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537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537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537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一、单项选择(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估侧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冰箱冷藏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B.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C.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为0.175dmD.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9s2. 两盆水里面都有未熔化的冰块,一盆在阳光下,一盆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 )A.阴凉处的水温度较高 B.阳光下的水温度较高C.两盆水的温度一样高 D.无法确定3. 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30°B.反射角为60°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D.反射角为30°4.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看见水中游动的金鱼 B.看见黑板上白色的粉笔字C.看见湖边树木的倒影 D.看见阳光下电线杆的影子5. 下列做法属于在声源处有效制止了噪音产生的是( )A.在嘈杂的环境中带好耳塞B.歌厅的内墙使用很厚的软材料装修C.会场里将手机调静音D.有居民居住的公路旁修建隔音墙6.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只有空气能够传声D.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7. 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升华现象B.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最终“消失“了,这是蒸发现象C.夏天,打开冰箱门会冒出一股“白气”,是汽化现象D.冬天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8. 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9. 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10. 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 )A.一叶障目 B.镜花水月 C.凿壁偷光 D.形影相随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1.8m B.3.3m C.4.8m D.5.5m12. 如图是对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熔化过程持续了6分钟C.CD段表示该物质处于液态 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二.填空题(共6题,总计21分)13. 如图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停表显示的时间是 s.14. 在探究水的沸腾规律的实验中,小聪同学获得了如图所示的曲线,由图可看出,沸腾前,水的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当水沸腾后,它的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但仍需要 (填“吸热”或“放热”).沸腾时水中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这是一种剧烈的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若将液体上方的气压增大,则液体的沸点将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15. 针对运动损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损伤处喷射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同时减缓人的伤痛感.氯乙烷采用 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罐中,喷在皮肤上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大量的热.16. 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 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7. 如图甲所示,小汽车靠超声波发现障碍物,其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 ;如图乙所示,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 的标志.18. 如图所示是放大桌面微小形变的装置,M和N是平稳面,当用力F压桌面时,此时平面镜M上的入射角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墙面上的光斑将向 移动(选填“上”或“下”).三.画图题(总计10分)19.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夹角30°斜射入井口,若要利用一块平面镜,将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四.探究题(共3题,总计25分)20. 如图所示,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1)在玻璃罩内放一个能正在发声音乐闹铃,此时我们 听到音乐(填“能”或“不能”).(2)用抽气设备抽钟罩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听到音乐声将会 .(3)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 听到声音(填“能”或“不能”),但有时还是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是 .(4)该实验表明声音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21. 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应选择 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玻璃板“)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4)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2. 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1)要完成这个实验,已准备有烧杯、酒精灯、铁架台、计时器,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 (选填“内焰”或“外焰”),安装实验器材时(图甲),应按照 顺序进行(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其错误之处是: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同时小红发现A点出现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成因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按丙图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3)小明按照老师要求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直到水烧开.则在此过程中,下列现象先观察到的是图丁中的 (选填“a”或“b”)图.(4)有一组他同学在实验中将水加热到沸腾时共用了3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一种即可)(5)另外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他们分别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戊中a、b所示,由图象可以判断水的沸点为 ℃.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继续用猛火加热,水的沸点会 (选填“升高”、“不变”或“先不变后升高”);两个小组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6)实验后的沸水放在桌上越来越凉,如图2,图象中能表示其温度T随时间t 变化关系的是 .五.计算题(共2题,总计20分)23.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鸣笛处行驶了多远?(2)鸣笛处距山崖多远?24. 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自家到学校的距离,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华在学校跑道上以上学步行速度步行100m,测得用时80s,求他步行速度(2)小华步行上学需20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3)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他还须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B 2. C 3. B 4. A 5. C 6. A 7. A 8. D 9. D 10. B 11. B 12. A二. 填空题13. 2.30;337.5.14. 升高;不变;吸热;汽化;升高.15. 压缩体积;汽化;吸收16. 振动;响度17. 定位;鸣笛18. 变小;下三. 画图题19. 解:由于反射光线竖直射入井内,过入射点O竖直向下做出反射光线OB;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然后作∠AOB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ON).由图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AOB=30°+90°=120°;则反射角∠BON=∠AOB=×120°=60°,如图所示:四.探究题 20. (1)能;(2)减弱;(3)不能;玻璃罩内没有完全抽成真空;(4)介质;真空.21. (1)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像与物的大小;(3)不能;虚;(4)不变.22. (1)温度计;外焰;自下而上;(2)相平;液化;(3)b;(4)减少水的质量;(5)97;不变;质量;(6)D.五.计算题 23. 解:(1)由v=可得在t=2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1=v1t=20m/s×2s=40m;(2)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2s=680m,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2s=s1+s2,s=(s1+s2)=(40m+680m)=360m;答:(1)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鸣笛处行驶了40m;(2)鸣笛处距山崖360m.24. 【解答】解:(1)小华步行速度为v===1.25m/s;(2)由v=可得,小华家到学校的距离:s′=vt′=1.25m/s×20×60s=1500m.(3)根据公式s′=vt′知,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t′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速度v不变.答:(1)小华步行速度是1.25m/s;(2)小华步行上学需20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500m;(3)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他还须注意控制步行速度v不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孟州市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浚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滑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