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句子默写,名著阅读,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对比阅读,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贮藏/伫立 粗犷/心旷神怡 为所欲为/混为一谈B.攒眉/积攒 着落/棋高一着 装模做样/模棱两可C.田埂/梗概 孱头/潺潺流水 持之以恒/断壁残垣D.卖弄/弄堂 侍弄/恃才做物 连篇累牍/硕果累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枯燥 并蒂 一髻儿 迫不及待 翻来复去B.云霄 宿儒 天然气 神采奕奕 朝气蓬勃C.萧瑟 蝉蜕 挖墙脚 两全其美 再接再励D.笃志 冷冽 不奈烦 浮想联翩 人声鼎沸 二、句子默写3.古诗文默写。(1)“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2)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曹操在《观沧海》中描写秋风呼啸、惊涛拍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送别诗一直是唐诗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可以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中与明月一起惜别友人,也可以在《峨眉山月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中感受他在远离故乡的途中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三、名著阅读4.名著阅读。根据《朝花夕拾》的阅读印象,完成下列各题。(1)《朝花夕拾》全书主要涉及六个人物,请你根据阅读积累填写下表。身份中国老师日本老师家人朋友保姆邻居人物寿镜吾藤野先生父亲①____长妈妈②____ (2)《朝花夕拾》中的故事既有浓浓的温情,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请结合《藤野先生》的具体内容谈谈你的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基础知识综合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艺术教育对性格陶冶、人格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艺术教育要从孩子的兴趣及条件出发,顺其自然,而非强加。逼一个爱画的孩子去学琴,不可能有好结果。③_____________对那些表现出某一方面天赋的孩子,也不宜过早地进行专业定向:④_____________,杨振宁将只会是个称职的会计师,而齐白石则只是一个优秀的木匠。(1)在第①处空格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2)依次填入第②③④处空格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即便 ②但是 ③否则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五、综合性学习6.你的学校拟开展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七二班准备在2021年10月15日下午5点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希望邀请学校心理咨询室的王敏老师对同学们进行“如何正确看待友谊”方面的指导,请你以李华的名义给王老师写一封邀请函。(2)请参考示例,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两种切实可行的活动形式。示例:“我最好的朋友”主题作文大赛。(3)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你收集到了这样几则关于交友的名言警句,请结合下面文字内容,谈谈你对中学生如何正确交友这个问题的看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德不孤,必有邻。(孟子)以利交者,利尽则交疏,安有真正之友谊耶?正当之友谊必致力于道德之修养。(柏拉图) 六、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绿①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②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③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渣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水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④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作者:朱自清)7.“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中应该重读哪一个词?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8.结合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谈谈作者是如何运用比喻表现事物特点的?9.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从修辞角度赏析)(2)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那离合的神光了。(从词性角度赏析)10.《绿》与《春》都是朱自清写景抒情的名篇,试分析探究两篇文章在抒发的情感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记忆的后院①在离我们村不到半里路的田野附近,有一个地名“谢家桥”。桥,只是一座小石桥,两块长条方石,搭在溪沟上,长不足一米,一步就可走过。这片田野,有了这个小石桥,也有了姓名——“谢家桥”。②那时,谢家桥是我们经常去的地方。家里谁头痛发烧了,大人就喊我们,娃们,去吧,到谢家桥溪沟边采些灯芯草、麦冬,熬点汤药喝;放学了我和小伙伴到谢家桥边的田埂采猪草,也在溪流里放纸船;三四月里,谢家桥一带的数百亩油菜花开了,金黄一大片看不到边。我们在金色的海洋里钻进钻出捉迷藏,蜜蜂满身披黄,我们也满身披黄,只是我们不会酿蜜,我们酿造单纯的快乐。③逢年过节,是走亲访友的时候,我们到谢家桥迎接上门的亲戚,亲戚们离开时,我们随大人送行,也是送到谢家桥。