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优秀课后练习题
展开专训13.3.1.3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
一、单选题
1.如图,∠ABE=∠ACD,∠EBC=∠DC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①AB=AC;②AD=AE;③BD=CE;④CD=BE.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分析】
由∠ABE=∠ACD,∠EBC=∠DCB,可得出∠ABC=∠ACB,再利用等角对等边可得出AB=AC,可判断①;由∠A=∠A,AB=AC及∠ABE=∠ACD,可证出△ABE≌△ACD(ASA),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AD=AE,CD=BE,可判断②④;由AB=AC,AD=AE,可得出BD=CE可判断③即可.
【详解】
解:∵∠ABE=∠ACD,∠EBC=∠DCB,
∴∠ABE+∠EBC=∠ACD+∠DCB,
∴∠ABC=∠ACB,
∴AB=AC,结论①正确;
在△ABE和△ACD中,
,
∴△ABE≌△ACD(ASA),
∴AD=AE,CD=BE,结论②④正确;
∵AB=AC,AD=AE,
∴AB﹣AD=AC﹣AE,
∴BD=CE,结论③正确.
∴正确的结论有4个.
故选择: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锐角三角形ABC中,D点在BC上,,今欲在AD上找一点P,使得,以下是甲、乙两人的作法:
甲:作AC的中垂线交AD于P点,则P即为所求.
乙:以C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交AD于异于D点的一点P,则P即为所求.
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下列判断何者正确?( )
A.两人皆正确 B.两人皆错误
C.甲正确,乙错误 D.甲错误,乙正确
【答案】A
【分析】
两人都是正确的.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一一判断即可.
【详解】
解:两人都是正确的.
理由:甲,点P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
,
,
,
,
,,
,
乙,,
,
,
甲、乙两人的作法都是正确的,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决问题.
3.如图,在中,,,以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边,于点,;再分别以点,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作射线交于点.设,的面积分别为,,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
根据作图过程可得是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可得,设,则,,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别求出,,再计算即可.
【详解】
解:根据作图过程可知:是的平分线,
∴,
∵,,
∴
∴,
∴
∴
设,则在中,
∴,,
∴,,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作法,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面积公式等知识点,掌握角平分线的画法与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已知:如图,是的外角,,AD∥BC.求证.
以下是排乱的证明过程:①又,
②∴,
③∵AD∥BC,
④∴,,
⑤∴.
证明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③→②→①→④→⑤ B.③→④→①→②→⑤
C.①→②→④→③→⑤ D.①→④→③→②→⑤
【答案】B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再利用等量代换,得出,即可判定是等腰三角形,即可证明.
【详解】
具体步骤为:
③∵AD∥BC,
④∴,,
①又,
②∴,
⑤∴.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等量代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5.如图,在△ABC中,∠BAC=90°,AD是BC边上的高,BE是AC边的中线,CF是∠ACB的角平分线,CF交AD于点G,交BE于点H,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ABE的面积=△BCE的面积;②∠FAG=∠FCB;③AF=AG;④BH=CH.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D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判断①,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FAG=∠ACB,再判断②即可,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FG=∠AGF,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判断③即可,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判断④即可.
【详解】
解:∵BE是AC边的中线,
∴AE=CE,
∵△ABE的面积=,△BCE的面积=AB,
∴△ABE的面积=△BCE的面积,故①正确;
∵AD是BC边上的高,
∴∠ADC=90°,
∵∠BAC=90°,
∴∠DAC+∠ACB=90°,∠FAG+∠DAC=90°,
∴∠FAG=∠ACB,
∵CF是∠ACB的角平分线,
∴∠ACF=∠FCB,∠ACB=2∠FCB,
∴∠FAG=2∠FCB,故②错误;
∵在△ACF和△DGC中,∠BAC=∠ADC=90°,∠ACF=∠FCB,
∴∠AFG=180°﹣∠BAC﹣∠ACF,∠AGF=∠DGC=180°﹣∠ADC﹣∠FCB,
∴∠AFG=∠AGF,
∴AF=AG,故③正确;
根据已知不能推出∠HBC=∠HCB,即不能推出HB=HC,故④错误;
即正确的为①③,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点,能综合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
6.如图在中,和的平分线交于点,过点作交于,交于,过点作于,下列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个.
①;②;③点到各边的距离相等;
④设,,则;⑤的周长等于的和.
