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电流和电路教案
展开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评价标准:
1、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知道电流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3、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活动一】学生分组实验——组装简单电路
1、 实验目的:组装简单电路
实验器材:两节干电池、一盏电灯泡(含灯座)、一台小电动机、开关和若干导线。
实验步骤:
(1)动手组装电路,使小灯泡亮起来;
(2)动手组装电路,使小电动机转起来。
活动意图:学生从来没有动手进行过实验电路,进行此分组实验能让学生提前接触电路元件,他们在使电灯泡和电动机正常工作的过程中,产生了“电路要正常工作,必须要闭合开关”的前置性经验,对于后面电流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做了很好的铺垫。
2、提问:在所有的元件中,消耗电能的装置是什么?提供电能的装置是什么?开关的作用是什么?(由于真正动手连接了实物电路,学生具有丰富的感性素材去归纳)
3、演示实验:演示断路情况。
提问:有些同学之前是这样连接的,这样能使电路正常工作吗?为什么?
【活动二】探究电流产生的条件
1、提问:导线、小灯泡的灯丝、开关都是什么做的?
2、上节课学过,金属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这样的电子在平时做怎么样的运动?
3、一旦接通电路之后,自由电子将受到推动力,开始做什么运动?这就形成了电流。
【活动三】演示实验:探究电流的方向
1、十九实际的物理学家并不知道是自由电子在做定向运动,但是认为是正电荷在做定向运动,就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2、演示实验:利用发光二极管判断电流方向
(1)实验器材:干电池两节、发光二极管、导线
(2)实验步骤:①将电源正极接在发光二极管的长引脚,负极接在短引脚,观察发光情况;②将电源负极接在发光二极管的长引脚,正极接在短引脚,观察发光情况。
3、结论:闭合回路电路中,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的。
【活动四】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电流在小灯泡是如何“流动”的
1、介绍小灯泡的内部结构
2、 实验器材:一节干电池,一个小灯泡(不含底座),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按照下图连接方式连接电路,判断哪种方式能够使灯泡发光。
设计意图:小灯泡是学生接下来常用的实验元件,弄懂其中的电路原理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小灯泡的能量转化情况(电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光能)。除此之外,应用了电流的知识,可以强化学生对电流的理解,强化电流产生的条件。
【活动五】简单的作图、读图训练
利用标记“1”和“2”,强调电流的流向,画电路图。
九年级全册第2节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九年级全册第2节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策略,重点与难点,教学目标,教学用具准备,教学过程设计,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第2节 电流和电路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2节 电流和电路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电路的基本组成,元件符号与电路图,电路的状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