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沁阳市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536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沁阳市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536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沁阳市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5368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沁阳市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沁阳市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一、单项选择(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今年10月15、16日,交大附中分校举行了第十四届秋季田径运动会,开幕时某班的方阵中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站队看齐时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B.铿锵有力的口号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观众耳朵的C.看到跑道是红的、草地是绿的,是因为跑道吸收了红光,草地吸收了绿光D.草地上有露珠,这是液化现象2.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边的树木在水中出现了“倒影”,说明平面镜可以成倒立的虚像B.照射紫外线对人体是有害的C.树荫下出现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D.感应式水龙头是靠紫外线控制出水的3. 如图,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4.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谭青疑水浅 B.树木在水中的倒影C.月食和日食 D.小孔成像5. 小刚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是( )A.21:10 B.10:51 C.10:21 D.12:016. 小林骑自行车沿河堤向下游行进,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拂.此时的风向是( )A.向下游 B.向上游 C.向河对岸 D.从对岸吹来7. “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A.声音太大B.声音的频率大于人们能听到声音的频率C.声音太小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们能听到声音的频率8. 下列现象中体现非晶体熔化特点的是( )A. B. C. D.9. 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如图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A. B. C. D.10. 下列事例中的“小水珠”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青草上的露珠 B.冰凌上滴下来的水珠C.山间的薄雾 D.壶嘴上方冒出的“白气”11. 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30°B.反射角为60°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D.反射角为30°12.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二.填空题(共6题,总计21分)13. 把下列各事例或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填在横线上.(1)雪的形成: .(2)雾的形成: .(3)铜块受热变成铜水: .(4)衣柜里的樟脑球变小: .(5)冬天进屋后眼镜上出现“白雾”,一会儿不见了 .14. 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15. 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这样两个声学实验,图甲是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当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时,钢尺 发出声音,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所听到的声音 发生了变化.图乙是老师把电铃扣在钟罩里并让其发声,我们可以听到清脆的铃声.当老师用抽气机抽掉钟罩里的空气时,我们发现,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小.这两个实验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甲/乙)实验,另一个实验则说明了 .16. 下列各种现象各属于什么物态变化:①夏天吃冰棍儿解热属于 ;②﹣10℃的寒天,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 ;③铁水浇成铁杆属于 .17. 寓言“刻舟求剑”的主人公找不到掉入江中的剑,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诗句“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18. 明明同学学了“物态变化”一章的知识后,做了如下实验:他把酒精反复涂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去扇,他发现温度计的读数变 (选填“大”或“小”),这是因为酒精在 时要 热(选填“吸”或“放”)造成的.三.画图题(总计10分)19. 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四.探究题(共3题,总计25分)20. 如图所示,是某班物理兴趣小组成员探究声现象的一些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某同学耳朵紧贴在课桌一端的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端用手轻轻地敲击;再使耳朵离开,用手以同样大的力度敲击桌面,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说明 .(2)正在发声的音叉会将紧挨它的泡沫塑料小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3)丙图中当不断地抽气时,听到手机铃声在逐渐地减弱;由此可推理出 ;(4)丁图中,将一个矿泉水去底后,扎上橡皮膜,然后对火焰用力敲橡皮膜,发现火焰会摇动,说明 .21.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和小红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他他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在空罐的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1)甲图中点燃的蜡烛距小孔20cm,它成像距小孔15cm,则半透明膜上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2)由甲、乙靓图可知实验时在研究小孔成像与 的关系;(3)分析比较 和 两图,可以得出小孔成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4)小明和小红明白了: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如图所示)就是 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像.22. 小明想知道沸腾过程的特点,他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以下探究过程:A.待到水的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整理仪器.B.用酒精灯给了盛了水的烧杯加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C.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把烧杯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将温度计插入水中.D.水的温度升到90℃左右,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到水沸腾后继续加热4分钟.(1)请完成以下问题:①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 (酒精/水银)温度计.②在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观察它的 ,认清它的分度值;③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操作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④安装该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铁圈中的 铁圈.⑤水中的气泡在沸腾前 ,沸腾时 .(填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⑥同学在实验时,发现从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过长,为了节省燃料,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写一种).(2)小明记录了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第4min的水温如图(b)所示,请填写在表中空格里.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0929496 9899999999①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c)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象;②从水的沸腾图象可以看出,此时水的沸点是 ℃,水的沸点低于100℃的原因是 .五.计算题(共2题,总计20分)23. 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运行速度是20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司机鸣笛后2s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多远?24. 图中为“捷马”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参数:(1)电动自行车正常行驶时,充电一次可正常行驶多长时间?(2)小李骑电动车以正常速度到工厂至少需要30min,则小李到工厂的距离大约是千米?最大速度20km/h正常速度15km/h持续里程5km额定载重900kg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C 2. C 3. D 4. A 5. B 6. A 7. B 8. C 9. D 10. B 11. B 12. D二. 填空题13. (1)凝华;(2)液化;(3)熔化;(4)升华;(5)汽化.14. 甲和乙;甲和丙15. 振动;音调;乙;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16. ①熔化;②升华;③凝固.17. 船;水18. 小;蒸发;吸三. 画图题19. 解:已知入射角为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为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如图所示:四.探究题 20. (1)固体比气体传声效果好;(2)发声体在振动;(3)真空不能传声;(4)声音可以传递能量.21. (1)C;(2)孔的形状;(3)甲;丙;(4)太阳.22. (1)①水银;②量程;③CBDA;④B;⑤由大变小;由小变大;⑥减少水的质量;(2)①见图;②99;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五.计算题 23. 解:火车的速度v2=20m/s,由公式s=vt得:火车鸣笛后2s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路程为:s1=V1t=340m/s×2s=680m;2s内火车前进的距离为:s2=V2t=20m/s×2s=40m;根据关系式:2s=s1+s2;火车鸣笛时距隧道口距离为:s===360m.答:火车鸣笛时距隧道口距离为360m.24. 解:(1)由v=,可得正常行驶时间:t1==≈0.33h;(2)由v=,t2=30min=0.5h,所以路程s2=vt2=15km/h×0.5h=7.5km;答:(1)电动自行车正常行驶时,充电一次可正常行驶0.33h;(2)小李到工厂的距离大约是7.5k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孟州市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范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郏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