A.1 B.2 C.3 D.4
【答案】C
【分析】
①根据∠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可得出∠EBG=∠CBG,∠BCG=∠FCG,再由EF∥BC可知∠CBG=∠EGB,∠BCG=∠CGF,故可得出BE=EG,GF=CF,由此可得出结论;②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GBC+∠GCB=(∠ABC+∠ACB),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③根据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④连接AG,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⑤根据BE=EG,GF=CF,进行等量代换可得结论.
【详解】
解:①∵∠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
∴∠EBG=∠CBG,∠BCG=∠FCG.
∵EF∥BC,
∴∠CBG=∠EGB,∠BCG=∠CGF,
∴∠EBG=∠EGB,∠FCG=∠CGF,
∴BE=EG,GF=CF,
∴EF=EG+GF=BE+CF,故①正确;
②∵∠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
∴∠GBC+∠GCB=(∠ABC+∠ACB)=(180°-∠A),
∴∠BGC=180°-(∠GBC+∠GCB)=180°-(180°-∠A)=90°+∠A,故②错误;
③∵∠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
∴点G也在∠BAC的平分线上,
∴点G到△ABC各边的距离相等,故③正确;
④连接AG,作GM⊥AB于M,如图所示:
∵点G是△ABC的角平分线的交点,GD=m,AE+AF=n,
∴GD=GM=m,
∴S△AEF=AE•GM+AF•GD=(AE+AF)•GD=nm,故④错误.
⑤∵BE=EG,GF=CF,
∴AE+AF+EF=AE+AF+EG+FG=AE+AF+BE+CF=AB+AC,
即△AEF的周长等于AB+AC的和,故⑤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内心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7.如图,以的顶点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交边于点,连接.若,,则的大小为______度.
【答案】75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B=180°-∠BAC-∠C=30°,由作图可得:BA=BD,BA=BD,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得出∠BAD=∠ADB=(180°-∠B)÷2=75°.
【详解】
解:∵∠BAC=100°,∠C=50°,
∴∠B=180°-∠BAC-∠C=30°,
由作图可得:AB=BD,
∴∠BAD=∠ADB=(180°-∠B)÷2=75°,
故答案为:75°.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等边对等角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中,是上任意一点,于点于点F,若,则________.
【答案】1
【分析】
将的面积拆成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即可间接求出的值.
【详解】
解:连接,如下图:
于点于点,
,
,
,
故答案是:1.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利用面积法解决两边之和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将的面积拆成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来解答.
9.如图,在△ABC中,∠B=∠C,D,E分别是线段BC、AC上的一点,且AD=AE.用等式表示∠1和∠2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
【答案】∠1=2∠2.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出∠AED=∠CDE+∠C,∠ADC=∠B+∠BAD,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量代换和等式的性质即可求得.
【详解】
∵是△ABD的外角,是△DEC的外角,
∴∠AED=∠2+∠C,∠ADC=∠B+∠1,
又∵AD=AE,
∴∠AED=∠ADE,
∴,
∴,
即,
∵AB=AC,
∴∠B=∠C,
,
即∠1=2∠2,
故填:∠1=2∠2.
【点睛】
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等式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等式的性质.
三、解答题
10.如图,在中,平分于点D,交于点E,若,求的长.
【答案】4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CAD=∠BAD,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CAD=∠ADE,然后求出∠ADE=∠BAD,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AE=DE,然后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求出∠ABD=∠BDE,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DE=BE.
【详解】
解:∵AD是∠BAC的平分线,
∴∠CAD=∠BAD,
∵DE∥AC,
∴∠CAD=∠ADE,
∴∠ADE=∠BAD,
∴AE=DE,
∵BD⊥AD,
∴∠ADE+∠BDE=∠BAD+∠ABD=90°,
∴∠ABD=∠BDE,
∴DE=BE=4.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准确找出图中相等的角是解题的关键.
11.如图,在中,.线段是由线段平移得到的,点F在边上,是以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点D恰好在的延长线上.
(1)求证:;
(2)求证:.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分析】
(1)通过两角和等于,然后通过等量代换即可证明;
(2)通过平移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得到对应边相等,通过等量代换即可证明.
【详解】
证明:(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
∴.
∵,
∴,
∴.
(2)连接.
由平移的性质得.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由(1)得,
∴,
∴,∴.
【点睛】
本小题考查平移的性质、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2.如图,点C在线段上,.
