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12《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539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12《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539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12《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5390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人教部编版12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展开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目的
1.认识“群、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会写“竹、牙〞等5个字和横折弯钩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
3.提取信息,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
教学策略
识字写字
(1)识字。
认读10个生字,1个多音字“着〞,会写“竹、牙、马、用、几〞5个汉字。
用字理识字、图文结合的方式识记“群、竹、牙〞3个字,把音、形、义结合起来,将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再通过带拼音读、组词读掌握字音。用组词“一群、一步〞与图片结合的方式认读“群、步〞,配合说话练习:一群小画家、一群鱼儿、一步之遥等。引导学生用读句子理解句子意思的方式认读“参加〞。用组词、图文结合、生活识字的方式认读“着〞字,辨析多音字“着〞的不同读音,如“看着、笑着、哭着〞“睡着了、着火〞等。
新笔画横折弯钩在书写时要注意下笔写短横,略顿笔后折向下写竖弯钩,稍稍向左倾斜一点,到起钩处略顿笔后向上方钩出,一笔写成。
(2)写字。
“竹、牙〞都含有竖钩,“用〞与前面的“月、同〞比拟,引导学生发现外框的大小要适中,注意观察“马〞的竖折折钩和“几〞的横折弯钩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朗读指导
引导学生体会本课轻快活泼的基调,关注语气和停顿,多种形式练习朗读。
启发学生回忆:下雪的时候,自己的心情怎样,进而想象小动物们在雪地里兴奋的样子,表达出自己欢快活泼的心情。朗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语气要轻柔。
老师范读,引生从分句到整句、从一句到几句,逐步读熟课文;再让学生自读课文,纯熟朗读;最后采用个别读的方式检查朗读,有针对性地指导。
理解运用
落实训练重点,引导学生用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找一找文中描写了哪些动物和景物,把小动物和景物联络起来。学生可能画不完好,可采用作业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比拟。
利用实物图片,让学生有详细感受,找到小动物的脚印与景物的相似之处。利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读的方式,老师问:小鸡画什么?学生答:小鸡画竹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积累运用
(1)在熟读课文的根底上,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背诵课文。
可以让学生联络生活经历体会,根据所写的事物分别背诵,再按顺序将短句串联起来,背诵课文;可以借助插图背诵,如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这一群小画家分别在雪地里画什么;也可以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如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或者采用表演读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还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展背诵。
(2)课文反复利用句式“谁做什么〞介绍了小动物们脚的形状特征,比方“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等,老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这样的认识方式和表达句式,迁移到对其他动物的特征认识中。借助“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的句式,拓展学生对动物习性的认识,引导学生说说其他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1.教学课件。
2.词卡(竹叶、梅花、枫叶、小马、月牙、小鸡、小狗、小鸭,其中本课未要求认读的字注音)。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的
1.运用字理识字等方法认识“群、竹、牙〞3个生字,会写“竹、牙、马〞3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读准轻声,读出感慨句的语气,读出儿歌的节奏。尝试背诵课文的前3句。
3.结合插图,理解“小画家〞画了什么,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学习认真观察。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导入:有一天,下起了大雪,四个淘气的小家伙,跑到雪地里,你们认识他们吗?(出示:小鸡、小鸭、小狗、小马。)他们还说自己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
活动1初读课文,圈画生字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听准字音。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小组读文,圈画生字。
3.同桌互相检查生字圈画是否完好,互相听读,读准字音。
活动2整体感知,理解大意
提问:雪地里都有哪几个小画家?他们都画了什么呢?
