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后提升试卷(52份)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九单元第50讲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后提升
展开这是一份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九单元第50讲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后提升,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九单元 第50讲
一、选择题
1.(2021·山东青岛调研)战国时期,转运贸易已具有相当突出的发展。在湖南等地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种被称为“蜻蜓眼”的琉璃珠,与古代西亚的同类产品如出一辙。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人称我国为“赛里斯”(丝国)。由此可知,当时( )
A.转运贸易占据主导地位
B.中西贸易已经开始
C.古代丝绸之路已经开通
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在湖南等地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种被称为‘蜻蜓眼’的琉璃珠,与古代西亚同类的产品如出一辙。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人称我国为‘赛里斯’(丝国)”可知,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中西贸易,故B项正确;仅根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转运贸易占据主导地位的结论,故A项错误;古代丝绸之路在汉代开通,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充分说明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故D项错误。
2.埃及开罗附近的遗址发现了数以万计唐至宋初的瓷片;叙利亚沙玛拉遗址发现了大批唐代陶瓷器;印度勃拉名纳巴特遗址也发现了唐代瓷片。以上信息表明唐代( )
A.瓷器是海外贸易的最主要商品
B.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范围较广
C.私人海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
D.中国已经成为东亚文化圈中心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可以达到印度、西亚、非洲等地,辐射范围较广,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3.(2021·北京模拟)明朝张燮在《东西洋考》中记载:“文郎马神(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初盛食以蕉叶为盘,及通中国,乃渐用磁(瓷)器。”非洲发现了大量明朝的陶瓷,如蒙巴萨发现的茶具。材料说明明朝的对外贸易( )
A.废止了明朝初期实行的海禁政策
B.影响到亚非一些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
C.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D.奠定了中国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的人最初用蕉叶作为食盘,与中国有了交流之后逐渐改用瓷器,非洲蒙巴萨发现了明朝的陶瓷茶具,说明明朝的对外贸易影响到亚非一些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故B项正确;明朝的海禁政策限制民间海外贸易,材料无法说明该政策被废止,排除A项;明朝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故D项错误。
4.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所以中国的寺院有的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对此材料最合理的解释是( )
A.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逐渐趋同
B.佛教被统治者改造成精神统治工具
C.中国佛教与儒家争夺正统地位
D.佛教深受中国文化浸润利于其传播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佛教主动融合儒家思想,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此举有利于其传播,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5.新航路开辟之前,欧洲的对外贸易主要由冒险商人采用人背马驮的形式贩运东方的奢侈品;新航路开辟后,大型商船队从事的大规模海上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这一转变( )
A.预示着工业资本的崛起
B.扩大了世界市场的范围
C.使商人获得贸易主导权
D.推动了蒸汽动力的普及
【答案】B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大型商船队从事的大规模海上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这种转变扩大了世界市场的范围,故选B项。
6.17世纪,在荷兰政府的支持下,一些大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19世纪末,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建立( )
A.都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都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产物
C.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D.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
【答案】C 【解析】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和垄断组织均属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不同阶段的经济组织,它们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故C项正确;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是早期殖民扩张阶段的产物,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而垄断组织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产物,故A、B两项错误;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和垄断组织均与国家干预经济不相关,故D项错误。
7.(2021·山东枣庄质检)妈祖信仰原本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神信仰,1405年琉球建立妈祖庙,17世纪日本长崎建立妈祖庙,而后泰国、缅甸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相继出现规模不同的妈祖庙。据此可知,妈祖信仰的传播( )
A.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联系
B.扩大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力
C.源于海上丝路的不断拓展
D.巩固了“朝贡贸易”体系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妈祖信仰传播到琉球、日本、泰国、缅甸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这表明中国文化向外传播,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增强,故选A项。
8.下面为1680—1830年塞内加尔主要出口“商品”占出口总额统计表,据此可知,1680—1830年塞内加尔( )
类别 | 1680年 | 1730年 | 1780年 | 1830年 |
黄金 | 5.0% | 7.8% | 0.2% | 3.0% |
橡胶 | 8.1% | 9.4% | 12.0% | 71.6% |
奴隶 | 55.3% | 64.3% | 86.5% | 1.9% |
A.处于三角贸易的主导地位
B.民族独立运动得到发展
C.经济发展依附于欧洲市场