(1)求证:.
(2)若,求的度数.
【答案】(1)见详解;(2)50°
【分析】
(1)由“SAS”可证△ADC≌△BCE,进而可得结论;
(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
证明:(1)∵AD∥BE,
∴∠A=∠B,
∵AC=BE, AD=BC,
∴△ADC≌△BCE(SAS)
∴CD=CE,
∴;
(2)∵△ADC≌△BCE,,
∴∠DCB=60°,∠ADC=∠ECB=20°,CD=CE,
∴∠DCE=∠DCB+∠ECB=80°,
∴∠CDE=(180°-80°)÷2=5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DC≌△BCE是本题的关键.
13.如图,在中,,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
(1)若,求、的度数;
(2)若,,求的周长.
【答案】(1);;(2)19
【分析】
(1)可得AE=BE,则∠B=∠BAE=40°,可求出∠3的度数,再求∠1即可;
(2)由AE=BE,可求出结论.
【详解】
解:∵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E,
∴BE=AE,∠ADE=∠BDE,
∵AB=BC,
∴∠C=∠BAC=∠3+∠4=72°,
∴∠B=180°-∠C-∠BAC=180°-72°-72°=36°,
∴∠3=∠B=36°,
∴∠1=90°-∠3=54°;
(2)∵BD=6,
∴AB=2BD=2×6=12,
∴BC=12,
∵AE=BE,
∴AE+CE+AC=BC+AC=12+7=19.
即△AEC的周长为19.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定理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14.如图,在中,,且.
(1)作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D,交于点E;连接;延长,交直线于点F;
(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在(1)所作的图中,求证:.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分析】
(1)作图:分别以为圆心,大于为半径作圆弧相交于两点,过两点作直线,交于点D,交于点E
(2)根据和(1)的结论,证明是等腰三角形,且,即可证明
【详解】
(1)如图:
分别以为圆心,大于为半径作圆弧相交于两点,过两点作直线,交于点D,交于点E
(2)如(1)中所作的图
,且
是的垂直平分线
,
,
是等腰三角形
又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作图,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证明是等腰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15.如图,在△ABC中,AB=AC,点E,F在边BC上,连接AE,AF,∠BAF=∠CAE,延长AF至点D,使AD=AC,连接CD.
(1)求证:△ABE≌△ACF;
(2)若∠ACF=30°,∠AEB=130°,求∠ADC的度数.
【答案】(1)见解析;(2)80°
【分析】
(1)要证明△ABE≌△ACF,由题意可得AB=AC,∠B=∠ACF,∠AEF=∠AFE,从而可以证明结论成立;
(2)根据(1)中的结论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求得∠ADC的度数.
【详解】
解:(1)证明:∵AB=AC,
∴∠B=∠ACF,
∵∠BAF=∠CAE,
∴∠BAF﹣∠EAF=∠CAE﹣∠EAF,
∴∠BAE=∠CAF,
在△ABE和△ACF中,
,
∴△ABE≌△ACF(ASA);
(2)解:∵B=∠ACF=30°,
∵∠AEB=130°,
∴∠BAE=180°﹣130°﹣30°=20°,
∵△ABE≌△ACF,
∴∠CAF=∠BAE=20°,
∵AD=AC,
∴∠ADC=∠ACD,
∴∠ADC==80°.
答:∠ADC的度数为80°.
【点睛】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
16.如图, 是的两条高线,且它们相交于F,于点H,与相交于点G,已知.
(1)求证: .
(2)若平分.求证: .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分析】
(1)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CEF=∠ADC=∠BDF=90°,求得∠ACD=∠DB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2)根据DH⊥BC,求得∠HGB+∠HBG=9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HBG=∠FBD,求得∠DFG=∠DGF.
【详解】
解:(1)证明:∵CD,BE是△ABC的两条高线,
∴∠CEF=∠ADC=∠BDF=90°,
∵∠CFE=∠BFD,
∴∠ACD=∠DBF,
∵CD=BD,
∴△ACD≌△FBD(ASA),
∴BF=AC;
(2)∵∠BDC=90°,CD=BD,
∴△B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H⊥BC,
∴∠HGB+∠HBG=90°,
∵BE平分∠ABC,
∴∠HBG=∠FBD,
∵∠DFB+∠DBF=90°,
∴∠DFG=∠BGH,
∵∠BGH=∠DGF,
∴∠DFG=∠DGF.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17.如图,和均为等腰三角形,,,点A,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
(1)如图1,若.
