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综合训练题
展开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马克思曾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是蒸汽机和机器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表明
A.蒸汽机改良成功,开始了工业革命B.工业革命直接原因是蒸汽机的发明
C.市场需求的扩大,引发了工业革命D.工场手工业从来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工场手工业最完善的产物之一,是生产劳动工具本身,特别是生产当时已经采用的复杂的机械装置的工场……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这一产物,又生产出机器。”材料旨在说明
A.工场手工业的实质是机器大生产 B.工场手工业孕育出了机器大生产
C.工场手工业是机器大生产的产物 D.机器大生产是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3.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的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一“革命力量”对世界历史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以英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促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
C.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D.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
4.图一、图二是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状况。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英国
A.商品输出的特征显著B.主要进口工业制造品
C.资本输出是主要方式D.入超额度呈增长趋势
5.观察如图,这是19世纪后期英国伦敦泰晤士河景象的真实写照。这说明
汽船游览真时尚,黑烟滚滚罗缤纷河水浑浊七彩色,闻臭听噪怡然得
A.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B.煤成为当时唯一的动力能源
C.工业革命助长了奢侈享受风D.工业革命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6.张之洞认为,中国物产之盛甲于五洲,但因交通不便,工艰运贵,所以出产不多,销售不广,且土货往往质粗价廉,只有经过机器、化学的加工.才能变粗为精,实现增值。由材料可知,张之洞认识到
A.经济对国家实力有重要影响B.中国处于商战劣势的根源
C.大机器生产对商战的重要性D.专制政体导致了商战不利
7.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大隆机器厂就能够生产织布机,到1928年,该厂开始大量制造织布机;到1937年吋,大隆机器厂生产的纺织机械已经令英商怡和纱厂的大班“极为注意”,“诚不料中国之大隆厂,竞有如是之优良出品也”。材料表明
A.中国的重工业获得了飞速发展B.中国机器制造业能与列强竞争
C.国民政府保护民族机器制造业D.中国近代机器生产得到发展
8.1872年开始,法国政府创立了一批徒工学校。1879年成立了技术教育委员会,1880年制定了《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学校法》,把徒工学校纳入学校教育系统。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A.体现了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B.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推动了法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D.适应了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需求
9.19世纪50年代,英国已有棉纺织厂1932家,毛纺织厂1497家,绒、麻、丝织工厂1070家,工厂已成为全国占重要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这表明当时英国
A.轻工业生产最发达B.工厂制度已确立
C.工业革命率先完成D.城市化进程加快
10.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据此可知
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 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
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 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
二、材料分析题(共1大题,满分20分)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国家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起源于近代的工业革命。城市化作为一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态,和工业化似乎是一对“孪生子”,它们就像两个车轮,承载着人类社会滚滚向前发展。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推动下,185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就超过了50%,率先进入成熟的城市化阶段。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相继启动了城市化进程。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产业革命在美、德、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使得重化工业取代纺织等轻工业而成为主导产业,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
——摘编自周跃辉《西方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有着一系列的局限。一方面,由于城市变革更多的属于外力冲击下的被动过程,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性,加上持续动荡的社会环境,因而始终徘徊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只能说是“半截子”近代化;另一方面,近代因素在中国社会的渗透和扩散,在地域空间上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口岸地区与非口岸地区,在近代化形式和发展水平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更进一步讲,中国近代的城市化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外力强制的移植,必然与中国社会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从而走上一条扭曲的道路。
——摘编自陈国灿《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历史透视和现实思考》
材料三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城市化的原因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存在的明显不足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优秀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优秀课后复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随堂练习题,共6页。
2020-2021学年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后复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