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美术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 用心灵接触自然教案
展开课 题 | 《 用 心 灵 接 触 自 然 》 | |||||||
一、教材分析:
|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描绘的主题是以树木为主的自然风景,涉及油画、水粉、水墨等多种绘画工具和表现方法,画种和工具的罗列,是为了展现不同的绘画种类和自然风光的变化之美,学习绘画风景,可以让我们表现自然的美。
| |||||||
二、教学领域: | 造型﹒表现领域 | |||||||
三、教学目标
| 1认知领域: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感受季节美,及对画家的作品欣赏,对风景表现形式产生一定的认识。 2技能领域:学习自然风景画构图、构成和不同绘画工具的表现技法。 3情感领域:感受自然风景美,体会风景画的艺术特征和艺术感染力。 ⑷创新领域:通过自己的理解尝试运用各种语言进行风景创作,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 |||||||
四、教学重点 、难点
| 教学重点:了解自然风景的绘画法则,学习自然风景画的构图、构成和不同绘画工具的表现技法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自然界。用自己的心灵和情感去表现自己理解的自然,用创造性的美术语言体现自己的创造天分。 | |||||||
五、教学准备 |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常规用具 ,示范作品 学生:从网上或书籍查阅有关大师的资料,初步欣赏大师的作品,自己选择各种美术表现工具 | |||||||
六、课 时 | 2课时(本课为第1课时) | |||||||
七、教学过程 | ||||||||
教学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 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 师:在本节上课前,我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自然风景短片,谈谈你从自然的风光中获得的感受。 师:欣赏我所带来的一组图片,欣赏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自然界中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你最喜欢 的景物是什么?它们跟你有关系吗?为什么?
出示课题《用心灵接触自然》 欣赏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图片,感悟一年四季的特点,思考“你会用什么诗句或优美的语言来描述四季的美景。”
| 学生观察欣赏,感受高山,流水,花草,树木和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颜色变化。 生相互讨论、表述,大胆发言:在清晨、在阳光下、在阴天、在树林中或在山野间,从自然的风光中,我们可以看见变幻的色彩,看见四季的不同,看见早晚的变化,“光”让自然的风景变化莫测。 生:夏树苍翠春暖花开、层林尽染、白雪皑皑……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春来江水绿如蓝……
学生依据以上欣赏的图片,观察后分析,总结。
根据课件上的提示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得出答案
生:根据植物的色彩可以看出是秋季
结构紧凑,丰富的色彩。红色的屋顶,郁郁葱葱的树木,湛蓝的天空和粼粼的波光使人忘却了可能产生的呆板感觉。
生:讨论画家描绘自然风景时常用的方法和工具,说说他们的构图和表现技巧。 生:《林间小道》表现的是午后,阳光穿透过云层依然强烈,画面明暗对比较强;《古道夕阳》是傍晚时分,影子拉得很长;《山口》感觉是夏天的早晨,空气还比较湿润,色彩明快。
学生展示自己所准备的工具
学生尝试练习构图取景
学生创作,同桌之间可适当建议并相互配合使用工具。
根据材料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评价交流感受相互提高。
相互交流自己的表现方法。并从多角度评出各类优秀作品
| 让学生首先从视觉上感受自然美景及其丰富多彩的色彩变幻。
讨论画家描绘自然风景时常用的方法和工具,说说他们的构图和表现技巧。
结合画面内容和画面表达的形式和效果等,学生间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理解画家的心情。(学生代表汇报交流成果)
通过观察、体验,增强学生的切身体会,丰富学生的表现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色彩与季节的关系并大胆地用不同的材料表现。
学生利用这两种方法进行取景练习。(取景框和两手指成方框)
通过对眺望窗外的画作赏析,让学生认识到景色不一定是在公园里,美景随处可见,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的学习态度;通过对漫步自然的画作赏析,使学生了解天气及时间的变化对景色描绘的明暗、色彩的影响。从室内走向室外,从驻足远眺到回归自然,美景尽收眼底,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向往大自然的美好愿望。
| |||||
三、赏析思考
四、实践操作
五、作业展评
