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3节 串联和并联教案
展开《串 联 与 并 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串联和并联》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三节的内容,认识串、联电路的特点是识别电路、辨别电路连接形式和进行电路设计的基础。本节教学不能满足于仅让学生知道串、并联两种连接方式,而要把重点放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实际连接操作的过程,分析归纳出小灯泡的连接形式串联和并联及各自特点。辩认实际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根据要求画出电路图或根据电路图连接实际电路,尤其是串、并联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对于初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动手紧密结合起来。因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至关重要,是学习其他电学知识的基础,因此对学生今后学习生活中的电路和研究其他物理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情感培养来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又一次感悟到获得新知识的愉悦,进一步激发了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处在14—15岁的年龄段,身心都处在迅速成长的时期,由于他们心理的迅速发展及学习环境的改变和认知水平的差异,使他们的思想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时期,他们的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对物理的兴趣还停留在直觉兴趣和操作兴趣上,而这两种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获得新知识,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当然此过程中仍需以一次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和多媒体画面展示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主要通过实验和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某一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同时,学会正确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电学部分的第一次探究,为后两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将本节内容设计为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性课堂。通过设问、讨论、解疑,循序渐进,让学生达到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一些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一定程度地放开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简单实际电路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学习成就感。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串联、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简单连接串联、并联电路。
【2】知道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时的控制作用。
【3】通过学生自主的合作、探究,得出串联、并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
(二)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并为观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分析概括能力的初步形成打下基础。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的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兴趣,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
【2】在学生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实验,执着探究的精神。
【3】通过家乡夜景图与大城市的夜景图对比,使学生树立起远大理想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欲望。
五、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并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难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区别。
六、教学策略
从准备性练习开始,层层递进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尝试操作、尝试阅读,积极争论思考,尝试练习,独立探索,逐步认识串、并联电路,发现两种电路的不同之处,运用对比的方法初步建立串、并联电路知识框架。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尝试活动中逐步分散了连接并联电路实验的难点,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了动手实验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合作和讨论中交流得出结果。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1)展示直观的图片。因为本节内容较为抽象,可让学生通过图片加深对串、并联电路理解。(2)任务型教学。设计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体会和获取知识。
七、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1.5V干电池若干,2.5V的小灯泡若干,开关若干,导线若干。
八、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先演示:在电路板组装好一电路,闭合开关时,两个灯泡全都亮,断开开关时两个灯泡全都熄灭。
[提问]:这两灯是如何连接的呢?这样的连接是否符合实际需求呢?如果不符合,怎么改进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探究这个问题。
2、学生动手连接串联、并联电路
同学们在你们桌面上有小灯炮,开关,导线和电源,现在老师想要使所有桌面上的其中两个小灯炮在同一电路中亮起来,但是老师一个人能力有限,你们是否愿意帮助老师呢?(学生回答:愿意),那么下面我们先小组讨论,设计出电路图,然后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在连接实物图时,请大家注意:1)绝对不允许电源短路;2)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3)实验结束时,要先断开开关。好了,我们开始罢,看看那一组最快使灯炮亮起来。
学生设计并连接电路,教师巡视。(5分钟)巡视过程中,教师巡视学生设计的电路图,然后请一些画得不同的同学画出他们的电路图。
3、串联与并联
根据学生设计出的电路,从连接方式上进行分类,从来引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定义。
串联:电路元件逐个首尾顺次相连接的电路连接方式叫串联。
并联:用电器并列连在电路的两端的电路连接方式叫并联。
4、串联与并联的特点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不一样,那么它们的电流路径是否相同呢?教师通过课件讲解,串联电路中电流没有分支,只有一条回路,而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分支,有多条电流回路,我们把电流开始分叉和会 合的那一点叫支点,从电源正极、负极到支点的那一段电路叫干路,两支点之间的那段电路叫支路(边操作边讲解)。
通过两个中考题使学生加深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理解(通过有无分支来判断)。
1、(2012衡阳)如图所示,要使灯泡L1、L2组成串联电路,应( )
A.闭合S2,断开S1 B.断开S1和S2
C.闭合S1,断开S2 D.闭合S1和S2
2、(2012宁波)下列电路图中,开关S闭合后,两个电阻并联的是( )
A B C D
再回到上课前的那个组装好的电路,要学生来判断是什么电路。使学生知道在这个电路中,我们是无法通过有无支路和连接方式来判断,因为电路我们看到只是两个可拆的灯炮和一个开关。引发思考有没有方法来判断串、并联电路。通过拆灯炮来判断。
教师结合课件讲解,之后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得出: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互相影响的,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是互不影响。两个用电器是这个特点,那么其它的串、并联电路是这个特点吗?比如多个用电器会是怎么样呢?学生回答后,再进行实验。由实验得出同样的结论。教师提问灯炮的亮度有什么变化。讲解串联时灯炮的亮度变暗,而并联时多一个灯炮后灯炮的亮度不受影响,由此也说明了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互相影响的,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是互不影响。
再由组装的电路,通过拆除灯炮,得出这个电路是并联的,教师提问:如果将这样的装到房屋里去,这样符合实际需要吗?从而把课题引入到开关对电路的影响。教师通过课件讲解开关处在干路和支路时的情况,要求学生讨论得出: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该条支路;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作用与位置没有关系。要求学生设计家庭电路中的吊灯和壁灯的电路图,提示家庭电路中电源是交流电源,提示交流电源的画法。
5、引导学生总结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 串联电路 | 并联电路 |
用电器连接 | 逐个顺次连接 | 并列连接 |
有无分支 | 无分支 | 有分支 |
用电器是否相互影响 | 用电器互相影响
| 用电器互不影响
|
开关作用 | 控制整个电路,与位置无关 |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 |
6、随堂练习
出示一些图片要学生指出它们的连接方式,最后出示一些美丽的灯光的夜景,先出示家乡的夜景,再出示上海、北京和美国的标志性建筑的夜景图,通过对比,使学生知道我们家乡与其它城市的区别,由此进行情感教育。
7、布置作业
1.回家后探究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怎么连接的?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3节 串联和并联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3节 串联和并联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资源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推进,总结电路连接和判断的技巧,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