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真题演练卷 (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471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真题演练卷 (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471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真题演练卷 (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4719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一课一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真题演练卷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2021·浙江高考真题) 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完成下面小题。1.造成图中地形崎岖不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2.高原上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 B.土壤C.地形 D.光照(2021·广东高考真题) 岸线发育系数(简称SDI)是反映湖泊几何形态的指标,其值越大表示湖岸线越曲折。我国某内陆咸水湖,拥有丰富的湖岸线资源,部分湖岸区域沙漠化现象较为明显。下图示意该湖1973—2017年水位和SDI值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导致1973—2004年SDI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水下地貌体出露②湖岸土地沙化加剧③湖盆区构造沉降④人类活动强度减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10—2017年SDI值的变化指示了该湖( )A.湖岸线长度变短 B.沿岸区域土地沙漠化加剧C.湖泊的面积稳定 D.沿岸区域生境多样性增加(2020·全国高考真题) 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 )A.幼树 B.中龄结实树C.老树 D.各树龄组混生6.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 )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 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 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7.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 )A.降水稳定 B.水土流失量稳定C.土壤肥力稳定 D.岳桦结实线稳定(2019·全国高考真题) 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9.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洪水暴涨 B.退耕还湿C.地面沉降 D.冻土融化10.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林地 B.湿地C.草地 D.寒漠(2018·海南高考真题)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1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2018·全国高考真题)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贝加尔湖形成于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15.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16.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2021·河北高考真题) 湿润地区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在植被带及其排列顺序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但受局地因子支配,山地植被带也会存在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情况。如图示意我国东部热带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谱是( )A.I-II-III B.I-II-IV C.II-IV-V D.IV-V-VI18.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的形成主要由于( )①风速大 ②坡度大 ③土层薄 ④蒸发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1·山东高考真题) 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 )A.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 B.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C.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 D.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20.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东南季风 B.局地环流 C.山地坡度 D.土壤肥力(2021·湖南高考真题) 野火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火。近年来,世界各地野火频发,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蒙古东部地区(见下图)野火发生频率高且区域差异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该地区主要野火类型是( )A.落叶林火 B.针叶林火 C.草原火 D.荒漠草原火22.从可燃物及管理角度,推测下列区域野火发生须率最高的是( )A.东方省 B.中央省 C.南戈壁省 D.色楞格省23.该地区野火发生最活跃的年份以3~4年为周期。其最为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气温变化 B.降水变化 C.植被生物量 D.游牧活动(2020·海南高考真题) 下图示意从赤道到极地的典型植被景观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一年中景观外貌四季变化鲜明的植被类型是( )A.甲 B.乙 C.丙 D.丁25.下列山地中有丁植被类型分布的是( )A.巫山 B.五指山 C.富士山 D.大分水岭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26.(2021·河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1)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2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态平衡。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1)据图1分析该区自然植被空间分异的原因。(2)说明该区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3)提出该区植被合理配置的原则与途径。27.(2019·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28.(2017·全国1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29.(2017·上海高考真题)芬兰素有“千湖之湖”的美称,地理环境南北各具特色。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2分)芬兰位于欧洲北部,约三分之一的国土在北极圈以内。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部以丘陵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为主。芬兰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6%,乳畜产品世界闻名。 (1)判断芬兰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所体现的地带性规律,并说明判断依据。(2)分析芬兰亚寒带针叶林广泛分布的自然地理原因。(3)根据 B 地区地理环境特征,推测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适合发展的产业部门。(4)A地区是芬兰人口密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的地区,概述其主要的有利条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练习,共5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三级阶梯过渡地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复习练习题,共7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测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