六、评价归纳 | 师归纳:任何时候,美妙的大自然都吸引着我们:树木、田野、山川、河流……从窗口向外看,四季的更替、朝暮的变化悄悄地展现给我们一幅幅不同感受的风景画。 1.风景画定义: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的绘画作品。西方一般称为风景画,中国传统的风景画称为山水画。 2.中西方比较区别: 西方:严格的透视运用,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近大远小、注重光影明暗色彩变化以及空间关系。 东方:散点透视,讲究意境,注重整体布局,诗、书、画、印的结合。 一、欣赏书中第6、7页画家的作品,想一想他们表达的是什么季节的风景,从绘画构成、表现手法、色彩感觉、表现内容等方面进行观察、理解和讨论。 二、画家所表达的自然界的景色有的是安详的,有的是热闹的,每个人内心世界不一样,观看的角度和理解的内容不一样,就会有不一样的表达。结合画面内容和画面表达的形式和效果等,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理解画家的心情。 三、结合自己的课前收集和课外阅读,说一说自己理解的画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四、讨论画家描绘自然风景时常用的方法和工具,说说他们的构图和表现技巧。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 E、思考:自然风景画的表达和中国传统的什么绘画有点关系?它们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吗? 2、从眺望窗外到漫步自然 坐在自家的窗台,可以近看窗外的庭院树木,远看村落楼台、云卷云舒,生活中处处充满美景,画家用不同的绘画手法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向往。 ⑴ 《窗里窗外的绿》:蜡笔+油画棒,窗外明媚的阳光与室内的静物相呼应。 ⑵ 《眺望窗外》:油画,细腻的笔触表现了窗外安详的俄罗斯乡村。 ⑶ 《门》:水粉,鲜艳的蓝色铁门挡不住门外的绿意盎然。 ⑷ 《窗景》:铅笔,透过玻璃窗户,淡淡地画出了外面水杉的树影婆娑。 师:如果走进这些画中,你能“听”到什么,有何感受? 生:我在《窗里窗外的绿》似乎听到了鸟鸣叫的声音,初春来了,候鸟从南方回来了;《窗景》我听到了风拍打窗户的声音,感觉到了深秋的一丝寒意。 师:“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走出去面对大自然,画家又是如何表现的。
3.讨论分析: 师:生活中处处充满美景,中西画家用不同的绘画手法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向往。 《莫瑞桥 》(油画/1893年) 阿尔弗莱德・西斯莱 (1) 画面中有哪些自然风景? (2) 透视运用如何?有无光影及明暗色彩的变化? (3) 给观者什么样的情感? 师小结:西方绘画语言的区别。 4.对比分析:图一、图二、图三这几幅画的作画时间有什么不同,作画工具有什么不同,会给画面带来什么影响? 图一《林间小道》 图二《古道夕阳》 图三《山口》
师:对大自然,画家又是如何表现的。 (1)《林间小道》:油画,细致的表现了宁静的乡村、错落的行道树、多变的云层,严谨的焦点透视让观者身临其境。 (2)《古道夕阳》:彩色铅笔,夕阳下,小路载着树影消失在远方,意境优美。 (3)《山口》:水彩,炎炎夏日,清新的山道入口给人以几许凉意。 师总结:画描绘自然风景时常用的方法和工具。 1、思考:你准备用什么工具表现画面?是毛笔、水彩、铅笔、画棒、还是其他的工具。 2.引导:我们现在虽然无法走出教室,但是我们可以向外观察一扇窗,描述窗户外的自然景物。如:树木、花草、蓝天、白云、建筑、人物…… 思考、表现引导:请同学们观察一扇窗,描述窗户外面所见范围内的自然景物。
3.讨论:透过窗从不同的角度看风景有什么变化? 进一步阐述,透过窗户看外面,常见的视角,独特的构思,学校亲切的自然情感,一扇窗看到的景色,其实就是一幅画面。 4.尝试用厚纸板做一个取景框,观察窗外的风景。
欣赏课本《眺望窗外》 马克·夏加尔 他的风格兼有老练和童稚,并将真实与梦幻融合在色彩的构成中。 实践操作:面对教室中的一扇窗户,描绘窗外的自然景色(突出色彩与季节的关系)。 作业要求:(1)在素描纸上,采用合适的构图形式,除了表现室外的自然景色,也可添加一点室内的静物。(2)大胆创新,有自己独特的创新思想和表现方法。尽情表现自己的观感。 (3)突出色彩和季节的关系 (4)学生作业。 展示学生作业,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色彩奖,最佳构图奖等。
从古到今,人对自然都是怀着爱慕向往之心的,画家常用他们的画笔尽情的描绘自然,所以,我们在欣赏中要学会描绘自然,在描绘中还要学会保护自然,这样我们在自然的怀抱中才能看到一个明亮的天空。 欣赏风景画.
。。。。。。。。。。。。。。
| |||||||
板书设计: | ||||||||
从心底接触自然 一、四季的色彩 春( ) 夏( ) 三、中西方比较区别:
西方:透视 东方:意境 秋( ) 冬( )
四、取景框及取景:
横构图 竖构图 二、风景画:
| ||||||||
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了情境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措施,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同时体会到(1)用色彩表现对象时,最主要的是要把自己的第一感受画出来,而不是纯粹地模仿实物。可根据自己的感受适当对颜色、形状作夸张、变形。色彩表现时,恰当使用各种工具、材料。如水粉、水彩使用时,要注意颜色的调配及与水的比例;彩色铅笔使用时,要注意用笔的轻重、浓淡等。(2)展示的色彩绘画作品,表现形式和表现工具要丰富多样,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从中获得自己喜欢的表现工具和形式,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创作欲望。 | ||||||||
初中美术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 用心灵接触自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 用心灵接触自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美术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蓝白之美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蓝白之美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路径,课时建议,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美术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 用心灵接触自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 用心灵接触自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