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水循环课后测评
展开[2022·四川成都高一期末]2021年3月22日是第29个“世界水日”,并且是第34个“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今年的主题是“Valuing Water”即“珍惜水、爱护水”,水利部确定我国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水资源丰富的季节( )
A.春夏季 B.夏秋季
C.秋冬季 D.冬春季
2.下列关于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属于开源措施的是( )
A.合理开采地下水
B.提高工业用水利用率
C.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D.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3.水循环对全球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有机物和无机盐输向海洋
B.增加全球的水资源总量
C.加剧不同纬度间的热量收支不平衡
D.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2022·辽宁高一开学考试]璧南河发源于重庆市璧山区大路街道,贯穿璧山区全境,为长江左岸支流之一。图1为璧南河景观图,图2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璧南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
A.河流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陆地内循环 D.海上内循环
5.璧南河对应水循环示意图中的环节为( )
A.② B.③ C.⑤ D.⑥
6.与其他城市建设扩张较快的城区相比,璧山“儒雅璧山,田园都市”的发展理念,最可能使( )
A.③增加 B.⑤减少
C.⑥增加 D.⑦减少
[2022·秦皇岛市高一期末]2021年10月2日至7日,山西省出现自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秋汛,多地遭遇时间久、范围广、强度大的降雨天气。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山西省内37条河流发生洪水,产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多个县市出现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以及导致众多人员伤亡。据此完成7~8题。
7.洪涝灾害( )
A.在我国影响范围大、频率高,但影响小
B.分为洪灾和涝灾,发生在夏季
C.属于“天灾”,无法预测
D.可引发多种次生灾害
8.防避洪涝灾害的措施有( )
①利用气象卫星监测 ②增采地下水 ③修筑堤坝,整治河道 ④加强人工干预,减少海水蒸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2·山东济宁高一期末]2021年7月17日,河南省多地暴发持续性强降水天气。24日,新乡卫辉市工业路牧野大桥段出现决口(如图)。决口导致河水漫灌至城区,多方救援力量在决口两边进行封堵工作。26日上午,决口成功合拢。据此完成9~10题。
9.河道决口及合拢过程中,受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降水
C.下渗 D.地表径流
10.此次水灾造成严重的城市内涝问题,其原因主要有( )
①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 ②过度开采地下水 ③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 ④屋顶绿化面积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22·江苏连云港高一期末]下图为植被对河流流量的影响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植被对河流流量影响的主要表现为( )
A.洪峰流量显著变大
B.洪水季节月平均流量增加
C.洪峰出现时间推迟
D.枯水季节月平均流量减少
12.植被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是( )
A.加快水循环速度
B.减少雨水下渗
C.增加水汽输送
D.减少地表径流
二、非选择题
13.[2022·江苏泰州中学高一开学考试]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水循环发生的范围,参与水量最大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
(2)图中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________(填字母),“一江春水向东流”在示意图中表示为________(填字母),该环节被称为________(填环节名称),是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
(3)目前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4)图中区域的城市发展较快,近年来内涝严重。试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城市内涝发生的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22·山西晋中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山西省位于太行山和吕梁山之间的汾河谷地,境内众多县城临汾河而建。历史上由于过度开发,植被破坏严重。乌马河是黄河在山西境内的主要二级支流。2021年国庆期间,山西省出现极端强降水天气,乌马河下游段决堤,引发洪涝灾害。下图为乌马河位置图。
(1)说出乌马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并分析植被破坏对水循环的影响。
(2)结合材料分析山西此次洪涝灾害的成因。
(3)请为乌马河流域减轻洪涝灾害提出有效措施。
课时作业12 水循环
1~3.解析:第1题,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率很大。尤其是东部季风区,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此时水资源相对丰富。第2题,合理开采地下水属于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开源措施,A正确;提高工业用水利用率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以及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属于水资源持续利用的节流措施,B、C、D错误。第3题,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主要有: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水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陆地径流向海洋源源不断地输送泥沙、有机物和盐类,A正确;水体不断运动、转化,使水资源不断更新,但不会增加全球的水资源总量,B错误;对地表太阳辐射吸收、转化、传输,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对于气候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C错误;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D错误。
答案:1.B 2.A 3.A
