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九年级上册造型天地(造型·表现)第4课 与建筑相伴教学设计
展开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从中国传统壁画的工笔重彩到西斯廷教堂的油彩湿壁画,再到现代的装饰壁画进行了介绍,力求以点带面演绎壁画的艺术风貌。在这其中,重点是把握壁画中的艺术风格和时代文化背景,寻找和探索壁画与建筑、与社会、与人的密切关系,体验壁画中丰富的人文气息。
一、教学路径
欣赏:赏析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建筑场景中,壁画演绎的艺术特质。解读各类壁画的内容。寻找作品内容和作品艺术风格的联系,寻找作品和建筑之间的联系。
了解:通过对不同风格作品的比较,了解壁画背后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特征。理清在特定时代文化背景下壁画在相应的建筑中所起的作用,还原壁画的社会价值。
体验:尝试寻找特定建筑场景下壁画的主题。体验壁画中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变形、分割等。尝试纸上壁画在不同建筑条件下的视觉感受。
应用:运用壁画作品中写实、变形、装饰、分割等技法,结合主题创作纸上壁画草图。
创造:理解分析壁画作品中,作品与建筑的关系。以现实生活情意为素材,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统一风格的壁画作品。
二、课时建议
本课课时建议为两课时。第一课时赏析中外不同风格的壁画作品,了解、体会作品与文化、时代和建筑的关系;第二课时分析理解壁画作品中不同的绘画元素和创作技法。合作完成有主题的壁画作品。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壁画作品的艺术风格、作品种类和发展变化。
技能目标:了解、体验壁画作品中装饰、变形、分割及画面构成等创作手法。
情感目标:体会不同时代、地域文化背景下壁画作品的艺术内涵。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壁画作品中不同的艺术风格,学习作品的创作手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体会壁画作品通过内容、形式、表现主题内涵并烘托建筑的艺术情境。
三、教学准备
中外各时期不同的壁画作品以及这些作品相应的建筑场景图片;特殊壁画作品,如浮雕、瓷板壁画作品图片和相应的材料实物;重要作品的文化背景资料、课件。
四、教学的内容要点
1.壁画的历史变迁:从原始岩画到现代的金属浮雕壁画,在每个时代中都留下了印记,同时也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某种意义上讲,壁画的变迁也是一部人类文明的记录史。
2.壁画的风格与技法:壁画由于描绘工艺的不同被分为干壁画、湿壁画、淡彩壁画、蜡壁画等;同时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艺术背景下作品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有写实性壁画和装饰性壁画;在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影响下,作品风格也多种多样,如中国壁画中的工笔重彩等。描绘工艺和绘画技法共同决定了壁画作品不同的艺术风格。
3.壁画的主题和建筑:从原始洞穴单色影像的壁画到欧洲教堂里以写实为主的壁画,作品的主题永远都和建筑功能息息相关。洞穴中的记录、教堂中的宗教题材、宫廷内的众神仙,壁画在叙事的同时也与建筑的属性相辉映。
4.重复构成的实际物象应用:将设计的重复构成图式图形和具体的器物相结合就形成了现实意义上的设计应用,这里的实际器物可以是器皿、纺织品,也可以是墙面、地面、建筑本身。设计与这些器物相适应的重复构成图形就能更好地展现出器物本身的美感。因此重复构成是设计语言中最基本的一种,是图案设计的基础。
5.现代壁画和材料:在现代壁画中,材料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陶瓷、金属、石料、玻璃等各类新材料普遍应用,使得壁画作品的风格有了多元的发展。装饰、变形、分割、质感等多样的表现手法也缤纷呈现。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探索与查阅(教学知识准备)
查阅中外从岩画到洞穴壁画,从教堂到宫廷壁画的资料,探究和整理这些壁画作品的内容和时代文化背景。
二、交流与探讨(教学知识要点)
探讨不同时代文化背景下壁画作品的艺术特点,寻找这些壁画和建筑内容风格的联系,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和制作工艺,尝试理解壁画作品的社会影响和文化影响。
三、创意与绘制(课题作业形式)
选择建筑场所,运用各种艺术风格,以小组的形式创作与建筑场所相适应的纸上壁画,如体育馆、图书馆、走廊、教室、食堂等。构成上可以是整幅的,也可以是分割组合的。
四、壁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材料应用
了解各类壁画的基本特点,尝试将不同的材料和壁画的风格相结合,借助材料特殊的肌理和质感,模拟创作风格特异的小型壁画作品。
教学评价建议
一、本课在教学中,不仅要学习和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壁画,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壁画的赏析,深层次地理解壁画背后的文化、社会环境,认知艺术对社会的影响价值。
二、作业设计方面要求学生在自己最熟知的生活环境中寻找创作元素,以合作的形式完成大型纸质或其他模拟壁画作品,从中体验壁画和文化环境的联系。
案例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壁画作品,了解壁画是公共环境中大型艺术作品的一种。
2.根据主题制定方案,合作完成壁画作品。
3.感受壁画与环境、历史文化的关系,体验集体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壁画的多种形式以及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主题进行壁画创作。
三、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纸张、颜料等。
学具:铅画纸、颜料、毛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媒体呈现三幅艺术作品。欣赏后思考:这些艺术作品和什么物体有关呢?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类似的作品吗?
