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孟州市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孟州市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一、单项选择(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PM2.5”是指大气层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微粒.其中2.5μm相当于( )A.2.5×10﹣3mm B.2.5×10﹣6km C.2.5×10﹣1nm D.2.5×10﹣9m2. 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那榆荫下的一潭,是天上虹”,“榆荫”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放大的实像3.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城区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B.利用声呐探测海底的深度,是利用它的方向性好的特点C.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4. 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A.液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5. 在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是( )A.日食 B.山的倒影C.水中筷子“弯折” D.小孔成像6.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装扮着我们的生活”,关于这些现象的形成与对应的物态变化的连线,正确的是( )A.雾﹣﹣﹣﹣汽化 B.露﹣﹣﹣﹣液化 C.霜﹣﹣﹣﹣凝固 D.雪﹣﹣﹣﹣升华7. 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少蒸发的措施是( )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B.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8. 海波的熔点为48℃,那么48℃的海波处于( )A.固态 B.液态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9. 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m远的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A.关卡4 B.关卡3 C.关卡2 D.关卡110. 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 B. C. D.11.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树荫下的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树叶的像B.太阳、月亮、星星等发光的物体都是光源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漫反射12. 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二.填空题(共6题,总计21分)13.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由物体的 产生,以 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14. 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 ,属于虚像的是 ,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 ,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 (只填序号)15. 宇航员在太空中必须通过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打雷时,小华同学先看到闪电,经过2秒钟听到雷声.请估算一下,发生雷电处离小华的距离是 m.16. 标准大气压下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规定为0℃,把 温度规定为100℃.体温计的量程是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 左右.17. 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 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18. 小强一家利用国庆假期驾车外出旅游.将要到达目的地时,小强观察到汽车速度计如图所示,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km/h.爸爸告诉他,保持这个车速行驶,再过12min就能到达目的地,则他们距离目的地 m.三.画图题(总计10分)19.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夹角30°斜射入井口,若要利用一块平面镜,将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四.探究题(共3题,总计25分)20.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2)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或“小”);(3)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AC= 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 m/s,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BC= m/s.2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关键是如何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经过观察、思考,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进行探究.(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该进行如下操作: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 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从玻璃板前 (某一位置看上去/任一位置看上去都)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与玻璃板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从棋子A侧观察,仍能看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拿走棋子B,将这块白板移动到棋子A像的位置时,从棋子 (A/B)侧观察白板,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棋子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4)实验中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保持“垂直”,若不垂直,将对实验观察带来不便,请说出不垂直会带来怎样的不便: .(5)小明在蜡烛B处做好标记号,测得B到A的距离为10cm,再移出蜡烛B,将玻璃板平移到B位置,此时所成像与前一次成像的大小比较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二次所成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为 cm.(6)受实验的启发,小明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候车室的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方案,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①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 ;②记录 ;③量出 的距离.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 ,步骤③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22. 如下图所示,是小明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的数据,小明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min为止.他记录的数据如下表:t/min0123456789101112T/℃909192939495969798 98 989898(1)将表中空缺补全,填写依据 .(2)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由此可知当时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的“大于”“等于”或“小于”).(3)减少加热时间的方法 .(填一种即可)五.计算题(共2题,总计20分)23. 一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s=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s1=40m后,司机刚好听到笛声的回声,(已知气温是15℃).求:(1)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2)汽车行驶40m所用的时间是多少?(3)求汽车行驶的速度?24. 小华在假期探望外祖母,他乘坐火车时发现,每经过铁轨接头处,车身都要振动一次,听到“咣当”响声.小华共数出81次车身振动时,所用时间是40s.若每节铁轨长12.5m,求:(1)这段时间内火车行驶的路程;(2)火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A 2. B 3. B 4. C 5. B 6. B 7. A 8. D 9. B 10. D 11. D 12. C二. 填空题13. 振动;声波(或“波”).14. ①④;②③⑤;②⑤;③④15. 340;68016. 冰水混合物;沸水;35~42℃;37℃.17. 液化;外侧;内侧18. 70;1.4×104三. 画图题19. 解:由于反射光线竖直射入井内,过入射点O竖直向下做出反射光线OB;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然后作∠AOB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ON).由图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AOB=30°+90°=120°;则反射角∠BON=∠AOB=×120°=60°,如图所示:四.探究题 20. (1)v=;(2)大;(3)0.24;0.2;0.3.21. (1)确定像的位置;(2)相同;任一位置看上去都;相等;(3)反射;B;虚;(4)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5)不变;20;(6)①自己的像与广告牌重合;②自己的位置;③自己与玻璃屏蔽门的距离;刻度尺.22. (1)98;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2)98;小于;(3)减少水的质量.五.计算题 23. 解:(1)声音传播的距离:s2=2s﹣s1=2×700m﹣40m=1360m,(2)由v=可得,声音传播时间即为汽车行驶40m所用的时间t===4s;(3)由v=可得,汽车行驶的速度v声音===10m/s.答:(1)声音传播的距离是1360m;(2)汽车行驶40m所用的时间是4s;(3)汽车行驶的速度为10m/s.24. 解:(1)每节铁轨长12.5m,则车在40s内行驶的距离:s=(n﹣1)s1=(81﹣1)×12.5m=1000m,(2)火车的速度:v===25m/s.答:(1)这段时间内火车行驶的路程是1000m;(2)火车的平均速度是25m/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范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郏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杞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