D.矿产资源开发始终迟滞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塞内加尔出口的主要“商品”从奴隶变为橡胶,反映出工业革命前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以及工业革命时期对原料的需求,表明该时期塞内加尔的经济发展依附于欧洲市场,故C项正确;处于三角贸易主导地位的是欧洲殖民者,排除A项;塞内加尔取得民族独立是在二战后,排除B项;“始终迟滞”的说法过于绝对,且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
9.下表为1740-1800年英国的工业产值及出口额的相关数据。据此可知( )
时间 | 英国工业产值/万英镑 | 出口额/万英镑 |
1740年 | 2 420 | 630 |
1770年 | 3 690 | 1 120 |
1800年 | 6 820 | 2 350 |
A.英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联系密切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自由贸易政策促进英国的对外贸易
D.英国工业水平居于世界一流地位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随着工业产值的增长,英国的出口额也在不断增加,说明英国国内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故A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B项;英国开始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是在19世纪上半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将英国与其他国家作对比,无法体现英国工业水平居于世界一流地位,排除D项。
10.下图所示为清朝时的更钟,它把我国传统夜间计时的“更”与西方计时的“时”“分”有机结合起来,并能根据节气的变化调整“更”的长短,符合传统计时习惯。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清朝的时钟领先世界
B.体现了中西文化融合的特点
C.时钟更有利于控制农时
D.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一脉传承
【答案】B 【解析】材料“把我国传统夜间计时的‘更’与西方计时的‘时’‘分’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故选B项。
11.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其基本职能包括:为成员提供开展多边贸易谈判的场所和论坛;解决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避免贸易战;强调成员贸易政策的透明度,促进贸易管理体制的一体化。由此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
A.开启了经济全球化时代
B.意在保持成员经济的同步繁荣
C.实现了国际贸易平等化
D.旨在追求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答案】D 【解析】世界贸易组织旨在促进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统一贸易管理体制,这体现了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故D项正确;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前就已出现,排除A项;“同步繁荣”不符合世界经济的现实状况,排除B项;20世纪90年代中期,公正合理的国际贸易新秩序尚未完全确立,不可能实现国际贸易平等化,排除C项。
12.21世纪初,中国百姓的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转变为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增加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目标。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材料表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
A.主动地学习并融入世界
B.服装制造业已领先世界
C.手机、汽车已基本普及
D.社会生活已完全国际化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今中国百姓的生活中使用的世界品牌增多,同时中国元素也对世界服装艺术产生影响,说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主动地学习并融入世界,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中国服装制造业的发展状况,排除B项;手机、汽车在中国的普及情况只是材料的一部分,排除C项;“完全国际化”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有多个始发港,比如徐闻(今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合浦(今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广州、泉州、宁波等,但史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港口是徐闻。汉武帝曾派人招募海员从徐闻、合浦出海,经过日南(今越南)沿海岸线西行,到达黄支国(今印度境内)、已不程国(今斯里兰卡),随船带去的主要有丝绸和黄金等物。这些丝绸再通过印度转销到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各国。
——摘编自《中国海洋文化》编委会《中国海洋文化·广东卷》
材料二 陆上丝绸之路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加之骆驼、马匹运载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最终绿洲古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价值。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从以陆上为主导转为以海上为主导的主要因素。
【答案】(1)特点:官府主管和组织人员出海;始发港位于东南沿海地区;航程已远达南亚,物品远销欧洲;伴随着经济、文化交流而发展。
影响:提升了汉朝的海外影响力;加强了中国与南亚地区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了汉代对外交往的渠道。
(2)主要因素:陆上丝绸之路受气候、地形限制;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阿拉伯国家长期对峙;经济重心南移;技术的进步(造船技术和指南针);统治者的对外开放政策;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期引进的茶味道苦涩。从17世纪起,随着糖的“加盟”,上流社会的女性中间流行喝下午茶,并以此为高贵的象征。与此相应,工人阶级中开始出现了茶歇,在工作间歇喝茶休息。这正是由茶的特性决定的,加糖的茶能迅速补充热量,像兴奋剂一样能让人精力充足。由于加糖红茶具有这些重要性,所以它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
——摘编自[日]川北稔《砂糖的世界史》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信息,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进行阐释。(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对历史信息的阐释需准确全面)
【答案】[示例]信息:加糖红茶普及到工人阶级中,促进了工业革命。
阐释:工业革命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赋予加糖红茶以工业文明的气息。加糖的茶从贵族生活的象征,逐渐变为城市工人的生活元素。对于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人们来说,在工作间歇喝上一杯加糖红茶,补充所需要的热量,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英国人的饮食习惯逐渐向支持英国工业发展的方向转变,推动了近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二十七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66讲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共3页。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命题突破第二十七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66讲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