2.结论:这种画在建筑物上的艺术作品通常被称为壁画。
3.多媒体再次呈现其他壁画作品,学生从中了解壁画作品与建筑物的属性有着密切关系。引入课题《与建筑相伴的壁画》。
(二)欣赏交流
1.媒体呈现两幅壁画作品,猜猜:作品出现的时间距离我们今天大概有多远?内容又是什么呢?学生猜测后教师介绍,这是史前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和拉斯科洞窟壁画。距今约有17000多年,所表现的内容多是对原始人的生活状态和生活事件的记录,它们是我们所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壁画。
2 .当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出现了更多种类的壁画,在中国北魏时期就有一组非常著名的壁画群。请欣赏录像并思考这些壁画表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师生共同讨论,这段录像描述的正是具有浓厚佛教色彩的敦煌壁画。接着欣赏作品《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西方净土变》。
4.在这些佛教壁画内容中还有一类主题是佛教的神话故事,像这幅表现“九色鹿”的作品。先请学生讲讲“九色鹿”的故事,随后教师解读描述:释迦牟尼前生为九色鹿,曾救溺水人,其后在国王悬赏捉拿九色鹿时,溺水人贪赏告发九色鹿的所在而最终受到报应。全画采用长条式的构图;画面以自然界的山、石、树木进行巧妙地情节分割;色彩浓重,勾画轮廓的线条遒劲挺拔,笔法简洁而有力。
5.除了我们前面欣赏的中国古代壁画外,在西方艺术史上也有众多优秀的壁画作品,你们知道哪些呢?学生思考回答。
6.媒体呈现西斯廷教堂建筑图片,想象一下,这座建筑物中有着一幅怎样的壁画呢?
7.媒体呈现西斯廷教堂布满壁画的内景。这是其中的一部分天顶壁画《创世纪》,是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独自一人花四年的时间完成的。内容来自基督教圣经中的《旧约》,描述的是基督教关于世界是如何创造的传说。
8.多媒体呈现佛教建筑藏经洞和壁画《西方净土变》,描绘的是佛教中的故事。教师要求学生思考:通过前面的欣赏与了解,壁画和建筑物之间是怎样联系的呢?
9.师生共同讨论。结论是:壁画的主题和内容与建筑物的建筑属性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在我们现代壁画中也有着同样的关系,欣赏现代壁画作品。
三、构思创作
在校园这个建筑环境中,壁画可以有非常广阔的主题空间,教师提供三个创作主题。
创作主题1:《我们的喜怒哀乐——校园生活方方面面的话题》。可运用装饰手法合作创作完成。
创作主题2:《树的心情故事——有关树木、环境、环保的话题》。可运用水粉画独立创作,作品组合拼贴完成。
创作主题3:《足迹与梦想——与成长有关的话题》。创作前可先进行草图创意,然后小组合作完成。
四、作业要求
1.确立主题。(从提示中选择或根据地方特色自定主题)
2.创作形式。
(1)全班或分小组合作完成。
(2)可以在校园的围墙、地面或废弃建筑的外墙直接创作。
(3)也可在纸面上画好后集体拼贴。
五、展示讨论
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创作活动中,完成各种类型的壁画作品。师生进行作品展示、欣赏、讨论和评价。
六、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围绕壁画展开了一系列活动,感受了从古至今壁画艺术与人们生活的关联,看到了装饰在公共建筑上、校园里、广场上的许多壁画,也亲身体验了集体完成壁画创作的乐趣。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壁画,你们会发现得更多,它们使我们的生活别有趣味。
相关链接
1. 《鹿王本生图》是莫高窟第257窟壁画的主要题材,创作于北魏时期。“鹿王本生”是说释迦牟尼前生是一只九色鹿王,他救了一个落水将要淹死的人反被此人出卖的故事。这幅画在表现形式上以长方形的连环画式构图,分段描绘故事情节,十分严密而生动,突出地塑造了鹿王矫健匀称的美丽形象。表现方法上用“凹凸法”渲染,即用深色晕染外缘,到中间渐浅,最亮部分用白粉点染,表现出物像的体积感。这种高超的艺术手法,说明了北魏时期莫高窟壁画既继承了民族传统,也吸收了外来艺术的优点,并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发展着。
2. 西斯廷天顶画以圣经《创世纪》为主线,绘画总面积接近600平方米,人物有几百个。在拱顶上按照它的长矩形(全长40米,宽14米),在中央分割成九个画面,分别描绘《神分光暗》《创造日月草木》《神分水路》《创造亚当》《创造夏娃》《诱惑与逐出乐园》《诺亚祭献》《洪水》《诺亚醉酒》等九幅大型宗教故事画。周围再以建筑结构等柱壁装饰,把每个画面分隔开,并在每一分隔的区域内四角画上共20个裸体青年,再在各区域的四个大框内画了12个形体较大的先知与巫女的形象。整个壁画中形体鲜明的人物形象共有343个,大部分比真人还大。其中每一个主题、每一个画面以及每一个壮美的裸体形象都蕴含着对人生欢乐与创造力量的肯定。天顶画的装饰图案全部绘以建筑结构的样式,这与教堂实际的建筑结构取得和谐,因而当人们仰观整个天顶画时,它更显得庄严华丽。在主题思想上,米开朗基罗确定所绘人物的内容时,不拘泥于情节的宗教依据,只着重于表现人的本质力量。
3. 拓展图片
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 空间与层次教案: 这是一份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 空间与层次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路径,课时建议, 教学准备,教学要点,示范,作业评价及交流创作体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3课 有趣的夸张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3课 有趣的夸张教学设计,共3页。
2021学年第4课 空间与层次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4课 空间与层次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