常言说,送客送到村口上,送送到大路上,送客送到桥头上,这才算合礼数,有情义。那时就想,要是没这个谢家桥,我们送亲戚该送到哪里才合适呢?村头?我们家本就在村头,那等于没送。送到大路上?公路离我们村有三四里路,再说,亲戚住在与公路相反的方向。多亏了这小小的谢家桥,不说别的,就说迎客送客,让我们有了一个温暖的地点,一个有情有礼的地点。④这里为什么叫“谢家桥”呢?⑤后来我才知道,小石桥不远的那户人家姓谢,祖上是旧时乡间秀才,酷爱读经吟诗,还开办私塾,收徒传道。虽非大户望族,却肯济世助人,行善无数,修大小石桥、木桥数十座,方便众人,从不留名刻姓。百姓为了感念谢家恩德,就将他家附近这原本无名的小石桥叫作“谢家桥”。⑥谢家一直单家独户住在谢家桥附近的原野。每一次路过,都要望一眼那座朴素安静的房子,青瓦,白墙,房前屋后栽着椿树、榆树、柳树,山墙旁一丛青翠的竹子于微风里静静摇曳,摇出了一种田园幽思。偶尔有狗叫,也似乎比别处的狗叫声显得温和。春日,菜园里,篱笆前,绿树间,杏花、桃花、李花,一起开了,红白掩映于青,让人眼睛一亮,心境缤纷。⑦前些年,我回老家,那座房子也不见了,那条溪流没了,桥也没了。我问村里的年轻人,谢家桥那家人搬哪里去了,年轻人反问,哪里是谢家桥?我们这里没有谢家桥。⑧谢家桥,谢家桥,世上从此再没有这个地方了吗?⑨可是,我心里有个谢家桥。我还记得那清清溪流,那小小石桥。⑩上了多年的学,究竟坐过多少教室,大都淡忘了,有的仅记得模糊的轮廓。那些教室都是有恩于我们的。从最简单的“人”字怎么写,到怎么做人;从“小儿科”的1加1,到高深的数理化;从雾是怎么形成的,到宇宙是如何演化的……这一切,都与教室有关。⑪在那一面面黑板上,我们曾留下多少专注的眼神和纯真的笔画。黑板黝黑的背景里,划过多少知识的闪电和思想的晨曦,照亮了我们生命的原野,引导我们叩问人生的理想。⑫在那一张张课桌上,我们曾虔敬地写下某句格言;与女同学同桌就在桌子中间画一条分界线,那该是世上最羞涩的“国境线”了;在抽屉里藏一本反复阅读,并在空白处写下感想的心爱的书,后来不知被哪个同学借走了。我真希望那本留下我的字迹,后来又留下你的字迹的书,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我们一起辩认青春的手迹。⑬那一扇扇窗子呢?那时,我和我的同学们,曾次次从课堂和书本里抬起眼睛,眺望窗外的原野,窗外的青山,窗外的天空,然后,目光返回课堂和书本,然后,又投向窗外,投向纷繁的未知世界。就这样,目光一次次往返,一次次俯仰,我们的目光和心境渐渐变了,变得丰富、深情,充满渴慕。⑭此刻,我逆着时光的列车,走进记忆的后院轻轻地来到昔年的教室,找到了青春的座位,然后谦恭地坐下来,静静地望向写满板书的黑板,静静地翻开一本书。很快,来自苍穹的一道道光线,透过窗玻璃洒下来,大片大片地洒下来,照亮少年青涩的脸,照亮书上那些充满深意的文字。然后,我静静地仰起头未,望向窗外。窗外,正有一只鸟在风里鸣叫着飞过。(作者:李汉荣 选文有删改)11.“谢家桥”和上学时的“教室”,能成为我记忆的后院,在于它们给我带来的美好。请任选其一,概括出它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12.文中大量的景物描写,让作者记忆中的后院更加令人神往。比如第⑥段,请品味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13.本文语言富有趣童趣,又带有诗的味道。请从修辞的角度试赏析语句。我们在金色的海洋里钻进钻出捉迷藏,蜜蜂满身披黄,我们也满身披黄,只是我们不会酿宝,我们酿造单纯的快乐。14.李汉荣的《记忆的后院》让我们想到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分别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谈谈两位作者希望作为读者的你能感受到什么。 七、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疑之妻也。(刘义庆《世说新语·咏雪》)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未若柳絮因风起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7.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对待自然美景“欣然”一词,让我们联想到对待知识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谢朗与谢道韫的咏雪,各有千秋,启示我们该对待身边的老师与同学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论语》中的原句回答)。18.“神马都是浮云”这一网络流行语,实为“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它表达了某种生活情感态度。“浮云”一词据考证来源于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请结合孔子的话,分析“浮云”的含义。 八、诗歌鉴赏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9.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20.尾联中诗人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 九、作文21.生活中,只要我们善于感受,一个人,一本书,一朵花……都会拨动你的心弦,走进你的心中。让我们拿起笔,一起铭记生活中的小美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芬芳。请以“就这样,你走进了我的心中”为题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参考答案:1.B2.B3. 有的是工夫 枯藤老树昏鸦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4.(1) 范爱农 衍太太(2)《藤野先生》中,通过藤野先生在那样一个特殊时期对我的公平待遇,以及尽心尽力的帮助我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温情;从“讲义事件”和“幻灯事件”中,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感受到鲁迅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5.(1)我们要重视儿童的艺术熏陶(2)C 6.(1)示例:邀请函尊敬的王老师:七二班准备于10月15日下午5点举办一次关于友谊的主题班会,真诚邀请您来为同学们进行“如何正确看待友谊”这方面问题的指导,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空前来,非常感谢。