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部编版一轮总复习提升课件(76份)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五单元第41讲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五单元第41讲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单元特征,知识清单,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定居生活,生产者,科学技术,重农抑商,生产关系的变化,私有财产,阶级矛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单元主要讲述两大主题: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41讲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课程标准】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2.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3.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4.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1.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2.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概念阐释】精耕细作“耕”指的是农田的开垦技术及方式和农业工具的发明与使用方式,“作”指的是农业的经营技术模式。精耕细作指的是古代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2.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3.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图解历史】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1.食物生产的现代化。(1)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畜牧业和渔业的现代化。
2.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名师指津】冷链物流的特点投资规模大,运营成本高;时效性要求强,温度稳定性要求高;需要高度的组织协调性和严格的技术服务支持;对现代技术依赖性强,对设施设备要求高。
【名师指津】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在全球环境危机、粮食危机日益加深的今天,如何解决人类的温饱和保障粮食安全成为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问题,力争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尽最大可能减少因自然灾害等带来的巨大风险和危机,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重大贡献。
角度: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史料一 同样是1平方英里的土地,种植作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因此,当我们看到人类总人口在距今10 000年至2 000年的8 000年中,从532万直线上升到13 300万,即足足增加25倍时,也不会感到惊奇了。——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二 原始音乐的产生与集体的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始人在集体劳动过程中发出的有节奏的呼喊声,便是最基本的声乐因素……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经验,从而产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解读】史料一说明农业生产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史料二反映原始音乐、科学技术的出现。
【思考】(1)根据史料一,指出人类社会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2)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的出现具有的重要意义。【答案】(1)根本原因:生产力得到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与延续的基础。(2)重要意义: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农业的出现推动了原始音乐、科学技术(天文历法、数学)的发展。
角度: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史料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而且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除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的,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的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美]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解读】史料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时间具有长期性。【思考】根据史料,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答案】特点:由欧洲主导;内容具有丰富性;范围具有全球性;结果具有双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
角度1:从“时空观念”角度考查现代农业史料 根据专家系统研究,在传统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只能养活2—1 000人。而到了近代,随着资本和技术集约型的现代农业的发展,每500公顷土地供养的人口猛增至5 000人,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当然现代农业高速增长也与化肥的大量投入密切相关。马克思曾经指出:“现代科学在农业的运用,将把农村居民从土地上赶走,使人口集中于工业城镇。”这种大规模的集中,“将把从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总之,世界农业现代化是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而生的,其实质和核心是化“农”,就是农民和农业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历史演进过程。——摘编自张新光《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中几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解读】史料说明现代农业与工业化、城市化密切相关。【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特点。【答案】特点:科技与资本集约型;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相伴而生;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幅度下降;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角度2: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史料 19世纪前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食品安全问题日渐突出。19世纪中期,《柳叶刀》杂志对食品质量卫生调查报告引起英国舆论界的空前支持和响应。在此情况下,英国成立专门委员会调查掺假问题,并在1860年通过了《食品掺假法》,授权地方当局设立“公共分析师”。但是“没有建立中央机关,确保食品安全的责任完全是地方性和可选性的”。
1875年,英国最终通过《食品与药品销售法》,扩大了地方委员会的权力,增加分析师人数,最重要的是扩大中央控制权力。此后经过一系列改革,地方政府委员会终于成为主管英国食品安全的重要机构。在该机构的努力下,到20世纪初,英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初步完善。——摘编自魏秀春《英国食品安全立法的历史考察,1860—1914年》
【解读】史料反映了英国通过舆论监督、制定法律、设置机构等手段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在食品安全治理上有哪些特点。【答案】特点:重视舆论监督;充分发挥政府主体作用;重视法律治理;治理主体多元化;设置机构,重视食品的抽检管理;地方政权在食品安全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1.(2021·吉林长春质检)据《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A.原始农业是由原始采集经济发展而来B.神农氏是农耕经济的发明者C.人口增长是农耕经济出现的重要原因D.真实地反映了远古生活状况【答案】C
【解析】材料“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反映了人口增长导致通过狩猎方式获得的食物供给不足,从而促使农耕经济出现,故选C项。
2.(2021·四川绵阳质检)李时珍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写成《本草纲目》,其中有“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的记载;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的文献记载:“玉蜀黍,俗名玉米……此种近时楚中遍艺之。”玉米种植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方气候差异 B.人口增长的需求C.殖民活动的推动 D.经济结构的变动【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玉米是高产作物,而我国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年间,人口急剧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加,故B项正确;南北气候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排除A项;C、D两项均发生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排除。
3.(2021·广东佛山模拟)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烟草、可可和马铃薯等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其中,马铃薯由于产量高、种植易、烹制简单等原因,到17世纪末已成为爱尔兰人的主食,并使当地人口得到快速增长。这说明了物种交流( )A.改善了人类的饮食结构B.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D.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地区彼此孤立的状态被打破,物种交流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故D项正确;物种交流可以丰富人们的饮食,但是不能直接改善人类的饮食结构,排除A项;洲际间的物种交流与工业革命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排除C项。
4.(2021·河北邢台质检)下面为西方发达国家蓬勃兴起的“精确农业系统”的示意图。
从中可以推知,“精确农业”( )A.完全实现了无人智能化操作B.将农业带入数字和信息时代C.随国家干预加强而不断发展D.利于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答案】B
【解析】从图中的“信息”“电子”“GPS”“决策支持系统”等关键词可看出,“精确农业”因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而“精确”,这是在对数字信息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B项正确;从图中的“决策”“气象信息”“电子图”“技术评估”等信息可以看出,“精确农业”从根本上还需要人来操作,故A项错误;从图中无法看出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农作物的种植类型,故D项错误。
5.(2021·湖北十堰质检)“四合一”储粮技术在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它是指综合运用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电子测温、谷物冷却四项技术保管粮食的方法。这种储粮技术( )A.得益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B.有效提升粮食安全储存和保鲜能力C.体现了中国科技独立研发能力D.说明粮食储备完全实现智能化【答案】B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20单元第57讲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空坐标,目标定位·明考向,考点探究·释难点,典例研析·立标杆,主干梳理·理思路,②表现,河姆渡,③影响,生产者,尼罗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四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1讲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空坐标,续上表,古代希腊和罗马,答案B,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第15单元第41讲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定居生活,生产者,科学技术,重农抑商,生产关系的变化,私有财产,阶级矛盾,①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自动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