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习题
展开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
一、选择题
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完成1~2题。
1.东京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
A.文化底蕴深厚 B.商业繁荣发达 C.人口高度集聚 D.水陆交通便利
2.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
A.行政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 C.文化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
下图是宁夏沿黄城市带规划示意图,完成3-5题。
3.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交通 B.地形 C.水源 D.能源
4.图中各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石嘴山市的服务范围较贺兰市小
B.中卫市提供的服务种类较中宁市多
C.银川市与永宁市的服务范围不可能重叠
D.青铜峡市和吴忠市的服务功能相同
5.提升沿黄城市带的辐射带动能力,应优先发展( )
A.高新技术产业 B.交通等基础设施C.旅游休闲业 D.重化工业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重要举措。下图为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依据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 ②地理位置 ③矿产资源 ④人口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7.国家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 )
A.优化产业结构 B.辐射带动区域发展
C.缓解人口就业压力 D.降低人口老龄化水平
8.相较于深圳,西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B.发展历史 C.地理位置 D.交通运输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下面两图分别表示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湘中都市圈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相比,湘中都市圈( )
A.城市功能更全 B.辐射范围更广 C.城镇化问题较少 D.交通更发达
10.发展都市圈需要注意的问题不包括( )
A.城市之间职能的分工和合作 B.城市内部建立完备的工业体系
C.区域规划留有绿地、空地 D.区域交通网建设和环境保护
下图为武汉城市圈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示城市圈中,规模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
A.武汉 B.咸宁 C.孝感 D.黄石
12.下列有关该城市圈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武汉市的辐射范围可以扩展到武汉城市圈的其他城市 ②规模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相距较远 ③咸宁市比武汉市的辐射范围小,规模等级低 ④各级城市间相互独立,互不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网络城市指的是两个或更多的原先彼此独立但存在潜在功能互补的城市,借助于快速高效的交通走廊和通信设施连接起来,彼此尽力合作而形成的富有创造力的城市集合体。读图,完成13~14题。
图1 网络城市模型
图2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塔式分布图(2008年)
13.图2中显示,目前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特点是( )
A.中小城镇数量多,城市化水平高 B.特大城市发展突出,小城镇发展不足
C.没有大城市,城市之间没有联系 D.大城市数量少,带动区域发展作用不明显
14.根据“网络城市”理论,下列不属于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措施的是( )
A.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增加节点城市
B.加速大城市发展,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C.加大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D.共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非选择题
15.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将中原城市群由河南的9座地级市扩充为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安徽5省30座地级市,标志着中原城市群正式跻身七大国家级城市群。根据规划,将重点打造郑州大都市区,构建“一核四轴四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读中原城市群局部示意图,回答问题。
(1)郑州成为中原城市群核心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2)中原城市群东部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3)目前中原城市群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只是初步形成。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中原城市群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应注意处理好哪些问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古代,从武汉沿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故有“九省通衡”之称。历来,武汉是长江中游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商业贸易中心,加之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故为华中重镇。
现在,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旅游中心。武汉作为中部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长江水运连通东西,京广铁路纵穿南北,北至北京,南抵广州,西去重庆,东达上海。东西水运干线和南北铁路干线使武汉的辐射范围扩展到全国各地。
(1)根据材料回答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有哪些。(提示:从地形、气候、河流、交通、政治等因素分析)
(2)武汉市作为区域服务中心地,其主要服务内容有哪些?
(3)从古到今,武汉市的辐射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a href="/dl/tb_c400381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达标测试</a>,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优秀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优秀复习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功能,城市的辐射功能,城市发展与腹地特征的关系,城市体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