球化”
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当前关乎人类自身命运和前途的一个重大课题。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1.选择图示某个案例,思考其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影响。2.图示哪些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以雨林破坏为例,思考其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图示哪些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小岛国联盟是最积极的倡议者和最坚定的支持者。小岛国联盟是由数十个小岛屿国家和沿海低地国家为了强化自身话语权而结成的联盟。他们十分关注全球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及木材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国家未来的命运与其联系起来。
1.小岛国的忧虑是什么?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2.找出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试着绘出联系框图,并说明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两极冰川融化 全球变暖 砍伐森林 燃烧化石能源 海平面上升 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淹没岛屿和沿海低地3.根据所绘框图,找出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环节,就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据此回答1-2题。
1.这种行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2.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水温异常 B.石油泄漏染了海洋C.修建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 D.过度捕捞渔业资源严重枯竭
答案解析:1.B 地球的承载能力有限,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从题中可知这种行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2.D 这种现象主要是过度捕捞造成的。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2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1表示的是( ) A.滑坡、泥石流 B.地震、海啸 C .台风、寒潮 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4.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箭头2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C.如果箭头1、箭头2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
答案解析:3.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即为各种自然资源,而滑坡、泥石流、地震、海啸、台风、寒潮都是自然灾害。故选D,ABC错。4.A当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再生速度,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都会出现环境问题。故A错; B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故B错; c当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再生速度,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都会出现环境问题,前者主要是生态破坏,后者主要是环境污染,故C对; D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如果人类活动符合自然规律,则是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故D错。3.D 4.C
5.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漫画反映出的全球环境状况是________。(2)漫画中的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3)将下列选项序号填入图乙中相应的字母后面,每选项限填一次。①提高环境质量 ②人类与环境协调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④矛盾 ⑤物质资料生产 ⑥协调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
(4)从以上材料判断以下人类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与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 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天共存”,“人地归一”
答案解析:1:自然环境承受压过大2:人口增长过快3: ④ 、 ⑥ 、 ⑤、 ③ 、 ①、 ②4: D
(2018·揭阳模拟)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字母A、B、C分别表示 ( ) A.海洋污染海水入侵全球变暖 B.海水入侵海洋污染全球变暖 C.全球变暖海水入侵海洋污染 D.海水入侵全球变暖海洋污染2.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 B.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小 C.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 D.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
3.近年来,经过有效治理,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减轻了淡水变咸 B.容纳、净化污染物能力下降 C.减轻海洋污染 D.延缓海岸侵蚀后退
答案解析:第1题,超采地下水、引用水过量,会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在内陆地区会引起地面下沉,在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入侵;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进而引起海平面上升;超标排放污水等,超出海水的自净能力,会引起海洋污染。D第2题,由示意图可以确定,海岸带侵蚀后退是由于入海径流、泥沙减少,海浪侵蚀加剧及近岸泥沙减少造成的。B第3题,根据示意图可知,入海径流量增加会减轻淡水变咸,减轻海洋污染,延缓海岸线的后退,同时使容纳、净化污染物的能力提高。B
图甲为“北极地区景观图”,图乙为“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甲中的景观反映了图乙中的环境问题是( )A.② B.③ C.④ D.⑤5.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能有效减缓 ( )A.②③ B.①④ C.④⑤ D.②⑤
答案解析:第4题,图甲中的景观是北极熊站在将要融化的浮冰上,反映了全球变暖,冰川融化。B第5题,图乙中①~⑤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二氧化碳增多、酸雨、全球变暖、荒漠化和臭氧层空洞。A
(2015·重庆文综)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目。
6.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图中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 ) A.台风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锋面雨 7.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①水土流失 ②雾霾严重 ③珊瑚退化 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解析:6.该国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大气垂直运动旺盛,因此多对流雨。C7.马尔代夫位于热带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植被覆盖率高,不易发生水土流失;该国大气对流运动旺盛,且旅游业昰支柱产业,环境污染少,基本无雾霾;该国主要有众多珊瑚岛礁组成,随看旅游业发展,珊瑚退化成为该国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使该国面临威胁。D
(2015·上海地理)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最适宜发生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
8.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 ①南方近岸海域 ②城市近岸海域 ③北方近岸海域 ④乡村近岸海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9.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 A.9月到11月 B.12月到2月 C.3月到5月 D.6月到8月
10.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 ②加剧污染程度 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 ④减轻污染程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第8题,赤潮易发生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我国南方纬度低,热量条件好,适宜赤潮生物的生长;城市近岸海域向海洋排放大量废水为赤潮生物提供了生长必须的营养;我国北方及乡村近岸海域温度及营养供应上不利于赤潮生物生长。A第9题,夏季海水温度高,陆上河流处于汛期,入海径流量大,带来大量营养盐类,适宜赤潮生物的繁殖。D第10题,洋流可扩大污染物的污染范围;寒流能降低表层海水的温度,减缓赤潮生物的生长速度,进而降低赤潮危害。D
11.(2015.全国文综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5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 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 (2) 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6分)
11.答案解析:(1)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日趋严重。(2)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②2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③3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④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⑤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2.(2017·全国Ⅱ卷)(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4分)(2)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6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公开课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材料,课程标准,核心素养,自主学习,自我检测,精讲精评,环境问题,读图思考,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问题的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获奖ppt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呈现,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主要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渡渡鸟的灭绝,大气污染,水污染,水污染的污染物,土壤污染,海洋污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示范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课标要求,学习目标,新课导入,环境问题的表现,随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