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不懂就要问》教案+课件PPT 课件 1 次下载
- 习作:《猜猜他是谁》课件PPT+教案 课件 1 次下载
-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课件PPT+教案 课件 0 次下载
-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课件PPT+教案 课件 0 次下载
- 6.《秋天的雨》课件PPT+教案 课件 3 次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精品课件ppt
展开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课题名 |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
教学目标 |
2.能读出诗句的节奏和语调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4.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5.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逐步产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
教学重点 | 能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借助插图,展开想象,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
教学难点 | 能通过诗歌传递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预习古诗,在文中圈出生字,制作生字卡片。 |
|
|
教学过程 | 一、图片导入 浅谈秋季 1.教师导入,出示秋景图,看到图片大家知道是什么季节吗?大家讨论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课件) 2.学生交流。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忙碌的季节、秋高气爽的季节等。
二、初读感知 学习字词 (1)初读感知。
(一)学习生字词。
jìng xié zèngliú cán yóu 石 径 斜 赠 刘 景 文 菊 残 犹 有 ào jūn chéng jú tiǎo 傲 霜 君 须 记 橙 黄 橘 绿 挑 促 织 注:“挑”读三声。
①书写示范:“盖”最后一横要写长,托起整个字。 “菊”“米”的左边有一部分写在“勹”的外面。 “残”起笔横的长度不要超过竖中线。 “挑”有两个读音。 ②识字方法:学生回忆识字方法,形近字对比法识记;熟字加偏旁法;顺口溜识记法等。 ③偏旁归类
挑(tiāo)(挑水) (挑三拣四) 挑(tiǎo)(挑逗)(挑战)
三、学习古诗 掌握方法 (一)学习《山行》
2.走进古诗和作者。 过渡语: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绝句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杜牧,字牧之。他的诗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课件) 3.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停顿,并在诗中用“/”标出来。 (2)学生交流:朗读时应该在哪些地方停顿? (3)课件出示正确停顿。(课件) (4)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4.了解诗意,感悟画面。 (1)自读要求。(课件) (2)学生自由读诗,想象画面,与同桌交流。 (3)老师引导学生解诗题。(山行:在山中走) (4)品读第一、二句诗。(课件) ①教师引导学习:我们跟随诗人来到岳麓山,首先看到了什么?(板书:寒山、石径) 预设:首先看到了山,山上有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山腰间飘浮着白云,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板书:寒山、石径 白云、人家)(课件) ②教师引导探究:诗人为什么称这山是“寒山”?这“斜”是说石头小路怎样?伸向哪儿? 预设:因为结合注释知道是深秋时节,天气比较寒冷,所以诗人说是“寒山”。这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向远处伸展,与“上”字呼应,看来这座山是非常高而缓的。 ③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吗? 预设:深秋时节,诗人来到山前,只见山上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的向远处延伸。在山林深处、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虽然在深山之中,但有人家居住,并不冷清。 ④指导学生朗读,想象美景,读出深秋时节山景的生机盎然。 ⑤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5)品读第三、四句诗。 ①教师引导学习:作者又带我们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自由读第三、四句诗,看看图,想象一下画面。 ②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说具体,说清楚。 预设:诗人来到山前,看到枫林停下车子不走了。枫林中的枫叶红了,比二月里盛开的鲜花还要红。 (板书:晚秋枫林 叶红于花) ③教师质疑:诗人为什么停下车子不走了?你能用诗句中的内容来回答吗? 预设:停车坐爱枫林晚。 ④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坐”“枫林晚”。(“坐”是因为的意思。“枫林晚”指深秋的枫林景色。)(课件) ⑤看图说说这枫叶红得怎么样?说说“红于”的意思。(比……还要红)(课件) 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四句诗描绘的画面。 预设:诗人停下车子,是因为喜爱着火红的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 ⑦指导学生朗读第三、四句诗,读出诗人对枫叶、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⑧教师小结:在诗人杜牧眼中秋天的山中真是色彩鲜明,生机盎然,太美了。(板书:色彩鲜明 生机盎然) 5.回读整首诗,并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6.总结方法。 (1)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2)学习汇报,教师相机小结。 (3)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诵古诗。 注:在教师的引领下,经历学习古诗的过程。让学生反复诵读,做到字正腔圆,音韵流畅。引导学生读诗想象画面,在自主探究中感悟诗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
板书 | |
课题名 |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背诵《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2.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
