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光山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光山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一、单项选择(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今年10月15、16日,交大附中分校举行了第十四届秋季田径运动会,开幕时某班的方阵中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站队看齐时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B.铿锵有力的口号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观众耳朵的C.看到跑道是红的、草地是绿的,是因为跑道吸收了红光,草地吸收了绿光D.草地上有露珠,这是液化现象2. 东东正从远处向平面镜走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他的像变小,像与人的距离变大B.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C.他的像变小,像与人的距离变小D.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3. 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变小B.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C.物体靠近平面镜,像的位置不变,像的大小不变D.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4.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属于凝华现象B.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可以降低体温,属于汽化现象C.冬天,窗户玻璃上形成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D.家庭电路短路时,保险丝烧断,属于液化现象5. 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揭开锅盖后,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 )A.锅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华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眼镜上B.眼镜上有灰尘C.镜片导致水发生汽化蒙在玻璃上D.锅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6. 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源不发生振动B.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C.城市里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一般道路两旁植树种花D.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7. 屠呦呦女士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她发现了抗疟疾新药青蒿素,如图所示是无色针状晶体状青蒿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无色是因为它能够反射所有色光B.青蒿素可以治疗一切疾病C.青蒿素有熔点D.青蒿素在凝固时需要吸收热量8. 关于声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C.“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递信息9. 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10.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液体能传声B.乙实验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丙实验说明声能传递信息D.丁图中马路边的隔音板阻隔噪声11. 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A. B. C. D.12. 如图是对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熔化过程持续了6分钟C.CD段表示该物质处于液态 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二.填空题(共6题,总计21分)13. 我们应该避免在公众场所高声喧哗,在公众场所高声喧哗会产生 污染,这里高声喧哗的“高”是指声音的 ,“闻其声知其人”是指声音的 (后两空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4. 在探究水的沸腾规律的实验中,小聪同学获得了如图所示的曲线,由图可看出,沸腾前,水的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当水沸腾后,它的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但仍需要 (填“吸热”或“放热”).沸腾时水中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这是一种剧烈的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若将液体上方的气压增大,则液体的沸点将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15.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 的物理量.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可以表述为此汽车每秒钟行驶 m,若汽车以此速度匀速行驶了10min,则行驶的距离为 km.16.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大;接听熟人的电话时,听声音就知道那头是谁在说话,这是根据声音的 来辨别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7. 每年到了这个季节,气温变化较大,儿童极易感冒发烧,为了降温常在额头贴上(如图)所示的退热贴,退热贴内部是一种呈固态的胶状物,在使用过程中胶状物会逐渐消失,请问在这过程中胶状物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此过程需要 热(填“吸/放”).18. 小强一家利用国庆假期驾车外出旅游.将要到达目的地时,小强观察到汽车速度计如图所示,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km/h.爸爸告诉他,保持这个车速行驶,再过12min就能到达目的地,则他们距离目的地 m.三.画图题(总计10分)19. 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四.探究题(共3题,总计25分)20.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VAB= m/s.21.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 (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 .22. 上周日,学校组织八年级全体同学去南郊风景区春游,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八年级(3)班的张恬恬同学回到家后觉得口很渴,倒水时发现热水瓶里面已经空了,于是她就拿出水壶,倒入小半壶自来水,放到煤气灶上用大火加热.几分钟后,水开了,壶口处冒出大冒“白气”.张恬恬关掉煤气灶后取下水壶,水逐渐停止沸腾.当她向水瓶中灌水时,壶口处的水忽然又“沸腾”了,水花四溅,差点儿溅到自己身上.张恬恬吓了一跳,立刻将水壶放下.过了好一会儿才拿起水壶向水瓶中灌水,这次没有出现刚才的“沸腾”现象.张恬恬同学觉得很奇怪,把这事告诉了在学校教物理的爸爸.爸爸听了以后,笑着对恬恬说,你已经开始学物理了,最好自己来探究这个问题.在爸爸的指导下张恬恬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结果如下.表一水壶中的水量用大火烧开水,水开后立即灌入水瓶水烧开后过一会儿再灌入水瓶半壶水灌水时水会突然沸腾灌水时水不会突然沸腾一壶水灌水时水不会突然沸腾灌水时水不会突然沸腾表二水壶中的水量用小火烧开水,水开后立即灌入水瓶水烧开后过一会儿再灌入水瓶半壶水灌水时水不会突然沸腾灌水时水不会突然沸腾一壶水灌水时水不会突然沸腾灌水时水不会突然沸腾发现原来已经不沸腾的水发生突然沸腾的现象,只有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会出现:①水量比较少(半壶水);②用大火烧开水,水开后立即灌入水瓶.张恬恬同学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液体沸腾的条件,终于得到了水在灌入水瓶时再次沸腾的原因.通过这次活动,张恬恬认识到物理与生活实践联系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多观察,多实验,不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能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1)“几分钟后,水开了,壶口处冒出大量‘白气’.其中的“白气”是 .(2)液体沸腾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液体沸腾后,继续加热,液体温度将 .(3)原来已经不沸腾的水在灌入水瓶时再次沸腾的原因是什么? .五.计算题(共2题,总计20分)23. 一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s=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s1=40m后,司机刚好听到笛声的回声,(已知气温是15℃).求:(1)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2)汽车行驶40m所用的时间是多少?(3)求汽车行驶的速度?24. 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C 2. B 3. B 4. B 5. D 6. C 7. C 8. A 9. B 10. C 11. B 12. B二. 填空题13. 噪声,响度,音色14. 升高;不变;吸热;汽化;升高.15. 快慢;20;1216. 响度;音色17. 升华;吸18. 70;1.4×104三. 画图题19. 解:已知入射角为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为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如图所示:四.探究题 20. (1)v=;(2)小;(3)0.2.21. (1)薄;(2)前侧;等效替代法;(3)不变;(4)不能;虚像.22. (1)小水珠;(2)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不变;(3)由于用大火加热且水不满,所以壶的上半部分温度较高,超过了水的沸点.将水灌入水瓶时,水流经壶的温度较高的上半部分,水会再次吸热重新沸腾.五.计算题 23. 解:(1)声音传播的距离:s2=2s﹣s1=2×700m﹣40m=1360m,(2)由v=可得,声音传播时间即为汽车行驶40m所用的时间t===4s;(3)由v=可得,汽车行驶的速度v声音===10m/s.答:(1)声音传播的距离是1360m;(2)汽车行驶40m所用的时间是4s;(3)汽车行驶的速度为10m/s.24. 解:(1)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则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t1=9h.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v===100km/h;(2)v′=144km/h=40m/s,由v=得: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s′=v′t′=40m/s×25s=1000m,所以火车的长度s火车=s′﹣s桥=1000m﹣400m=600m.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00km/h;(2)火车的长度是600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孟州市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范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郏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