七二班 王华2021年10月14日(2)示例一:“朋友,你好”主题黑板报展示 示例二:“论友谊”主题演讲比赛(3)中学生应该与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并且保持自己的品行高尚,坦荡交往,才是真正的友谊。 7.示例一:重读“不禁”,不禁有抑制不住的意思,在文末出现,更能表现出作者对于梅雨潭的绿的惊诧,使情感表达更深刻。示例二:重读“惊诧”这一词语再次强调作者此时的情感,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梅雨潭绿的独特的难以忘怀。示例三:重读“绿”。“绿”是梅雨潭最独特的特点,作者用详细的笔墨展示梅雨潭的绿,在结尾处重读此字,起到强调的作用。8.作者把梅雨潭的绿比作“少妇拖着的裙幅”“初恋的少女的心”“明油”“鸡蛋清”“碧玉”。“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写出了梅雨潭潭水充满涟漪的状态。“像涂了‘明油’一般”,描写潭水的亮度;“鸡蛋清”,写潭水的纯净。“碧玉”是用比喻来写潭水的纯净又不透明的状态。9.(1)“送”和“钻”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潭水迸溅到我们身上的情景,使人好像感受到潭水的顽皮、可爱,表现出作者对梅雨潭的喜爱之情。(2)“招引”和“追捉”两个动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们被梅雨潭的绿色所深深吸引,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欣赏梅雨潭的绿的急切心情。10.这两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以及作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11.示例一:“谢家桥”:①在溪沟边采草药、采猪草、放纸船、百亩油菜花里捉迷藏的快乐;②成为我们迎客送客,有情有礼的地方;③“谢家桥”名字的由来,蕴含着谢家人济世助人、行善无数的可贵品质。示例二:“教室”:①带给了“我”丰富的知识;②关于成长和友谊的点滴;③使我们的目光和心境变得丰富、深情,充满渴慕。12.①写出了谢家周围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②渲染朴素幽静的氛围;③烘托了谢家人善良朴质的品质。13.连用两个“满身披黄”,写出了孩子们捉迷藏时的快乐,充满童趣;将蜜蜂的“酿蜜”和孩子们“酿造快乐”进行类比(答“运用比喻”亦可),语言清新、活泼,充满诗意。14.《记忆的后院》通过回忆谢家桥和上学时教室中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童年故乡生活和教室的怀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回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美好生活,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作者希望读者能够感受童年的快乐及学习生活的美好。 15.(1)诚信 (2)趁,乘16.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是可以做老师的。17.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或者“择其善者而从之”18.本义为飘浮的云彩;比喻(或引申)义是看得到却得不到(或不想得到)的东西,亦可表示无实际意义的事物,不把某事物放在眼里等;表明孔子不慕荣利,对于通过不义之举而富贵的做法的鄙视,彰显其“仁”的思想观点。 19.潮水涨满,两岸和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风既顺又和,船平稳地行驶。20.尾联借用“鸿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 21.例文:就这样,你走进了我的心中世界如此大,相遇一个人可能只需要一秒钟,认识一个人可能只需要十分钟,交上一个朋友可能只需要半小时。但是,如果让一个人走进我的心里,那可能只是一件事温暖了我的心,让心之大门为他而展开,为他矗立,为他凝望。那天,我们还是依照家规,吃完晚饭,前去散步,并且顺道逛超市。那本已入春,可这天晚上的天气没有凉爽,反而却异常闷热,让人有一种窒息的感觉。打道回府,每次我们都会去楼下那家小卖部坐一坐,店老板我们都叫他老华伯伯(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称呼他,只是耳濡目染罢了)。我们去的时候,他正在戴着老花眼镜仔仔细细地对着进货的账本,一板一眼的对着。他看见我们来了,放下手上的账本,从里店搬出来两张略显得有些破旧的木椅子,可上面却一尘不染。他与我们聊起了天,聊着聊着,老华伯伯一机灵,用充满歉意的语气连忙对我们说:“唉!真对不起,现在天气这么热,我这里有冰棒,来,来,来吃几根!”随后,他连忙起身从冰柜中掏出几根冰棒,塞进我们几个人手中。爸爸正要起身付钱时,却被老华伯伯扯住了。他说:“没什么,大家都是楼上楼下的邻居,不用付钱。”爸爸说:“唉!这什么话,你这种小本生意,在这种日新月异的时代,不付钱怎么行,你经商还是要的,再说你孤身一人,也很不容易,这钱,你应该得的。”老华伯伯还想再说些什么,爸爸却拉着我们几个人回家去了,一边还不停的对老华伯伯说麻烦了。又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妈妈让我送苹果和枣子去外婆家,我爽快的答应了,一个人漫步下了楼梯。我脑子都在想象回家后奶奶会如何夸我。一不留神,枣子竟然连滚带爬的逃窜到巷道里了,我赶忙冲过去捡起来,生怕被别人发现了似的。由于我太专注了,一辆汽车飞驰过来,我大喊一声:“救命啊!”一个身影把我推到了墙边,我全程害怕到没有睁开双眼,回过神来,发现是老华伯伯救了我。那车主也赶忙下车,检查我有没有事,问我要不要去医院里,我说不用了。随后,老华伯伯对我说:“朋朋,你要小心啊,以后就不要在道路上滞留了。”我小声委屈的说:“枣子没有了……”老华伯伯说,他去店里帮我拿枣子给我,我起身拍拍身上的灰尘,也跟在他身后帮他拍拍灰尘,两人相视一笑。过了几年,我长大了,也搬家了,不过我与老华伯伯的情谊却没有断,每年我都会给老华伯伯写一封叫“希望之趐”的信,他也会准时给我回信。老华伯伯,你就这样走进我的心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秋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秋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docx、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秋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测试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