4~6.解析:第4题,根据材料信息“璧南河发源于重庆市璧山区大路街道,贯穿璧山区全境,为长江左岸支流之一”可知,璧南河为外流河,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B正确,A、C、D错误。第5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②为降水,③为地表径流,⑤为下渗,⑥为地下径流。璧南河为地表径流,B正确,A、C、D错误。第6题,③为地表径流,⑤为下渗,⑥为地下径流,⑦为蒸发和蒸腾,“儒雅璧山,田园都市”的发展理念使得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增多、地下径流增多、蒸发和蒸腾增多,C正确,A、B、D错误。
答案:4.B 5.B 6.C
7~8.解析:第7题,洪涝灾害在我国影响范围大、频率高,影响大,危害大,A错误。山西省出现自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秋汛,说明洪涝灾害不是主要发生在夏季,B错误。洪涝灾害可以通过科学技术预测,C错误。洪涝灾害可引发多种次生灾害,如泥石流、滑坡等,D正确。第8题,防避洪涝灾害的措施可以有:利用气象卫星监测,及时预报,①正确。增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等问题不利于缓解洪涝灾害,②错误。修筑堤坝,整治河道,可以及时排水,利于缓解洪涝灾害,③正确。人类难以减少海水蒸发,④错误。
答案:7.D 8.A
9~10.解析:第9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河流地表径流在短时间内大量汇集,水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垮河道,致使河道决口;决口合拢过程中使地表径流外泄减少,地表径流回归原有河道,所以河道决口、决口合拢中出现变化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地表径流,与蒸发、降水、下渗关系不大。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第10题,由材料“2021年7月17日,河南省多地暴发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可知,这次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是引发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①正确;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而不是城市内涝,②错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会使地面硬化面积增加,地表水下渗困难,若排水设施欠缺,容易引发城市内涝,③正确;若屋顶绿化面积大的话,会吸收一部分雨水,减小城市内涝发生的可能性,④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
答案:9.D 10.C
11~12.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有植被的流域,对河流流量具有调节作用:左图中洪峰流量减小,洪峰出现的时间滞后;右图中丰水季节月平均流量减小,枯水季节月平均流量增加;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第1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植被能够截留降水,涵养水源,具有蒸腾作用,所以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增加蒸腾,A、B、C错误,D正确。
答案:11.C 12.D
13.解析:第(1)题,根据水循环的发生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其中参与循环水量最大的水循环类型为海上内循环。第(2)题,根据水循环过程判断可知,图中A表示海水蒸发,B表示海洋降水,C表示水汽输送,G表示陆地降水,H表示蒸发和蒸腾作用,D表示下渗,E表示地表径流,F表示地下径流。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C水汽输送;“一江春水向东流”在示意图中表示为E地表径流环节,也是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第(3)题,目前人类可以通过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通过跨流域调水调整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第(4)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包括城市地面硬化,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城市范围内植被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沼泽、湖泊等水体面积减少,调蓄径流的能力减弱;城市排水设施不完善,排水能力差。
答案:(1)海上内循环 (2)C E 地表径流
(3)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4)城市范围内植被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城市地面硬化后,雨水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大
14.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乌马河是黄河在山西境内的主要二级支流”,可知乌马河属于黄河的支流,因此属于三类水循环类型中的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循环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下渗形成的地下径流、地表径流)。植被破坏后: 涵养水源能力减弱,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大,洪涝灾害加剧,同时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减少。第(2)题,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与“来水多、去水少、储水条件差”有关,结合材料“出现极端强降水天气,乌马河下游段决堤,引发洪涝灾害”,可知山西此次洪涝灾害成因:山西是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加上这次出现极端强降水天气,降水突增;河谷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河道淤塞,不利于排涝。第(3)题,上游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减轻河流含沙量;中游修建水库和分洪区,减轻下游洪灾;下游疏通河道,修建堤坝,完善排涝设施。
答案:(1)海陆间循环。涵养水源能力减弱,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大,洪涝灾害加剧;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减少。
(2)出现极端强降水天气,降水量大;位于河谷,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大,河道淤塞,不利于排涝。
(3)修建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和分洪区;完善排涝设施。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一节 水循环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一节 水循环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