①求证:;
②则的度数为_______.
(2)如图2,若,为中边上的高,试猜想,,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简要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①见解析;②;(2).理由见解析.
【分析】
(1)①证明即可;②根据①得到结合已知条件,即可求解;
(2)由(1)结论,可得,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出结论.
【详解】
(1)①证明:,,,
,
,,
,
在和中,
,
,
.
②
由①
,
(2)结论:.
理由:,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由(1)可得,
,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以上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8.如图,在中,为的中点,,,动点从点出发,沿方向以3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向点运动;同时动点从点出发,沿方向以3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向点运动,运动时间是秒.
(1)在运动过程中,当______秒时,;
(2)在运动过程中,当时,求出的值;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3)不存在;答案见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求出BP,CQ,结合图形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CP的长度,根据CP=CQ,列式计算即可;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列式计算;
(3)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列式计算,判断即可.
【详解】
解:(1)由题意得BP=CQ=3t,
则CP=8﹣3t,
∵CP=CQ,
∴8﹣3t=3t,
解得,t,
则当t时,;
(2)∵D为AB的中点,AB=AC=10,
∴BD=5,
∵△BPD≌△CQP,
∴BD=CP,
∴8﹣3t=5,
解得,t=1,
则当△BPD≌△CQP时,t=1;
(3)不存在,∵△BPD≌△CPQ,
∴BD=CQ,BP=CP,
则3t=5,3t=8﹣3t
解得,t,t,
∴不存在某一时刻t,使△BPD≌△CPQ.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几何动点运动问题、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19.如图,在中,.D是内一点,.过点B作交的延长线于点E.
(1)依题意补全图形;
(2)求证:;
(3)在(1)补全的图形中,不添加其他新的线段,在图中找出与相等的线段并加以证明.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AE;见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作出平行线和交点即可;
(2)如图,根据平行,得到∠1=∠ADC=∠BAC,再根据三角形外角定理得到,,从而;
(3)通过在上截取,构造,再结合平行进一步得到,从而证明,.
【详解】
解:补全图形如图6所示.
(2)证明:如图7,延长至点F.
∵,点F在的延长线上,
∴.
∵,∴.
∵是的外角,
∴,∴.
又∵,
∴.
(3)
证明:如图8,延长至点F,在上截取,连接
由(2)得,又∵
∴,∴.
∵,∴.
∵,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构造三角形全等,以及外角的相关知识,能够画辅助线构造全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0.在中,,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交于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交于点.
(1)如图1,若,,求的度数;
(2)如图2,若,求证:;
(3)当是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所有可能的与的数量关系.
【答案】(1)50°;(2)见解析;(3)、、
【分析】
(1)知道,,,分别为,的垂直平分线,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求;
(2),分别为,的垂直平分线,可得,求出可证;
(3)分别考虑AE=AG、、AG=GE时这三种情况即可.
【详解】
(1),,
;
,分别为,的垂直平分线,
,,
,,
;
(2),
,
,分别为,的垂直平分线,
,,
在与中,
(3)当是等腰三角形时
①当AE=AG时,
∴∠AEG=∠AGE,
∵,,
∴,
∴
②当时,
∴∠EAG=∠EGA,
∵,,
∴,
∵
∴
∴.
③当AG=GE时,同理可得
综上所述:、、.
【点睛】
此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准确识图,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1.如图,在中,,点D,E分別在边AB,AC上,,连结CD,BE.
(1)若,求,的度数.
(2)写出与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2),见解析
【分析】
(1)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的大小,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出,.
(2)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用含分别表示,,即可得到两角的关系.
【详解】
(1),,
.
在中,,
,
,
,
.
.
(2),的关系:.
理由如下:设,.
在中,,
,
.
,
在中,,
.
.
.
.
【点睛】
本题主要通过求解角和两角之间的关系,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
22.如图,在四边形中,,,,是边上的两点,且.
(1)求证:≌.
(2)若,求的度数.
【答案】(1)见解析;(2)35°
【分析】
(1)利用SAS证明≌即可;
(2)先利用等角对等边证得,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
(1)证明:∵,
∴,
即,
∵,,
∴≌(SAS);
(2)∵≌,
∴,,
∴,
∴,
∴,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23.如图,已知.
