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统编版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从部落到国家,三商和西周,从部落到国家,商和西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用打制方法制作石器。
元谋人:云南元谋县,距今170万年前;
北京人:北京市西南郊的周口店距今约70-20年前,从事渔猎和采集
(1)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黄河中游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等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标志性文化
① 仰韶文化:位于黄河中游、以彩绘陶瓷为典型器物,粟为主要的栽培作物。
② 大汶口文化和河姆渡文化
③ 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地区,“黑壳陶”为出土代表器物。
④ 良渚文化:玉器,祭坛和神庙遗址。
“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吕氏春秋》“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槽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礼记·礼运》“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菔蟀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
思考: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上古社会的哪些特点?
(1)三皇:名称不一;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相传,炎帝和黄帝都是黄河中上游的部落首领,板泉之战后,两个部落逐渐的走向了联合,炎黄也被共同尊为了华夏始祖。
思考:为什么传说时代会出现禅让制?
生产力的落后?维持部落联盟的需要?
大禹因治水有功,接受了舜的禅让,并在公元前2700年建立了夏朝。
思考:“公天下”和“家天下”的区别?
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记》
(1)甲骨文: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大批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为商人的占卜记录。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自契至成汤八迁”——《尚书序》 “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竹书纪年》“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驩,殷道复兴”。——《史记》“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 ——《尚书·无逸》 “小民方兴,相为敌雠” ——《尚书·微子》
思考:结合材料讨论商朝的兴衰?
(2)国家体制:分封制和宗法制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秩序:族人遵奉宗主,小宗遵奉大宗
互为表里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篇》 “昭公二十八年也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 也。” 《左传》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康叔册封时)“聃季授土,陶叔授民”;(鲁公册封时),“锡之山川,土田附庸”。《左传》
思考:结合材料讨论分封制的特点?
受封对象:王室子弟、功臣、前代贵族
受封权力:授民授疆土、分封子弟
(2)国家体制:井田制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左传》“王若曰:克……锡女田于匮,锡女田于啤,锡女井家絮田于跳,以厥臣妾,锡女田于康,锡女田于圈,锡女田于博原,锡女田于寒山。” 《大克鼎》“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诗经》
思考:结合材料讨论西周井田制的特点?
土地所有权:归周天子所有,实现奴隶主土地所有制土地分配:天子将土地将土地分配给贵族,贵族再将公社农民,一夫百亩耕作方式:各家合力耕作公田,产出为天子、贵族所有,即劳役地租;私田产出才为各家所有
(3)经济:农业和手工业
农业是西周主要的生产部门,工具主要是木、骨等
青铜铸造是西周手工业主要的生产部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集体备课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礼乐制权力认同制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板块1 第1单元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文件包含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板块1第1单元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x、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板块1第1单元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docx、板块1第1单元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1讲 课题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干梳理,重难突破,考向研析,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