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运动的规律性 课件6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4472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2 运动的规律性 课件6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4472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2 运动的规律性 课件6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44724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2 运动的规律性 课件6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44724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2 运动的规律性 课件6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44724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2 运动的规律性 课件6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44724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2 运动的规律性 课件6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44724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2 运动的规律性 课件6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44724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运动的规律性背景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运动的规律性背景图课件ppt,共52页。
2.2 运动的规律性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的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机械运动 生物运动化学运动 社会运动思维运动
注意:哲学上讲的运动是对世界上一切运动形式共同特征的概括和总结,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运动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探究问题:行星转运和铁生锈分别是什么运动?其载体分别是什么?
探究问题:人的生老病死的生命运动和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变化分别是什么运动?其载体分别是什么?
探究问题:对新冠肺炎血清的认识是什么运动?其载体是什么?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错误倾向: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刻舟求剑
错误倾向: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 仁者心动
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3.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一些化学成分呈惰性的石头,存放上百年还是没变。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物质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但,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
4.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补充)
(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2)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例如:①即将退休教师从教30年,30年内,作为教师的身份没有变化。
②路面行使的汽车,相对于车内的人而言是静止的。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在0度以上100度以下,水呈现为液态。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物质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还是有其规律的?
探究问题:这些大自然的现象是什么在起作用?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探究问题:人类社会发展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般过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人类社会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
探究问题: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人的思维运动是有规律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规律是普遍的,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遵循其固有规律。
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A.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B.新陈代谢C.价值规律 D.慧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注意1: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
判断:下列属规律的是:
A、月亮围绕地球转 B、苹果落地C、水往低处流 D、万有引力
注意2:规律不是现象的联系,而是本质的联系
A、守株待兔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注意3: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而是必然的、稳定的。
1.新陈代谢2.万有引力
3.价值规律4.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
你爱,或不爱,规律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恨,或不恨,规律就在那里,不生不灭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即它是不可违抗的。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具有普遍性。
思考:判断下面的观点分别是规律的哪一特点?
【原理】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有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笔记)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论
人不能改变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范围
面对既不能创造又不能被消灭的客观规律,是否意味着我们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呢?
✿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但现代水利设施却可以把水从低处引到高处,灌溉农田;✿人们可以克服地球引力,把神舟飞船准确地送上太空;✿认识了生物变化规律,就能自觉地培育农作物的新品种。
那么,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吗?——不,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火星的条件要相对“优越”
火星探测的科学价值十分突出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人能够能动认识世界
目的性:侧重于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自觉选择性:主动的、有选择,意识反映什么,源于实践活动的需要能动创造性:对客观存在反应的程度(现象和本质)和时间跨度(过去、当前和未来)
2.人能够能动改造世界
通过实践活动,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注意: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是通过指导人们实践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如:建筑蓝图需要通过工人劳动才能成为建筑物。
“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列宁
为什么是2020年?为什么,2020年计划“探火”的国家不约而同将火箭发射日期选在7-8月?
3.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符合客观规律的是正确的意识,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是错误意识。正确意识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原理内容:①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方法论:①必须尊重规律;②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③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4.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思考:中国探测火星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侧重于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违背客观规律
侧重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反对主观主义
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两结合)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两反对)
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哲学原理: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原理〖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错误的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方法论〗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辩证唯物论的相关原理(6)
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6.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1.2020年1月2日,杭州市余杭区长乐林场虎山林区,一株株新苗沐浴在雨露中。当天,浙江的林业干部职工在各地开展大规模义务植树活动,拉开了“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的序幕。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坚持科学绿化,规划引领、因地制宜,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这是基于( )①人们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②发挥意识的能动性能够改造客观规律③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④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句话说明了(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运动的规律性备课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运动的规律性,物质与运动,但它真的静止了吗,“静默键”下的阿克苏,运动是有规律的,特别提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运动的规律性背景图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运动的规律性,第二框,整个世界,探究结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运动的规律性评课ppt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规律是客观的,仁者心动,规律的概念及解读,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