(1)与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2)若,垂足为F,请说明线段;
(3)在(2)的基础上,猜想线段存在的数量关系,并直接写出结论.
【答案】(1),理由见解析;(2)理由见解析;(3).
【分析】
(1)利用等量代换求出,根据证明;
(2)延长到,使得,连接,通过证明,得出,然后通过等量代换即可说明;
(3)在利用(2)的结论的前提下,再通过等量代换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
证明:,
,
,
在和中,,
;
(2),理由如下;
延长到,使得,连接,如下图:
,
,
,
,
,
,
,
,
,
在和中,
,
,
,
,
,
.
(3)猜想线段存在的数量关系为:,
理由如下:
由(2)可知:,
,
通过等量代换得:.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同时要熟练运用等量代换的思想来转化.
24.如图①,△ABC中.AB=AC,P为底边BC上一点,PE⊥AB,PF⊥AC,CH⊥AB,垂足分别为E、F、H.易证PE+PF=CH.证明过程如下:
如图①,连接AP.
∵PE⊥AB,PF⊥AC,CH⊥AB,
∴=AB•PE,=AC•PF,=AB•CH.
又∵,
∴AB•PE+AC•PF=AB•CH.∵AB=AC,∴PE+PF=CH.
(1)如图②,P为BC延长线上的点时,其它条件不变,PE、PF、CH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2)填空:若∠A=30°,△ABC的面积为49,点P在直线BC上,且P到直线AC的距离为PF,当PF=3时,则AB边上的高CH______.点P到AB边的距离PE=________.
【答案】(1)PE=PF+CH,证明见解析;(2)7;4或10;
【分析】
(1)连接AP.先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别表示出,,,再由=+即可得出PE=PF+PH;
(2)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2CH,再由△ABC的面积为49,求出CH=7,由于CH>PF,则可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P为底边BC上一点,运用结论PE+PF=CH;②P为BC延长线上的点时,运用结论PE=PF+CH.
【详解】
解:(1)如图②,PE=PF+CH.证明如下:
∵PE⊥AB,PF⊥AC,CH⊥AB,
∴=AB•PE,=AC•PF,=AB•CH,
∵=+,
∴AB•PE=AC•PF+AB•CH,
又∵AB=AC,
∴PE=PF+CH;
(2)∵在△ACH中,∠A=30°,
∴AC=2CH.
∵=AB•CH,AB=AC,
∴×2CH•CH=49,
∴CH=7.
分两种情况:
①P为底边BC上一点,如图①.
∵PE+PF=CH,
∴PE=CH-PF=7-3=4;
②P为BC延长线上的点时,如图②.
∵PE=PF+CH,
∴PE=3+7=10.
故答案为7;4或10.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的面积,难度适中,运用面积证明可使问题简便,(2)中分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25.阅读与思考: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已知锐角,是边上一点,利用尺规作图在边上求作点,使.小明同学想到了如下的方法,并完成了部分证明.
方法:①如图2,分别以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相交于点,;②作直线,交于点,交于点;③连接.则点即为所求.
证明:如图3,连接,,,.
由作图可知,,.
∴点,均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依据1)
∴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依据2)
……
(1)上述证明过程中的“依据1”和“依据2”分别指什么?
(2)请将上述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3)尺规作图:请在图1中,用不同于小明的方法求作点.(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答案】(1)依据1: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依据2: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见解析;(3)见解析
【分析】
(1)根据作图痕迹可分别写出依据;
(2)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补充;
(3)作即可.
【详解】
解:(1)依据1: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依据2: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
∴
∴;
(3)如解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以及作图能力,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
26.在等腰△ABC中,AB=BC,点D,E在射线BA上,BD=DE,过点E作EF∥BC,交射线CA于点F.请解答下列问题:
(1)当点E在线段AB上,CD是△ACB的角平分线时,如图①,求证:AE+BC=CF;(提示:延长CD,FE交于点M.)
(2)当点E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CD是△ACB的角平分线时,如图②;当点E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CD是△ACB的外角平分线时,如图③,请直接写出线段AE,BC,CF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
【答案】(1)见解析;(2)BC=AE+CF或AE=CF+BC
【分析】
(1)延长CD,FE交于点M.利用AAS证明△MED≌△CBD,得到ME=BC,并利用角平分线加平行的模型证明CF=MF,AE=EF,从而得证;
(2)延长CD,EF交于点M.类似于(1)的方法可证明当点E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CD是△ACB的角平分线时,BC=AE+CF,当点E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CD是△ACB的外角平分线时,AE=CF+BC.