教学过程 | (二)学习《赠刘景文》 1.教师过渡:一天,苏轼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老先生与他很谈得来。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兴之所至,写了一首诗赠给刘景文,题目就叫《赠刘景文》。齐读课题。(板书:赠刘景文)(课件) 2.介绍诗人。(课件) 3.朗读指导。 ①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指名读,正音。 ③结合学生的朗读,指导读好停顿。(课件) 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课件) 5.检测古诗朗读情况。 ①指名读诗,教师相机强调生字读音。“残”是平舌音,“犹”读二声,“橙”是翘舌音,“橘”读二声。 ②指名小组合作来读,读出节奏。 ③听老师范读,再读古诗,指名朗读、分句读、齐读等。 注:多种朗读方式,指名读,齐读,力争让学生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律,在读诗的同时相机学习部分生字,降低识字难度。 6.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感悟第一、二句。 教师引导思考: ①这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结合图片、注释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 预设:这是秋天,从荷尽、菊残看出来的。(课件) ②你体会到了菊花怎样的精神?(课件) ③指名读,读出对菊花不畏严寒的赞美之情。 ④学生看图说一说第一、二句描绘的画面。板书:(荷尽无叶 菊残傲霜) (2)感悟第三、四句。 ①出示第三、四句。学生想象画面,说一说仿佛看到了什么。(课件) 预设:在这个深秋时节,金黄的橙子和青绿色的橘子已经挂在树上了。(课件) (板书:橙子金黄 橘子青绿) ②教师引导思考:苏轼看到的是不是只有这几种景物?还有什么也成熟了?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还有哪些美丽的颜色。 预设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回答。还可能有苹果、石榴、庄稼等。 预设2:有红彤彤的苹果,红色的石榴,金黄的玉米,紫色的葡萄等。 ③“君”指的是谁?“须记”指的是什么? 预设:“君”指的是刘景文。“须记”指的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候。 ④指导朗读。 7.教师引导学习:诗题是《赠刘景文》,读到这里,你觉得苏轼是想送给好友刘景文什么呢? 预设:诗人想勉励好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8.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完整地说说整首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9.齐读全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师小结:是啊!这首诗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真是色彩明丽、富有生机。这么美的景色,给人以昂扬之感,也给了好友刘景文以勉励。 板书:(色彩明丽 富有生机)
(二)学习《夜书所见》 1.教师导过渡:秋天是美丽的,在诗人眼中秋天也是悲凉的,总是能引起人们的无限秋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首古诗——《夜书所见》。 (板书:夜书所见)(课件)
3.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书:写。 所见:看到的。) 4.出示要求,自由读古诗。(课件) 5.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6.指名读诗,教师强调生字读音。强调多音字“挑”在这里的读音。 7.结合学生的朗读,指导读好停顿。 8.学生模仿读,读出韵律、节奏。 指导学生注意“二二三”式的停顿。(课件) 9.指生读,男女生读,齐读。 注:多种朗读方式,指名读,齐读,力争让学生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律,在读诗的同时相机学习部分生字,降低识字难度。
(1)教师引导感悟前两句。 ①一边读古诗的前两句,一边观察课文插图,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课件) 预设:学生可能回答看到了梧桐树、一条河,听到了刮风的声音。 ②从“潇潇”一词,你能体会到什么? 预设:秋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道出深秋凄清。 ③理解“动客情”。为什么说诗人是“客”? 预设:因为他身在异乡,没有在家乡。 ④创设情境:萧萧的秋风吹下梧桐叶,江边寒气逼人,作者孤独一人行走在江畔,假如你就是这位诗人,看到此情此景,你会产生怎样的感情? 预设1:我感受到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 预设2:我觉得诗人现在的心情很郁闷,很孤独。 板书:(梧叶送寒声 秋风动客情) ⑤教师引导读:自古逢秋悲寂寥啊!从古至今,这“秋”就勾起了许多诗人的无限情思。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秋”的诗句。大家一起读。(课件) ⑥教师小结:此时思念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使人不禁吟诵——(引导学生读出前两句) (2)教师引导学习后两句。 ①指名朗读第三、四句诗。(课件) ②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回答:你从中看到了什么画面? 预设:两个小孩点着灯在院子里玩蟋蟀。 板书:(儿童挑促织 篱落一灯明) ③理解“知”。 教师引导思考: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不能)那作者是怎么知道小孩儿在捉蟋蟀呢? 预设1:诗人看不到小孩在玩蟋蟀。 预设2:是诗人想到的,猜到的。“知”是猜想的意思。 ④走入角色:此时你就是诗人,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预设1:诗人现在可能会回忆到自己童年时和小伙伴玩游戏的情景。 预设2:诗人有可能想到家乡的亲人。 11.教师小结:通过朗读我们感受到诗人所描写的: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秋风唤起了思绪,灯火唤起了乡情,抒发出诗人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情感。 板书:(秋风唤动思绪 灯火唤起乡情) 注:引导学生运用总结的方法,抓住诗句中的字词来理解古诗,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在诗句的拓展链接中,深刻感受诗人的孤独和思乡的情感。 12.个性朗读:自由读诗将你的理解融入其中,将你体会到的情感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指明展示、评价,全班齐读。 教师引导:大家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诗人思乡的情感。 四、板书设计、布置作业 五、随堂练习 巩固基础 |
板书设计 | 赠 荷叶无尽 刘 菊残傲霜 色彩明丽 景 橙子金黄 富有生机 文 橘子青绿
夜 梧叶送寒声 书 秋风动客情 秋风吹动思绪 所 儿童挑促织 灯火唤起乡情 见 篱落一灯明
|
课后作业 | 秋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回忆描写秋天的诗句,认真读一读,品一品! |
2021学年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山行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山行课文配套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想一想这些是什么意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集体备课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诗三首,霜叶红于二月花,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评课ppt课件,文件包含《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pptx、《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案doc、《古诗三首》第一课时练习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