1.学生找一找,用圆圈圈出小画家和他们的作品。课件出示文本和插图,组内交流。
2.用“雪地里来了 、 、 和 〞的句式说一说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
设计意图 老师范读可以帮助学生正音;圈画生字,既是对生字的感知,也是一种提取信息的方式。通过说句式的练习,让学生大致理解课文内容,便于整体把握。
板块二 逐句研读,识字理意
活动1读文识字,学习第1、2句
1.出示下雪、小动物们在雪地上的图片,让大家自由说说感受。
2.注意轻声和感慨句的读法,指导读好课文第1句。
(1)课件出示“下雪啦,下雪啦!〞,指导学生读好轻声,“啦〞字要读得轻而短。
(2)读出语气变化。点拨:感慨号里装满了下雪时小动物们的快乐,所以第二个“下雪啦〞的语气要读得更强一点。
老师范读——男女生轮读。
3.认识“群〞字,读好第2句话。
(1)课件出示“群〞的甲骨文,识记“群〞字。
(2)理解“一群〞的意思和用法。
生活中人或其他动物数量很多的时候,就可以用“一群〞来表示。
出示相应图片,引导运用:一群鸡、一群大象、一群蜜蜂、一群人。
(3)指导朗读“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指名读——齐读。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活动2读文识字,学习第3句
1.提问:小画家们都画了什么呢?
同桌互相检查圈画的是否完好,交流画了什么。课件呈现文本,下方对应图片,指名连线。
课件出示 小鸡→竹叶 小狗→梅花 小鸭→枫叶 小马→月牙
(图+文字)
2.认识“竹〞“牙〞。
(1)出示鸡爪、鸡爪印、竹叶的图片,观察相似之处。课件出示竹子、竹叶、竹林的图片和词语,指生读。
(2)课件出示月亮的不同形态,引导学生识别“月牙〞。出示大象牙齿的图片,启发想象:“牙〞字哪一笔和象牙最像?
“牙〞组词拓展。出示“牙〞字开花,随机出示“月牙、门牙、牙刷〞(“刷〞注音),学生认读。
3.指导朗读。
(1)老师范读,在小画家的名字后面略微停顿。
(2)学生练读,男女生轮读。
课件出示 竹子 竹叶 竹林 月牙 门牙 牙刷
设计意图 用字理识字的方法,把字形和字义理解联络起来,看到“群〞的字形,就能知道表示很多羊的字义,再出示不同种类事物的图片,联络生活拓展运用,加深理解。运用图文结合识字法,帮助学生形象感知月牙的样子,用大象的牙齿想象“牙〞字的“撇〞。使用图文结合的方法,便于进步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形象思维。圈画出文中的小动物和他们的作品,提取文中信息,使学生逐步学习阅读方法。
板块三 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1.指导朗读前三句。
(1)老师范读,注意每句话的语气、停顿。
(2)学生自由练读——老师指名读——集体读。
2.集体填空背诵:
下雪啦, !
雪地里来了 。
小鸡 , 。
, 。
设计意图 训练朗读,随时稳固,便于将瞬时记忆变为短时记忆。
板块四 观察识记,指导写字
1.学写“竹〞字。关注笔画,聚焦易错点。
→竹 最后一片叶尖多像被风吹起的一个小钩,就变成了“竖钩〞。
(1)指导观察字形,小结书写要点:左窄右略宽,左短右长,右边的撇穿插到左边的横下面。
(2)老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练写,作业展评。
2.学写“牙〞字。
(1)观察“牙〞的字形。老师小结要点:横和竖折在上半格,竖钩在竖中线右侧,撇与竖钩舒展。
(2)老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练写,作业展评。
(3)“竹、牙〞都含有竖钩,比拟竖钩的不同位置。
3.学写“马〞字。
(1)课件出示“马〞字的演变图,指导观察“马〞字形:横折就像马头,不能写得太大;竖折折钩像马身子,第一个折要落在横中线上面,要写得舒展,就像宽宽的马背;最后一笔横就像高高扬起的马腿,要写得舒展有力。
(2)老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练写,作业展评。
设计意图 在写字中建立或加深字形与字义的联络,如“竹〞字的竖钩、“马〞的字形,使识字与写字有机结合。注意关键笔画的指导,如“竹、牙〞都含有竖钩,比拟竖钩的位置,有助于把字写美观。
第2课时
课时目的
1.稳固“群、竹、牙〞3个字,认识“用、几、步、为、参、加、洞〞7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着〞,学写新笔画横折弯钩,会写“用、几〞2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和画之间的关联。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字词,回忆背诵
1.课件出示小动物在雪地里的图片。
2.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
3.指名背诵前三句。
板块二 逐句研读,识字背诵
活动1读文识字,学习第4句
1.提问:我们画画时要用笔和颜料,而且还要画很长时间。可是,小动物们是怎样画的呢?你们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呢?