【详解】
解:(1)如图①,延长CD,FE交于点M.
∵AB=BC,EF∥BC,
∴∠A=∠BCA=∠EFA,
∴AE=EF,
∴MF∥BC,
∴∠MED=∠B,∠M=∠BCD,
又∵∠FCM=∠BCM,
∴∠M=∠FCM,
∴CF=MF,
又∵BD=DE,
∴△MED≌△CBD(AAS),
∴ME=BC,
∴CF=MF=ME+EF=BC+AE,
即AE+BC=CF;
(2)当点E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CD是△ACB的角平分线时,BC=AE+CF,
如图②,延长CD,EF交于点M.
由①同理可证△MED≌△CBD(AAS),
∴ME=BC,
由①证明过程同理可得出MF=CF,AE=EF,
∴BC=ME=EF+MF=AE+CF;
当点E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
CD是△ACB的外角平分线时,AE=CF+BC.
如图③,延长CD交EF于点M,
由上述证明过程易得△MED≌△CBD(AAS),BC=EM,CF=FM,
又∵AB=BC,
∴∠ACB=∠CAB=∠FAE,
∵EF∥BC,
∴∠F=∠FCB,
∴∠F=∠FAE,
∴EF=AE,
∴AE=FE=FM+ME=CF+BC,即:AE=CF+BC.
【点睛】
本题是考查了角平分线、平行线和等腰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综合题,关键是添加恰当的辅助线,构建角平分线加平行的模型,是一道较好的中考真题.
27.如图,已知等腰中,是的高,是的角平分线,与交于点P,当的大小变化时,的形状也随之改变.
(1)当时,求的度数;
(2)求和的关系;
(3)当的度数为___________时,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1)56°;(2);(3)或
【分析】
(1)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出等腰△ABC的底角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BE的度数,再根据高的定义得到∠BDC=90°,从而可得∠BPD;
(2)按照(1)中计算过程,即可得到∠A与∠EPC的关系,即可得到结果;
(3)分①若EP=EC,②若PC=PE,③若CP=CE,三种情况,利用∠ABC+∠BCD=90°,以及解出∠A即可.
【详解】
解:(1),,
,
,
,
平分,
,
;
(2)∵,
由(1)可得:,,
;
(3)设,,
①若,
则,
而,,
则有:,又,代入,
,
解得:;
②若,
则,
由①得:,
,
又,代入,
解得:;
③若,
则,,
由①得:,
,又,代入,
解得:,不符合,
综上:当是等腰三角形时,的度数为或.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高与角平分线的定义,有一定难度,关键是找到角之间的等量关系.
28.如图1,在△ABC中,BO⊥AC于点O,AO=BO=3,OC=1,过点A作AH∠BC于点H,交BO于点P.
(1)求线段OP的长度;
(2)连接OH,求证:∠OHP=45°;
(3)如图2,若点D为AB的中点,点M为线段BO延长线上一动点,连接MD,过点D作DN⊥DM交线段A延长线于N点,则S△BDM-S△ADN的值是否发生改变,如改变,求出该值的变化范围;若不改变,求该式子的值.
【答案】(1)1;(2)见解析;(3)不改变,
【分析】
(1)证△OAP≌△OBC(ASA),即可得出OP=OC=1;
(2)过O分别作OM⊥CB于M点,作ON⊥HA于N点,证△COM≌△PON(AAS),得出OM=ON.得出HO平分∠CHA,即可得出结论;
(3)连接OD,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D⊥AB,∠BOD=∠AOD=45°,OD=DA=BD,则∠OAD=45°,证出∠DAN=∠MOD.证△ODM≌△ADN(ASA),得S△ODM=S△ADN,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1)∵BO⊥AC,AH⊥BC,
∴∠AOP=∠BOC=∠AHC=90°,
∴∠OAP+∠C=∠OBC+∠C=90°,
∴∠OAP=∠OBC,
在△OAP和△OBC中,
,
∴△OAP≌△OBC(ASA),
∴OP=OC=1;
(2)过O分别作OM⊥CB于M点,作ON⊥HA于N点,如图1所示:
在四边形OMHN中,∠MON=360°﹣3×90°=90°,
∴∠COM=∠PON=90°﹣∠MOP.
