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二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506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历史选修二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506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同步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表为17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伦教和其它城市占英国城市总人口比重的变化统计表。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伦敦城市经济的衰退B.城市化进程的普遍加快
C.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D.英国工业发展的不均衡
2.1906年,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三地在奏请获批后,主动开埠通商,逐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经济发展轨迹。材料所示现象
A.体现出以国际竞争为主的开放意识 B.推动近代工商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C.根源于德国强租胶州湾的辐射带动 D.构建起以金融业为核心的经济体系
3.19世纪后期,70%到90%的欧洲城市里的人都感染过肺结核,又因为饮用水的污染,使霍乱、伤寒、天花盛行。尽管187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河流污染防治条例》,1906年又颁布了《制碱等工厂管理法》,但在1952年12月,一场史无前例的毒雾还是夺走了超过12000人的生命。这一描述在客观上反映了
A.欧洲国家的医疗水平已经下降B.工业文明下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
C.欧洲城市化过程中的法制仍需完善D.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导致环境被破坏
4.曼彻斯特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城市之一,也是英国的第二大城市。下表两则材料反映了曼彻斯特城市发展进程,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B.经济发展导致财产犯罪猛增
C.城市化进程与社会问题并行D.曼彻斯特城市管理严重滞后
5.下表呈现了中国近代后期城市化发展的状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中国
A.城市化未引起社会关注B.缺乏城市化的物质基础
C.民国时期研究结论失实D.城市化受阻于政治环境
6.1890年,美国平均每套住房居住5.45人,纽约高达18.52人。1900年,纽约近400万人,有150万人住在43000个贫民窟中。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工业革命进程尚未完成B.城市人口迅速膨胀
C.工业化发展阻碍城市化D.社会贫富差距较大
7.从19世纪以来,中国很多城市逐渐形成给排水管网,使得城内原有河道与水环境迅速退化及至消失。新式马路、铁路、轨道交通、电线等各类近代设施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代中国城市的变化反映了
A.城市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B.城市的人口压力日益增大
C.工业文明影响了城市发展D.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8.19世纪中叶,隐私成为英国中产阶级的重要家居观念。随着住房空间的增大,家庭中的个人独立领域与不同功能的空间开始出现,并强调“仆人必须与主人分开”。这说明当时英国( )
A.经济发展影响生活观念B.民生住房得到有效保障
C.资产阶级强调等级观念D.阶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9.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陈云在发言中强调:“……面前摆着两条路要我们选择:一个是继续挖农民的口粮;一个是城市人口下乡。两条路必须选一条,没有什么别的路可走。我认为只能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人民公社化运动B.改善城市居民生活
C.推动经济体制改革D.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10.城市公共设施指的是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向城市提供的、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的公共建筑或设备,可分为教育、医疗、文娱、交通、社保、社区服务等。而且,任何人增加对这些设施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人所可能得到的消费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公共设施
A.关系到城市政府的形象B.反映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
C.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D.关系每个居民的基本利益
二、材料分析题(共30分)
11.(30分)城市化进程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历史发展中也呈现出时代性和多样性。
材料一: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阶段……沿海的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等城市不仅在城市规模上迅速扩张,而且其工业化进程也较迅速。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甚至不处在工业化进程之列……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
材料二:近代天津是中外文化碰撞最为激烈、复杂的城市之一。随着九国租界和现代工业的崛起,外国人眼中的天津形象逐渐脱离对北京的依附而独立存在。天津民俗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兼容并蓄的风格,以文艺中的话剧和文明戏最为突出。
材料三:1978-2006年,我国城市化率从20%左右提高到9%,设市城市从193个发展到655个,建制镇从213个发展到9369个,城镇人口达9亿。
——《第二次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
材料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型农用机械的引进和汽车的问世,美国大规模垦殖大平原,最终导致严重的荒漠化和“黑风暴”事件。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政府开始综合治理。决策层认为导致尘暴重灾区出现的深层次根源是一系列错误信念,如征服自然、自然资源永不枯竭、市场可以无限扩大、个人有权任意支配自己的财产、市场竞争能够自主调节生产等;国会通过《泰勒放牧法》,将未被占用的8000万英亩草地交给联邦政府管理,永远禁止拓殖。
——高国荣《美国大平原的荒漠化:缘起及其治理》
材料五: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设于贫民区附近的一所农药厂发生氰化物泄漏,引发了严重的后果,造成了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另外20多万人永久残废的人间惨剧。
材料六 19世纪60年代后,天津同广州构成了牵动南北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龙头。京津冀城市网络格局发生了以津京冀为序的新调度,初步构建起以北京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以口岸城市天津为北方金融商贸中心,环绕京津,由保定、石家庄等中等城市和高阳、辛集等一大批小城市和商业市镇组成的城市网络体系,进而同世界城市网络联结在一起。从1905年开始,天津口岸同英美德日等国的直接贸易量已超过从上海转口的贸易量,成为华北贸易货栈,京冀则成为天津口岸第一位的洋货销售市场和土产货源供给地。
——摘编自胡光明《清末民初京津冀城市化快速进展的历史探源与启示》等
(1)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文化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6分)
(2)据材料三指出新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扼要分析其成因。(6分)
(3)根据材料四,促成美国大规模垦殖大平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美国治理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特点?由此反映出美国在经济发展方式上有何变化?(6分)
(4)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请结合材料五分析其原因。(6分)
(5)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京津冀地区发生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6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精品一课一练,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城市化的演进,居住条件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时作业,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