板书: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
2.认识“用〞“几〞。
(1)这里面有2个生字,谁会读啊?指生读,注意“用〞是后鼻音。
(2)学生自由组词,老师相机板书,理解字义。
(3)课件出示“几〞的字源图片,“几〞是古代一种矮小的桌子。
预设:有用、好用、几个、几人。
3.指导朗读:让我们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小画家们兴奋的心情和自豪感吧!指名读——齐读——比赛读——表演读。
活动2读文识字,学习第5、6句
过渡:这么多小动物都来参加了,可是青蛙没参加,他为什么没参加?他在哪里呢?
1.老师范读,学生练读问句。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2.识记生字。
这两句有好几个生字呢!谁能找出来啊?
(1)熟字加一加:力+两点=为 力+口=加 氵+同=洞
(2)“参加〞是一个词语,引导学生说说班级谁最爱参加体育活动、音乐活动、美术活动,交流中理解。
(3)认读“着〞字,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辨析多音字“着〞的不同读音,课件出示“看着、笑着、哭着〞“睡着了、着火〞等,学生结合生活分辨、练读。
3.指导读好答句。
(1)出示青蛙冬眠图片,点拨:此时青蛙睡得可香啦,我们要小声一点哟!
(2)自由读——指名读。
4.练读第5、6句,注意问答句的语气。可采用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男问女答等形式。
活动3尝试背诵全文
1.朗读全文,指导语气、停顿。
2.练习背诵。(1)借助插图背诵。(2)采用表演读的方式背诵。
3.自主背诵——同桌互背——集体背诵。
设计意图 根据生字特点,运用字理识字、语境识字、图文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进步识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结合句子含义提示朗读语气,用朗读语气把句子含义表达出来,不从训练朗读技巧出发,使学生的语感得到真正的练习。
板块三 联络生活,仿说句子
过渡:孩子们,冬天到雪地里玩的小画家还有很多,我们一起邀请他们来吧。
1.借助图片激发想象,帮助孩子建立脚印和其他事物的联络。
(1)课件出示有特点的动物脚印画和相对应的动物的名称(不要求会认的字注音),学生想象,这些脚印分别像什么?你能根据这三个小动物的脚印来说说他们画了什么吗?
(2)课件出示句式并仿说。
( )画( )。学生练说,老师适当引导。
2.提问:青蛙为什么睡着了呢?你知道冬眠的小动物还有哪些吗?他们都在哪里睡大觉呢?
(1)蛇、刺猬等动物也会冬眠,课件出示动物图片。
(2)课件出示句式并仿说
( )为什么没参加?他在( )睡着啦。
设计意图 补充一些学生熟知的动物脚印,把脚印转换成有趣的图画,再用文中的句式表达出来,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才能,又增长了科学知识,开阔了视野,培养了思维才能,还能让学生从大自然中感受到无限的乐趣。
板块四 观察识记,指导写字
1.学写横折弯钩。
(1)出示“几〞,指出新笔画横折弯钩的位置。老师讲解横折弯钩书写要点:先写短横,顿笔后向下略向左斜运笔,再弯向右侧,最后向上出钩。弯要有弧度。
(2)范写指点,学生书空。
(3)练写展评。
2.学写“几、用〞2个字。
(1)“用〞与“月、同〞比拟,引导学生发现外框的大小要适中,老师小结要点:“用〞中间第二横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左右根本对称;中间两横不接触两边。
(2)“几〞老师小结要点:左右笔画贴近竖中线;横折弯钩舒展。观察比拟“马〞的竖折折钩和“几〞的横折弯钩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老师范写,学生练写,老师提醒书写姿势,展评。
设计意图 老师先让学生观察字的间架构造、主要笔画的位置,再提示书写要点、范写,然后学生练写,进展展评,展评的程序便于让学生掌握书写要领,纠正书写失误。
板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
作业设计
见?小学教材全解随堂测?对应的测试内容。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12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12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共9页。
2020-2021学年12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2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共2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课文 412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课文 412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练习背诵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