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4.2 有理数的除法(第2课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4514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4.2 有理数的除法(第2课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45144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4.2 有理数的除法(第2课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45144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2 有理数的除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第一章 有理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4.2 有理数的除法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课型
新授课
三、课时
第2课时,共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1.掌握运算顺序以及运算法则.
2.符号的确定.
五、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直尺、计算器等。
学生:三角尺、练习本、铅笔、圆珠笔或钢笔。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明代南海才子伦文叙为苏东坡《百鸟归巢图》题的数学诗:
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石谷!
诗中数字:一只又一只,
三四五六七八只。
请问何来百鸟呢?(出示课件2)
诗中数字:一只又一只,
三四五六七八只。
在这些数中加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就能得到100.
1+1+3×4+5×6+7×8=100(出示课件3)
(二)探索新知
1.师生互动,探究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师问1:小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出示课件5)
学生回答: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至右,有括号先算括号内,再算括号外.
括号计算顺序:先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
教师问2:我们目前都学习了哪些运算?(出示课件6)
学生回答: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教师问3:一个运算中,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等多种运算,称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下列式子含有哪几种运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出示课件7)
3+50÷2×(-)-1=
学生回答: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下所示:
教师问4:观察式子(-3)×(2+1)÷(5-12),应该按照什么顺序来计算?(出示课件8)
学生回答:先算括号里的加减,再算乘除.
总结点拨: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
例1:计算:(出示课件9)
(1)6-(-12)÷(-3) ;
(2)(-48)÷8-(-25)×(-6);
(3)42×(-)+(-)÷(-0.25) .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
解:(1)原式= 6–4=2;
(2)原式= –6 – 150= – 156;
(3)原式= –28+3= –25.
例2:计算:(出示课件11)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
按常规方法计算
解:方法一:
原式=
=
=
=
方法二:(出示课件12)
原式的倒数为
=
=-20+3-5+12=-10
故
总结点拨:简便计算,先取倒数.
例3:某公司去年1~3月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平均盈利2万元,7~10月平均盈利1.7万元,11~12月平均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盈亏情况如何?(出示课件14)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
解:记盈利额为正数,亏损额为负数,公司去年全年总的盈亏(单位:万元)为
(–1.5)×3+2×3+1.7×4+(–2.3)×2
= –4.5+6+6.8 –4.6
=3.7(万元)
答:这个公司去年全年盈利3.7万元.
2.师生互动,探究计算器的应用
教师问5:出示下面的计算器,同学们会用计算器吗?(出示课件16)
学生回答:会用.
教师问6:计算器是一种方便实用的计算工具,用计算器进行比较复杂的数的计算比笔算要快捷得多. 提倡在明确算理的情况下,恰当地使用计算器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有理数加减乘除法混合运算.请同学们用计算器完成下面的题目:
-25÷5-15×(-).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
解:按键顺序为就可得结果为5.
注:不同品牌的计算器的操作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具体参见计算器的使用说明.
总结点拨: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一般按式子所表示的顺序进行即可,其中要注意符号键(-)的使用.
教师问7:如何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你会使用计算器计算
(-1.5)×3+2×3+1.7×4+(-2.3)×2吗?
学生回答:
如果计算器带符号键,只需按键:
(-) 1 . 5 × 3 + 2 × 3 + 1 . 7 × 4 + (-) 2 . 3 × 2
总结点拨:在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时,如果先确定商的符号,那么只需用计算器计算商的绝对值,可以减少按键的次数(对比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18-25)
1.下列各式中,结果相等的是( )
A. 6÷(3×2)和 6÷3×2
B. (–120+400)÷20和–120+400÷20
C. –3–(4–7)和–3–4–7
D. –4×(2÷8)和 –4×2÷8
2.计算的结果是( )
A.0 B.1 C.-1 D.
3. 某地某天的最高气温是6℃,最低气温是–4℃,则该地当天的温差为______℃.
4.计算:
(1)23×(-5)-(-3)÷ ;
(2)-7×(-3)×(-0.5)+(-12)×(-2.6)
5. 计算:
(1)2×(-3÷)-4×(-3)+15;
(2)-8+(-3)×[-4÷(-)+2]-32÷(-2)
6. 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计算
解:原式=
(第一步)
=(–15)÷(–25)第二步)
= (第三步)
回答:(1)上面解题过程中有两处错误,
第一处错误是第____________步,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
第二处错误是第_____________步,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 .
(2)写正确的解题过程.
7. 一天,小红与小莉利用温差测量山峰的高度,小红在山顶测得温度是–1℃,小莉此时在山脚测得温度是5℃. 已知该地区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大约降低0.8℃,这个山峰的高度为多少?(山脚海拔0米)
参考答案:
1.D
2.A
3.10
4.(1)13;(2)20.7
5.解:(1)原式=2×(–27)–(–12)+15
= –54+12+15
= –27
(2)原式= –8+(–3)×(16+2)–9÷(–2)
= –8+(–3)×18 –(–4.5)
= –8 –54+4.5
= –57.5
6.(1)二 运算顺序有误 三 结果有误
(2)解:
7. 解:依题意得
[5–(–1)]÷0.8×100
=6÷0.8×100
=750(米)
答: 这个山峰的高度为750米.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
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
(五)课前预习
预习下节课(1.5.1)41页到42页的相关内容。
知道乘方的有关定义,了解乘方的法则.
七、课后作业
1、教材36、37页练习.
2、已知海拔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某人乘热气球旅行,在地面时测得温度是8℃,当热气球升空后,测得高空温度是-1℃,热气球的高度为________m.
八、板书设计:
1.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2.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3.运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4.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
九、教学反思:
1.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这节是重点更是难点。在练习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比较多,一是运算顺序出现问题;二是混淆了加和乘的运算,尤其是两个负数相加经常和乘法中的负负得正弄乱,异号相加也出现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没有完全熟练,没有达到理解进而形成能力,故此当所有的知识综合在一起的时候就难以应付。要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和思路,还要着重强调易错点。
2.这节课主要讲授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学生早已熟练掌握,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中所包含的运算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平时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4.2 有理数的除法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4.2 有理数的除法第1课时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第一章 有理数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4.2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一章 有理数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4.2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链接,自主探究,知识巩固,自我展示,课时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2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2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