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乐器常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乐器常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乐器常识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结合课本第一单元《华夏古乐》中的乐器学习,系统的向学生介绍中国的民族乐器及乐队编制。2学情分析 学生对中国的民族乐器的了解,仅限于地方特色乐器。如河南人喜欢听豫剧,学生便对二胡,唢呐,梆子等乐器比较熟悉。本课的设计就是结合第一单元所学,对中国古乐器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较全面的介绍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丰富学生的音乐方面的视野。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形制,音色特点、代表曲目和著名艺术家。掌握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吹拉弹打的分类,熟练掌握二胡、筝、琵琶、笛子等运用比较广泛的乐器。难点:了解乐器的同时穿插乐曲的欣赏环节,老师要能够引导学生辨识对应乐器音色特点与乐曲的风格的关系,以培养学生对乐器的兴趣。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中国古乐器 回忆课本第一单元的音乐知识,辨识中国古代比较有影响力的乐器。1、古琴:又叫瑶琴,七弦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孔子时期已开始流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著名的古琴曲有《高山》《流水》《广陵散》《梅花三弄》等。2、编钟:打击乐器。青铜材质。声音恢弘大气,是周代礼乐制度的产物。3、编磬:打击乐器,石质或玉质,声音清脆。4、埙:吹管乐器,陶瓷质地,声音悠扬,旋律感强。活动2【讲授】乐器的分类 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一般分为四种,即吹拉弹打。吹是吹管乐器,拉是拉弦乐器,弹是弹拨乐器,打指的是打击乐器。在《梨园风采》一单元,我们曾接触过京剧文武场的乐器,其中京二胡属于拉弦乐器,三弦、月琴属于弹拨乐器,而大小锣,铙钹及板鼓皆属于打击乐器。活动3【讲授】中国代表性的民族乐器 1、最熟悉的是二胡,它属于拉弦乐器。出示图片,师生共同模仿二胡演奏手法,强调拉的动作和弦的作用。二胡:唐代出现,是我国最具魅力的民族乐器。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华彦钧:又叫瞎子阿炳,是个民间艺人。作品有《二泉映月》《听松》等。刘天华:著名的二胡演奏家和教育家,代表作品有《良宵》《空山鸟语》《光明行》等欣赏《二泉映月》片段,感受旧社会民间艺人的悲戚,再欣赏《空山鸟语》片段,感受清晨山林中百鸟争鸣的美景,最后欣赏《赛马》感受二胡博大精深的表现力。2、筝,音色最优美的弹拨乐器。筝是古琴的改进版,所以又称为古筝,琴弦以宫商角徵羽音为主,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民族乐器。代表人物:娄树华。代表作品《渔舟唱晚》。《渔舟唱晚》是娄树华在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取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欣赏《渔舟唱晚》,引导学生用画画的方式,表达乐曲给自己带来的美妙意境。3、琵琶:民乐之王,南北朝时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琵琶二字指的是右手弹奏的两个不同姿势即琵为右手向前弹,琶为右手向后挑。琵琶曲有文曲、武曲之分,文曲代表作:《昭君出塞》《汉宫秋月》等。武曲代表作《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欣赏《汉宫秋月》和《十面埋伏》视频片段,感受文曲和武曲的区别,了解琵琶的演奏手法。4、笛子:吹管乐器,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在八千年前便有能吹出婉转音调的骨笛存在。横吹为笛,一般为竹质,故又称为中国竹笛,分为南方曲笛和北方梆笛。代表作品有江先渭先生的《姑苏行》和刘森改编于河北民间曲调的《小放牛》。欣赏《姑苏行》和《小放牛》片段,感受南方曲笛的清新柔和和北方梆笛的高亢明亮。活动4【活动】欣赏民族管弦乐队演奏 分小组活动,欣赏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演奏视频《扬鞭催马运粮忙》认识其他民族乐器。1、看视频,数乐器。2、绘制不认识的乐器形状,辨识乐器名称,模仿画面中的演奏手法。3、画出乐队演奏时各个乐器的位置,并按照中国民族乐器的分类制作乐队演奏平面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乐器常识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乐器常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音乐网页乐器常识教学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