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地理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83城市与环境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509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高考地理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83城市与环境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5090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高考地理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83城市与环境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5090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高考地理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83城市与环境
展开1.据图判断,该城市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最可能是( )
A.地形崎岖 B.河流穿城而过
C.东南部为山地 D.气候干旱
2.图示地区出现两块“时间飞地”,其用地最可能是( )
A.地铁站 B.大型商场
C.汽车厂 D.生态保护区
3.从方便工作和生活的角度考虑,该市未来兴建公租房应选择的方位是( )
A.东南部 B.西南部
C.东北部 D.西北部
[2022·黑龙江哈三中一调]开普敦是南非的主要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建于1652年,曾经是欧洲殖民者向亚洲扩张时期重要的供应站,并迅速发展成为南非第二大城市。现有多条铁路、公路通往内陆地区及其他国家。下图示意开普敦城区及交通分布。读图,完成4~6题。
4.开普敦早期城市兴起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气候温和湿润
C.地理位置优越 D.商业贸易发达
5.从城市功能区的角度分析,开普半岛最适宜发展( )
A.城市高级住宅区 B.城市航空港功能区
C.城市核心功能区 D.城市生态功能区
6.图中所示铁路线对开普敦的影响主要是( )
A.促进了内陆城市的发展
B.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增长
C.扩大了港口的服务范围
D.提高了城市的服务等级
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O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7~8题。
7.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10 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
B.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
C.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
D.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
8.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O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能源结构 B.人口密度
C.资源条件 D.出行方式
[2022·广东卷]如图反映国内某城市群15个城市1990~2018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及排序的变动情况。据此完成9~10题。
9.由图可判断,该城市群呈现( )
A.单核模式发展 B.双核模式发展
C.多核模式发展 D.金字塔式发展
10.影响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人口规模 ②产业发展 ③建城历史 ④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2·全国乙卷]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11~13题。
11.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12.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
A.相似的空间形态 B.趋同的主导产业
C.一致的功能定位 D.相近的等级规模
13.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 )
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
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
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
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
专练83 城市与环境
1.C 根据1小时交通圈示意图可知,交通等时线在东南部最稠密,说明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东南部的交通耗时较长,说明其路况较差,可能是因为有山地分布,C对。如果该区域地形崎岖,那么交通等时线会更曲折,同一时段内能够到达的空间范围不能集中成片,A错。若河流穿城而过,交通等时线会呈现更大的弯曲,或以河为界,分为两部分,B错。气候干旱对交通等时线的分布影响很小,D错。
2.A 从市中心到两块“时间飞地”的时间少于周边地区(从市中心到周边地区的时间超过1小时),说明两块“时间飞地”比周边地区交通便捷,可能位于交通站点处,A对;大型商场的交通不一定比周边地区便利,B错;汽车厂只是生产汽车的地方,交通到达时间不一定短,C错;生态保护区一般布局在郊外,距市中心较远,D错。
3.D 公租房应布局在地价较低、交通便捷之地。图示西北部交通等时线较稀疏,交通条件较好,并且距离市中心较远,说明地价较低,D对。东南部、西南部、东北部的交通等时线较密集,说明这些地区交通不便,且距市中心较近,地价可能较高,不适合建设公租房,A、B、C错。
4.C 结合材料和图示可知,开普敦是南非的主要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开普敦地处非洲南端,欧洲殖民者前往亚洲的必经之地,是欧洲殖民者向亚洲扩张时期重要的供应站,借助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因此开普敦早期城市兴起主要是借助优越地理位置发展兴起的,C项正确。
5.D 从城市功能区的角度分析,开普半岛远离开普敦城区,但是有铁路与其相连,该区有大面积的湿地、山峰和开普自然保护区分布,因此该半岛人口较少,最适宜发展城市生态功能区,D项正确。
6.C 图示铁路联系了开普敦和周围地区,促进了周围地区的发展,A项错误;铁路可以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但这不是对开普敦的影响,B项错误;铁路与港口相连,扩大了港口的经济腹地和服务范围,C项正确;城市的等级不会因为交通线的修建而发生变化,D项错误。
7.C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大气PM2.5浓度变化的原因,侧重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夜间城市人口大多进入睡眠状态,户外活动最少,但PM2.5浓度仍然较高,说明户外活动减少对污染物沉降没有明显影响,A错误;城市降水日变化不明显,10时以后降水增多的情况不确定,B错误;10时以后由于城市受太阳辐射影响增大,加上人为原因排热增加,气温上升迅速,热岛效应增强,空气对流旺盛,有利于污染物扩散,C正确;白天城市车流量远大于夜间,但夜间PM2.5浓度并不比白天低,说明PM2.5浓度与车流量无直接关系,D错误。
快速排除:白天人们的户外活动、城市车流量远大于夜间,但城市白天某些时段PM2.5浓度却低于夜间,说明PM2.5浓度与户外活动、车流量无直接关系,排除A、D。
8.A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因素,侧重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东北地区重工业比重大,加上冬季取暖,燃烧消耗的煤炭资源量大,SO2排放量大;华东地区轻工业占比高,燃烧消耗的煤炭资源量较东北少,SO2排放量较小,A正确。东北地区人口密度比华东地区低,但SO2浓度高,B错误;华东地区资源贫乏,所需要的能源、原料多从外地调入,但大气SO2浓度相对较高,故大气SO2浓度与当地的资源条件无关,C错误;两区域人们的出行方式相似,D错误。
9.B 由图可知,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排名前两名的城市,从1990年到2018年城市用地规模增长迅速,且建成区的面积远远超过其他13个城市,由此可以判断,该城市群为典型的双核发展模式,规模排序前两个城市发展迅速,成为该城市群的核心城市,B正确;单核模式是城市群中只有一个中心城市,A错误;多核模式是城市群中有两个以上的中心城市,C错误;金字塔式发展模式无法判断中心城市的数量,D错误。故选B。
10.A 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会导致住宅区的面积增大,导致城市扩张,①正确;产业发展会导致工业区等的用地规模扩大,带来城市建成区的扩展,②正确;建城历史与生态环境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变化影响不大,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A 根据表中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数据可知,上海人口净增加185.17万人,北京净增加228.1万人,广州净增加597.58万人,深圳净增加713.61万人,所以四城市总人口都是净增加的。上海、北京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减少,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增加,故上海、北京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减少,广州、深圳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虽然都增加,但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增加的数量远大于中心城区人口的增加量,故广州、深圳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也在减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D 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大小的重要指标,一般城市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反之城市规模大小也反映着人口规模的变化,D正确;城市的形态、功能与城市人口变化没有多大关系,A、C错误;产业类型与人口变化关系不大,而产业规模的大小与人口变化有相关性,B错误。故选D。
13.B 由第1题可知,四城市总人口都在增加,而结合所学知识,四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增加大都来源于人口的迁移,外来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会加大中心城区环境、交通、住房、社会管理的压力,所以城市规划应该引导外来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减轻城市中心环境、交通、住房、社会管理的压力,A错,B正确;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的疏解,会改变城市的职能与功能,C错;中心城区以外地区有不同的功能区,人口均衡布局可能影响中心城区以外的功能区布局,D错。故选B。城市
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
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变化/万人
2010~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变化/万人
上海
30.3
-30.25
215.42
北京
59.7
-72.8
300.9
广州
39.7
129.12
468.46
深圳
34.0
116.88
596.73
统考版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83城市与环境: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83城市与环境,共5页。
2023版高考地理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81滚动训练一: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地理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81滚动训练一,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版高考地理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76常见的天气系统: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地理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76常见的天气系统,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