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地理第一部分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9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508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高考地理第一部分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9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508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高考地理第一部分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9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
展开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关于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区地下水水位上升
B.库区水汽蒸发量增加,周边地区空气湿度增加
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多
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2.在F处建有一个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
A.海陆间循环 B.跨流域调水
C.水库 D.地下水补给湖水
[2022·湖南卷]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据此完成3~5题。
3.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量
C.蒸发量 D.地表径流量
4.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 )
A.1961~1979年 B.1970~1989年
C.1980~1999年 D.2000~2020年
5.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 )
A.沙尘天气增多 B.灌溉面积扩大
C.湖岸线较稳定 D.绿洲面积增加
二、综合题
6.[2021·浙江1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发源于祁连山区的疏勒河,以昌马峡和双塔堡水库为界分上、中、下游。该河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该河上游山区径流量增多。下图为疏勒河流域局部图。
(1)疏勒河补给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地下水等,该河中下游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________区。
(2)简述甲地河道多分汊的主要原因。
(3)说出疏勒河上游径流量增多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专练19 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
1.C 本题考查影响水循环的因素。由于水体的比热容远大于陆地,因而库区周围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减小,使得夏季凉爽,冬季温暖。由于水陆的热力性质差异,在较大的库区会形成类似于海陆风的“湖陆风”,白天风从水库吹向陆地,夜间风从陆地吹向水库。另外,在“湖风”的下风方向,由于“湖风”带来丰富水汽,会使该地区的云量和降水量增加,不会使冬季降水减少。选C。
2.A 本题考查对水循环的理解。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技术生产淡水,相当于海水蒸发经过水汽输送到达陆地上形成降水(淡水),与海陆间循环类似,A正确;B、C、D都是改变淡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与海水淡化作用不类似。
3.D 读图可知,该湖泊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变化不大,但该湖泊地表径流输入量变化明显,材料信息表明,湖滨地下水与湖泊相互补给量较少,根据湖水收支变化状况判断,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地表径流量,不是气温、降水量、蒸发量,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4.B 材料信息表明,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补给方向取决于两者的水位高低,读图可知,1961~1969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大于蒸发量,湖水水位应上升,此时湖水补给湖滨地下水,1970~1989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小于蒸发量,湖水水量明显减小,水位明显下降,此时湖滨地下水补给湖水明显,1990~2020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略大于蒸发量,湖水水位缓慢上升,此时湖滨地下水与湖水之间相互补给量不大,因此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1970~1989年,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5.D 由图可知,20世纪80年代湖水水位明显下降,而2000年以来湖水水量略有上升,湖水水位略有上升,该湖泊湖岸地区出露的湖滩减少,沙源减少,因此当地沙尘天气增多的可能性小,排除A;2000年以来入湖地表径流量比80年代明显增加,因此利用入湖河流水源进行灌溉的用水量可能减小,因此当地灌溉面积扩大的可能性小,排除B;入湖径流增加,湖水水位上涨,因此湖岸线应向陆地方向后退,两时期相比湖岸线不稳定,排除C;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水量增大,水面扩大,为周边提供较多的水源,因此有可能绿洲面积增加,D符合题意。故选D。
6.答案:(1)大气降水 冰雪(川)融水 西北干旱半干旱
(2)径流季节变化大;河流含沙量较大;山前地形平坦。
(3)缓解水资源紧缺;补充地下水;减缓土地荒漠化;增加生物多样性。
解析:(1)本题考查河流补给类型和区域差异。疏勒河是发源于祁连山的内流河,水源补给可能是祁连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该河中下游为河西走廊,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2)本题考查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结合材料“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可知,从地形和河床特征是切入口。该河流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流量季节变化大,易造成洪水泛滥;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河床抬升,河水溢出而改道;中游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易出现洪水。(3)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疏勒河中下游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可从气候、水源、生物和整个生态环境等角度分析。水量增加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增加生物多样性;减缓土地荒漠化速度;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区域气候环境等。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测试试题:13 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测试试题:13 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五 地球上的水 第1讲 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 讲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专题五 地球上的水 第1讲 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 讲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点,知识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7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7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