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研究课题《燃烧与灭火》隶属鲁教2011课标中的第六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学生关于正确认识燃烧灭火的感悟。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特别是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本课的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分析总结得出。
三、教学设计思想
1.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
2.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等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燃烧可造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②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教学难点: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应用;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实验用品
棉花、酒精、水、蜡烛、滤纸、小煤块、石子、乒乓球、玻璃棒、小木条、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 、坩锅钳、薄铁片、三角架、小木块
六、教学方法
分组实验法,讨论法、讲解法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提示】燃烧在学习与生活的作用
【板书】 燃烧条件的探究
【思考】感受物质燃烧对生活的影响和对社会的推进作用。
分析引导,体会燃烧的重要性,点明课题。
【环节二】设置问题,解读探究
复习旧知
【提问】我们学习过的燃烧的实例有哪些?
【追问】什么是燃烧?
【展示图片】三种物质燃烧的图片
【分析】木炭,铁丝,红磷燃烧的现象,总结出燃烧的定义。
思考、比较、回答(结合上册课本中有关燃烧知识回答)
板演化学方程式
从学过的知识入手,让学生以燃烧为主线来复习旧知
提出猜想
【提问】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演示实验】演示实验
三只烧杯,一只盛热水,一只盛凉水和白磷,一只盛热水和白磷
分析实验学生提出猜想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猜想一:燃烧需要可燃物;
猜想二: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猜想三:燃烧需要可燃物达到所需的最
低温度(着火点)。
引导学生如何从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感受实验魅力,体会对比试验。
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
【环节二】设置
问题,解读探究
【过渡】以上只是一种猜测,还必须用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用品】棉花、酒精、水、蜡烛、滤纸、小煤块、石子、乒乓球、玻璃棒、小木条、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 、坩锅钳、薄铜片、三角架、小木块
【温馨提示】
1、每小组准备好一块湿抹布和一个装有水的水槽,备用。
2、燃烧物不要过大
3、小组实验完以后要确认火焰熄灭后再做下一实验,观察实验要从侧面观察,防止火焰烧到身体。
讨论交流,提出实验方案,并有选择进行实验操作。
观看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讨论交流,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设计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进行探究,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习对照试验的设置。
【环节二】设置
问题,解读探究
实
验
探
究
(一)
【探究一】燃烧需要可燃物:
1.将石子和棉花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2.分别点燃蘸有酒精和水的棉花
3.将玻璃棒和小木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现象:
1.石子不能燃烧,棉花可以燃烧
2.棉花蘸酒精的可以燃烧,蘸水的不能燃烧
3.玻璃棒不能燃烧,小木条可以燃烧
【得出结论】燃烧需要可燃物:
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设计
思考,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合作进行实验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环节二】设置
问题,解读探究
实
验
探
究
(二)
【探究二】实验:
1. 在酒精灯上分别加热滤纸和小煤块
2. 在酒精灯上分别加热棉花和木块
3.取一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用坩锅钳夹住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现象:
1.滤纸能立即燃烧,煤块不能
2.棉花能立即燃烧,木块不能
3.乒乓球能立即燃烧,滤纸碎片不能
【得出结论】: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讨论交流,提出实验方案,并有选择进行实验操作。
观看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讨论交流,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设计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进行探究,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习对照试验的设置。
【环节二】设置
问题,解读探究
实
验
探
究
(三)
【探究三】实验探究三 燃烧需要氧气
请同学们利用蜡烛和烧杯,或其他用品设计实验,验证燃烧的另外一条件需要有氧气
【得出结论】燃烧的条件:(1)需要可燃物
(2)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燃烧需要氧气
【问题与交流】1、探究一中实验2,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过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你怎样看这一问题?
2、如果把实验室4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片换成木屑和煤粉实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木屑的着火点 比煤粉的着火点低 )
3、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大家一起来交流讨论?
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设计
思考,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合作进行实验
讨论交流,提出实验方案,并有选择进行实验操作。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交流讨论,自己验证。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环节三】
练习反馈
出示课堂练习题[A]
反思交流
通过本次实验,你对燃烧条件有哪些新的认识?
当我们对某一个燃烧条件进行探究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才能保证实验的可靠性、结论的科学性?
回顾和巩固课堂知识,明确对比实验的设计思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教案,共4页。