在△COM与△PON中,
,
∴△COM≌△PON(AAS),
∴OM=ON.
∵OM⊥CB,ON⊥HA,
∴HO平分∠CHA,
∴∠OHP=∠AHC=45°;
(3)S△BDM﹣S△ADN的值不发生改变,等于.理由如下:
连接OD,如图2所示:
∵∠AOB=90°,OA=OB,D为AB的中点,
∴OD⊥AB,∠BOD=∠AOD=45°,OD=DA=BD
∴∠OAD=45°,∠MOD=90°+45°=135°,
∴∠DAN=135°=∠DOM.
∵MD⊥ND,
即∠MDN=90°,
∴∠MDO=∠NDA=90°﹣∠MDA.
在△ODM和△ADN中,
,
∴△ODM≌△ADN(ASA),
∴S△ODM=S△ADN,
∴S△BDM﹣S△ADN=S△BDM﹣S△ODM=S△BOD=S△AOB=×AO•BO=××3×3=.
【点睛】
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目,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29.若两条线段将一个三角形分割成三个等腰三角形,则这两条线段称为三分线.
(1)如图①,△ABC中,AB=AC,∠A=36°,请在图中画出两条三分线,并标出每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画出一种分割即可).
(2)如图②,△ABC中,∠C=90°,∠A=60°,请在图中画出两条三分线,并标出每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画出一种分割即可).
(3)如图③,△ABC中,∠BAC为钝角,AE,DE为三分线,BD=BE,DA=DE,CA=CE.
①求∠B和∠C的关系式.
②求∠BAC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3)① 3∠B+2∠C=180°;②90°<∠BAC<120°.
【分析】
(1)根据三分线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画出图形,使得,,是等腰三角形,并标出每个角的度数即可;
(2)根据三分线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画出图形,使得,,是等腰三角形,并标出每个角的度数即可;
(3)①设∠B=α,∠C=β,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用α表示出∠BED、∠DEA,用β表示出∠CEA,根据平角的定义列出式子,整理得到答案;②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0<α<60,根据①中结论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
(1)如图①;
(2)如图②;
(3)①设∠B=α,∠C=β,
∵BD=BE,
∴∠BED=∠BDE(180﹣α)=90α,
∵DA=DE,
∴∠DEA=∠DAE,
∴∠DEA∠BDE=45α,
∵CA=CE,
∴∠CEA=∠CAE(180﹣β)=90β,
∴90α+45α+90β=180,
整理得,3α+2β=180,即3∠B+2∠C=180;
②∠BAC=∠DAE+∠CAE
=45α+90β
=135(α+2β)
=135(3α+2β)α
=90α,
∵3α+2β=180,
∴0<α<60,
∴90<∠BAC<120.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是解题的关键.
30.如图所示,是的高,点H为的垂直平分线与的交点,.
(1)如图1,求证:;
(2)如图2,若,求证:;
(3)在(2)的条件下,若,,求的长.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1
【分析】
(1)连接,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即可推出,即.再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推出,即得出.
(2)因为在中,,结合,即得出,即可推出.在上截取,连接,易证,即得,AB=AG,.由(1)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证明,即.最后即得
(3)在上截取,连接,易证,即得,即.再根据(2)和(1)可得出.再由,得:,即,得出结论,即,最后根据AC和CF的长即可求出DF的长.
【详解】
解:(1)连接,
∵H为的垂直平分线与的交点
∴,,
∵,
∴,
∴,
∵,
∴,
∴.
(2)∵,
∴,
在中,,
∴
∴,即平分,
在上截取,连接,
在和中,,
∴,
∴,AB=AG,,
∵
∴,
∴,
∴,
∴.
(3)在上截取,连接,
在和中,,
∴,
∴,
∴,
由(2)可知,
又∵,.
∴.
又∵
∴
∴
∴,
∴
∴.
【点睛】
本题为三角形综合题.考查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优秀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优秀习题,文件包含专训1231角平分线的性质+判定-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考点专训解析版人教版docx、专训1231角平分线的性质+判定-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考点专训解析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优秀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优秀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专训1224用HL判定全等+综合应用-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考点专训解析版人教版docx、专训1224用HL判定全等+综合应用-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考点专训原卷版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精品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精品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专训1223用ASAAAS判定全等+综合应用-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考点专训解析版人教版docx、专训1223用ASAAAS判定全等+综合应用-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考点专训原卷版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