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测量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4572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4.1 测量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详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4572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4.1 测量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4.1 测量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探索思路,题后总结,即学即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4章 解直角三角形24.1 测 量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刻度尺等工具进行测量.2.能用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物体的高度和宽度.3.会采用类比、归纳的学习方法测量物高和河宽.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测量距离的几种方法.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高度或长度.教学过程复习巩固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三边之间的关系:如图,在Rt △ABC中,∠C=90°.角:∠A+ ∠B=90°.边:AC2 + BC2 = AB2.导入新课【问题1】活动1 (小组讨论,教师点评)思考:当你走进学校,仰头望着操场旗杆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时,你也许很想知道,操场旗杆有多高?教师引出课题: 第24章 解直角三角形24.1 测 量探究新知探究点 用不同的方案进行测量活动2 (小组讨论,教师点评)要求 :(1)画出测量图形;(2)写出需要测量的数据(可以用字母表示需要测量的数据);(3)根据测量数据写出计算旗杆的高度的比例式.一、影长法 原理:在太阳光线下,同一时刻中,物高与影长成正比. 得比例式:=. 【总结】利用太阳光,量出竹竿在太阳下的影子长度、旗杆的影子长度、竹竿的高度,便可构造出相似三角形,从而求出旗杆的高度.二、平面镜法原理: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再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一组角相等,再根据物与地面垂直,得出一组直角,得两个三角形相似,列出比例式求解. 得比例式:. 三、标杆法原理:构造相似三角形.得比例式:.AB=AE+EB四、测倾器法方法:1.在测点D安置测倾器,测得点B的仰角∠BAC=34°;2.量出测点D到物体底部E的水平距离DE=l0米;3.量出测倾器的高度AD=1.5米.现在若按1:500的比例将△ABC画在纸上,并记为△,可得△ABC∽△,可得比例式:.根据比例尺1∶500,可求得BC,得BE=BC+CE.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教师点评)典例讲解(师生互动)例 如图,小东用长为3.2 m的竹竿做测量工具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移动竹竿,使竹竿、旗杆顶端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的同一点,此时,竹竿与这一点相距8 m、与旗杆相距22 m,求旗杆的高度.【探索思路】(引发学生思考)观察法:构建相似三角形模型→得出比例线段→代入数据求解.【解】∵ ED⊥AD,BC⊥AC,∴ ED∥BC,∴ △AED∽△ABC,∴ .∵ AD=8 m,AC=AD+CD=8+22=30(m),ED=3.2 m,∴ BC==12 m,∴ 旗杆的高度为12 m.【题后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已知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某些边的数据,我们可以考虑运用直角三角形相似的知识来求未知边的长度. 【即学即练】一条大河两岸的A、B处分别立着高压线铁塔,如图所示.假设河的两岸平行,你在河的南岸,请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皮尺和标杆,并结合你学过的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设计一个不过河便能测量河的宽度的好办法.(要求:画出示意图,并标出字母,结合图形简要叙述你的方案)【探索思路】(引发学生思考)转化法:作辅助线,将测AB的长转化为在河岸同一侧测与AB相等线段的长,考虑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来构建测量模型.【解】在河南岸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E,使CE=BE,再定出BF的垂线CD,使A、E、D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时测得CD的长就是AB的长.【题后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在实际生活中,对于难以实地测量的线段,常常通过两个全等三角形,转化需要测量的线段到易测量的边上或者已知边上来,从而求解.课堂练习1.如图,小华晚上由路灯A下的B处走到C时,测得影子CD的长为1米,继续往前走3米到达E处时,测得影子EF的长为2米,已知小华的身高是1.5米,那么路灯A的高度AB等于( )A.4.5米 B.6米C.7.2米 D.8米2.九年级(1)班课外活动小组利用标杆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已知标杆高度CD=3 m,标杆与旗杆的水平距离BD=15 m,人的眼睛与地面的高度EF=1.6 m,人与标杆CD的水平距离DF=2 m,求旗杆AB的高度.3.如图,在波平如镜的湖面上,有一朵盛开的美丽的红莲,它高出水面3尺.突然一阵大风吹过,红莲被吹至一边,花朵刚好齐及水面,如果知道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6尺,请问水深多少? 参考答案1.B 2.【解】∵ CD⊥FB,AB⊥FB,∴ CD∥AB,∴ △CGE∽△AHE,∴ =,即=,∴ =,解得AH=11.9.∴ AB=AH+HB=AH+EF=11.9+1.6=13.5(m).故旗杆AB的高度为13.5 m.3.【解】如图,红莲被吹至一边,花朵刚好齐及水面,即AC为红莲的长.在Rt△ABC中,AB=h,AC=h+3,BC=6.由勾股定理,得AC2=AB2+BC2,即(h+3)2=h2+62,所以h2+6h+9=h2+36,6h=27,解得h=4.5.即水深4.5尺.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用不同的方案进行测量:(1)影长法;(2)平面镜法;(3)标杆法;(4)测倾器法.原理:1.利用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进行测量的根据是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比例.2.利用直角三角形进行测量的根据是勾股定理.3.构造相似三角形进行测量的根据是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布置作业教材第101页练习第1,2题,第101页习题24.1第1,2题.板书设计课题 第24章 解直角三角形24.1 测量用不同的方案进行测量: 例题(1)影长法;(2)平面镜法; (3)标杆法;(4)测倾器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华师大版23.4 中位线导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探索思路,题后总结,即学即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25章 随机事件的概率25.2 随机事件的概率2.频率与概率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即学即练,合作探究,探索思路,题后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25章 随机事件的概率25.2 随机事件的概率1.概率及其意义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动手操作,探索思路,即学即练,题后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